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考2022】浙江社會·法治三年中考兩年模擬分類精編17——辛亥革命(一)1.(2021·寧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中國人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進行的三次艱辛探索。其共同點是(??)A.?維護封建統治??????????????????B.?挽救民族危機??????????????????C.?推行君主立憲??????????????????D.?建立民主共和2.(2021·金華)下圖是我國近代重大周年歷史事件(部分)。下列對空缺部分填寫完全正確的是(???)A.?①鴉片戰爭爆發???②甲午戰爭爆發???③一二·九運動B.?①金田起義???②武昌起義???③九一八事變C.?①洋務運動開始???②中華民國成立???③盧溝橋事變D.?①《天津條約》簽訂???②黃花崗起義???③一·二八事變3.(2021·麗水)“這次革命并沒有達到它所預期的目標。西方列強在中國的支配地位沒有受到削弱,在農村沒有出現一場社會大變動,中國近代社會的基本矛盾一個也沒有得到解決。革命的果實又落到舊勢力的代表袁世凱手里”。這次革命(??)①未能推動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去②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③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④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0·紹興)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領導和團結人民群眾一代接著一代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包括(???)①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③實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現代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衢州)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不斷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層面向西方學習的是(???)①洋務運動???②戊戌變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運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20·衢州)狀元實業家張謇認為“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對其中“國體之改革”理解正確的有(??)①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③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④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1·婺城模擬)20世紀初的中國辛亥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都引發了全方位、革命性的質變,二者的共同點是(???)A.??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B.?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C.?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建立了新的政治體制8.(2021·婺城模擬)《申報》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如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A.?辛亥革命時期???????????B.?土地革命戰爭時期???????????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D.?南京國民政府時期9.(2021·婺城模擬)1917年山西某縣教育會副會長的--則日記中寫道:“新知事(縣長)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視(上任)后,即詣各廟拈香行跪禮拜禮,仍是舊官僚之行為也……”。該日記作為例證,可用于說明(???)A.?維新變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D.?國民革命的不徹底性10.(2021·鎮海模擬)孫中山提出:“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這一主張主要體現了(??)A.?“驅除韃虜”??????????????????B.?“創立民國”??????????????????C.?“恢復中華”??????????????????D.?“平均地權”11.(2021·寧波模擬)辛亥革命被認為是“中國民主進程的豐碑”,主要是因為這場革命(???)A.?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結束了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浪潮D.?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12.(2020·臺州模擬)孫中山曾說:“我們中國先是誤于說我中國四千年來的文明很好,不肯改革,于今也都曉得不能用,定要取法于人。我們絕不要隨天演的變更,定要為人事的變更,其進步方速。”下列體現孫中山“取法于人”、促進中國“進步方速”的作為有()?①提出三民主義,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政府??②領導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③促成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④主張民主革命,實行民主共和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2020·嘉興模擬)林伯渠寫道:“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成了正義,取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被過于低估計的。”他認為辛亥革命(???)①給清朝政府致命一擊?????????????????②沒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③促進了民主觀念傳播??????????????????④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2020·金東模擬)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A.?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B.?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C.?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D.?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15.(2020·衢州模擬)2020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提出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近代與武漢相關的歷史事件有(??)A.?武昌起義???????????????????????????B.?中共成立???????????????????????????C.?南昌起義???????????????????????????D.?七七事變16.(2020·嘉興模擬)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他(孫中山)的多數追隨者僅致力于推翻滿人,建立共和國,而很少有人關注民主重建與解決民生這些更重要的任務。當帝國被推翻、民國成立之時,他們認為自己的主要目標已經實現。作者旨在說明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帝國主義國家的阻撓和破壞????????????????????????????????B.?清朝封建勢力的強大C.?袁世凱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D.?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局限性17.(2020·西湖模擬)歷史是在一定的空間內發生的。對下圖所示地點的相關情況解讀正確的有(???)①甲處有一座中國民主革命的重鎮、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城②乙處在1898年設立了中國近代第一所高等學府③丙處曾有一個由政府特許的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④丁處創辦的輪船招商局推動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2020·寧波)從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見證了滄桑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際,小明制訂了“我要去故宮”文化旅游攻略,并繪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圖。請你依據上述年代尺,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紫禁城建于哪個朝代?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這次革命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2)故宮文物南遷與哪一次戰爭有關?說明此次戰爭結果對中國社會的重大意義。(3)從文化遺產價值的角度分析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性。19.(2021·嘉興)資本主義是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原始歐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紀期間歸納成兩大事實,即純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國革命就是這兩個事實的首次沖撞。——(法)基佐《歐洲文明史》材料二:思維導圖可以用來揭示歷史現象之問的邏輯關系,圖是某歷史老師在“俄國1861年改革”教學時制作的思維導圖。材料三: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夫歐美社會之禍,伏之數十年,及今而后發見之,,又不能使之遽去。……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孫中山《民報發刊詞》(1)為了平衡“純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國設計了什么制度?(2)據材料二思維導圖揭示的邏輯關系,替老師設計兩個課堂教學問題。(3)概括材料三中孫中山認為的“歐美社會之禍”。為避免此種“禍害”在中國的發生,他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20.(2020·樂清模擬)民族獨立是中國近代的重要主題,閱讀材料,問答問題。材料一: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它是一條分界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辛亥革命后,為了維護民主共和,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了一系列斗爭屢遭挫折,使孫中山認識到要完成革命事業,不僅需要尋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將國民黨建設成一個有力的政黨。材料三:1956年,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誕辰90周年時說:“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攝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1)請從政治、思想兩方面說明辛亥革命成為“分界線”的理由。(2)針對材料二的問題,孫中山先生采取了怎樣的對策?(3)請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相關史實,從民族、民權、民生三方面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這一觀點。21.(2020·嘉興模擬)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是一個歷史轉型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今日始,吾輩等之非清朝人矣!??——孫中山材料二:三年以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政體,果能鞏固無虞乎?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乎?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雜志》第1卷第6號材料三:新文化運動大事記(部分)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從此拉開序幕1916年9月,《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12月由上海遷到北京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2月,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1918年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李大釗等創辦《每周評論》,少年中國學會、新潮社、國民社、學生救國會等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919年1月,北京大學學生主辦的《新潮》國民》等刊物正式出版摘編自《普通高中課桯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第三冊》(1)從這一句話中能明顯感到孫中山立志與清政府決裂的決心。孫中山曾對革命志士們說這一句話最早可能發生在什么時候?(2)材料二中“專制政治”具體指什么?結合材料二及所學,指出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22.(2020·嘉善模擬)武漢:見證百年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理衙門……武昌便為革命軍所據……各獨立省選派代表,制定臨時約法,并公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我們這個古老的帝國,忽然變為民國了。——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危哉中國,其為各國競爭之中心點也,嗚呼!夫孰知以中國競爭之局卜之,吾楚(湖北)尤為中心點之中心矣乎。”——摘自《湖北學生界》第一期材料三:2011年,國務院將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列為國家戰略。(1)根據材料一,指出“帝國”變為“民國”的歷史意義。(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湖北成為革命中心的原因。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武漢所處河段的航運條件。1.B2.B3.B4.C5.C6.A7.D8.C9.B10.B11.D12.D13.A14.D15.A16.D17.C18.(1)明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2)日本侵華戰爭。抗日戰爭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贏得了世界的尊敬等。(3)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彌足珍貴(或故宮文化遺產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等)。讓文物“活”起來有利于擴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擴大影響力;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等。19.(1)君主立憲制(2)問題1: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有哪些?問題2:為什么說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3)“歐美社會之禍”:貧富分化拉大(國強民困),階級矛盾日益激化。思想主張:民生主義。20.(1)①政治: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②思想: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2)與共產黨合作,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3)①民族: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成立了新中國,贏得民族獨立;②民權: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人民當家作主(或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權利);③民生:進行土地改革,恢復國民經濟(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公有制,消滅了剝削制度或實行“一五”計劃,大力發展生產力)21.(1)1905年同盟會成立時(2)北洋軍閥(或袁世凱)統治。局限: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3)影響:新文化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思想,為五四運動準備了思想條件;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民眾覺醒,為五四運動準備了社會條件;經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青年學生,成立社團,出版刊物,成為發動五四運動的骨干力量;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成為五四運動的搖籃。22.(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2)原因:新軍參與;湖北革命團體力量發展;革命派傳播思想之地;西方列強爭奪的重要地盤。(3)武漢處于長江中游,溝通了我國東西部水運,乃至對外貿易。長江中游多支流湖泊,水量大;流速平緩;無結冰期;沿岸有武漢等港口城市,有利于航運。長江中游河道彎曲,不利于航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