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考2022】浙江社會·法治三年中考兩年模擬分類精編30——工業革命1.(2021·衢州)下表數據選自斯塔大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影響該組數據變化的因素有(???)英國某時期煤鐵產量變化表年份煤產量鐵產量1770年600萬噸5萬噸1800年1200萬噸13萬噸1861年5700萬噸380萬噸①流水線生產的推廣???②燕汽機廣泛使用③內燃機的普遍應用???④冶鐵技術的革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溫州)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全境“拼盡全力鋪設鐵路,為的只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動員更大規模的士兵福奔赴戰場”。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王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B.?一戰波及到亞、非、歐和太平洋地區C.?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D.?戰爭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3.(2021·杭州)科技進步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下列有關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是(???)A.?18世紀60年代,珍妮紡紗機問世,人類從此進入了“電氣時代”B.?19世紀后期,歐洲人設計出內燃機,標志著人類進人“蒸汽時代”C.?20世紀中期,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英國誕生,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D.?21世紀初,神舟五號發射并成功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歷史性突破4.(2021·麗水)下列四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早期汽車②蒸汽機車③智能手機與圖像識別④世界首臺電子計算機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5.(2020·衢州)1825年9月的一天,史蒂芬森發明的“旅行者號”機車試車。一位馬車夫趕著一輛四匹馬拉的馬車與其賽跑,結果遠遠地落在了后面。這一結局的出現得益于(??)A.?蒸汽機的普遍使用??????????????????????????????????????????????B.?電力成為機器的主要動力C.?內燃機的廣泛應用??????????????????????????????????????????????D.?流水線生產成為一種趨勢6.(2021·婺城模擬)羅斯福新政中由政府出資推行一項既直接提高就業率,又為經濟發展開拓空間的措施是(???)A.?規范企業行為??????????????????B.?推行以工代賑??????????????????C.?整頓金融體系??????????????????D.?調整農業政策7.(2021·麗水模擬)某《英漢辭典》在解釋“bus"時,列出的義項有:①公共汽車;②火箭的一級;③火車的車廂;④公共馬車。如果按照歷史上這些含義出現的先后來編寫辭條,那么正確的順序應當是(???)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8.(2021·鎮海模擬)馬克思認為“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工場手工業也不能再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由此推斷,馬克思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因有(??)①資本主義制度的保證???②海外市場擴大的需求③生產技術提高的推動???④早期資本的原始積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1·海曙模擬)科技進步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現象與近代兩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有關的是(???)①工廠林立②汽笛長鳴③霓虹閃爍④網絡購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21·寧波模擬)一個國家進入某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常會有一個標志性事件。下列敘述體現該觀點的是(???)A.?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進入電氣時代B.?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C.?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D.?新航路開辟標志著整體世界最終形成11.(2021·樂清模擬)下圖為英國的鋼鐵產量示意圖,據此判斷正確的是(????)A.?生鐵產量的增加與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密不可分B.?電力的廣泛使用是生鐵產量的增加的重要原因C.?生鐵產量的不斷增加催生了工廠和工廠制度的出現D.?生鐵產量的變化改變英國產業結構和世界市場格局12.(2021·金華模擬)“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這種“嶄新的生產方式”(?)A.?以相對論為理論基礎?????B.?帶動了石油開采行業?????C.?促進了汽車的發明?????D.?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3.(2021·金華模擬)下圖是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發展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工業發展速度在1870年后發生顯著變化。導致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擴張????????B.?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確立????????C.?開始使用大機器生產????????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14.(2020·桐鄉模擬)錢乘旦在《英國通史》一書中指出:“英國是一個島國,新航路開辟后,處在世界商業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國的經濟,讓它向工業經濟發展。”這段話主要是(???)A.?說明英國對開辟新航路的貢獻?????????????????????????????B.?探討英國進行殖民擴張的動機C.?闡述英國光榮革命的歷史影響?????????????????????????????D.?分析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15.(2020·嘉興模擬)閱讀下表,結合所學知識解讀正確的是(???)時間事件1872年近代中國最早的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創辦1877年丁日昌在臺灣架設電線報1882年電話傳入中國1906年無線電報創立1924年上海開始有公共汽車運行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的民航事業開始起步1932年國際無線電報開設①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時其部分輪船已裝上內燃機②近代中國交通通信工具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明顯③中國近代交通的發展經歷了從平面到立體的演進④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2020·江北模擬)下列歷史人物與其貢獻相符的是(???)①克倫威爾——確立了君主立憲制②華盛頓——主持制定了1787年聯邦憲法③史蒂芬森——制造蒸汽輪船④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汽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7.(2020·柯橋模擬)有同學圍繞“改變時空的發明”的研究主題,計劃搜集交通運輸、電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三方面的重要發明。下列素材組合中與這位同學的主題和計劃最為匹配的是(?)A.?火車、輪船、汽車、計算機????????????????????????????????B.?蒸汽機、電報、電燈、電車??C.?電動機、電影、電視、電腦????????????????????????????????D.?火車、飛機、電報、互聯網18.(2020·寧波模擬)科技革命不但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且造就了許多新職業。下列職業人員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宇航員-紡織工人-電話接線員?????????????????????????B.?紡織工人-電話接線員-宇航員C.?電話接線員-紡織工人-宇航員?????????????????????????D.?紡織工人-宇航員-電話接線員19.(2020·仙居模擬)“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這段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陽的升起”跟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新航路開辟????????????????????B.?美國獨立戰爭????????????????????C.?工業革命????????????????????D.?第二次工業革命20.(2020·天臺模擬)下列歷史事件與其歷史影響對應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B.?屋大維自稱元首,羅馬帝國被羅馬共和國所取代C.?大化改新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D.?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脫離英國統治,實現國家獨立21.(2021·余姚模擬)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閱讀年代尺,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晚清近代化探索年代尺示意圖(部分)(1)請寫出材料一中A、B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名稱,在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中A事件有何特點?(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瓦特改良蒸汽機”有什么重要意義?英國在邁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分析鴉片戰爭對中英兩國各自產生了什么影響?22.(2021·金華模擬)工業革命掀起了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英國·領航】1700年英國煤產量只有260萬噸,1795年就超過1000萬噸,1854年則達到6000萬噸;1740年英國的鐵產量只有1735噸,1791年則達到125079噸,1861年增長到380萬噸。——摘編自任世江《高中歷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美國·追趕】19世紀60年代,美國在資本投資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業,就有七美元投入到農業方面;全國勞動力有一半以上從事農業生產。到1900年,在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制造業產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勞動力從事非農業生產。——摘編自楊生茂、陸鏡生《美國史新編》【東方·競渡】面對工業革命大潮的沖擊,中國和日本在19世紀中后期都進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實行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宣布“廢藩置縣”,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扶持私人工商業;建立近代教育體制,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國,一些開明的官員掀起了洋務運動: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科技,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發展近代軍事工業,由官方開辦輔助于軍事工業的民用工業;興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歷史與社會》(1)結合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指出這一時期英國煤鐵產量快速增長的原因。(2)材料表明19世紀中后期美國在生產領域有什么變化?這一變化與美國內戰有何關聯?(3)明治維新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洋務運動卻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根據材料,你認為當時的中國可以從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鑒哪些經驗?23.(2021·金華模擬)生產力是社會結構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種水稻的新技術和新型工具,使生產效率和產量大幅度提升,從而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富余產品。隨著可以用于交換的農產品的增多,貿易日益發達,制造業愈加興旺,最后出現了中產階級。——摘編自(美)詹姆斯·麥克萊《世界科學技術通史》材料二 如表和圖。近代城市人口的變遷(單位:萬人)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紐約6.469.6191.2343.7倫敦95.9268.1476.7658.1東京80105160悉尼0.8222.548.2——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材料三 隨著工廠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業中心。由于能夠從世界各地獲得糧食,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來。——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列舉中產階級在宋朝出現的條件。(2)根據表和圖,指出近代城市人口變化的趨勢,并根據材料三概括其原因。(3)綜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結論?24.(2021·柯橋模擬)世界被“發現”以后,人類的聯系日益密切和加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歐洲探險家和他們的追隨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間建立了聯系,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哥倫布交換”。16世紀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數量銳減。小麥、葡萄、豬等從歐洲來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馬鈴薯等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生根發芽。人類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過海來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據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材料二:(見下圖)?英國經濟學家史丹萊·杰溫斯描述19世紀中期的英國經濟時說:“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糧田;……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放牧著我們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國人替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棉田,長期以來都是分布在美國南方,而現在差不多擴展到地球上各個熱帶地區去了。”——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三: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習近平???????(1)依據材料一,概括“哥倫布交換”的內容。(2)根據材料二,概述19世紀中后期英國海外貿易特點,并分析這些特點產生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說說當今中國應該如何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25.(2020·臺州模擬)了解歷史,使人明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時間公元前6世紀至前1世紀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400年401—1000年1001—1500年所占比例50%62%71%58%——根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編制材料二:材料三:英國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工業生產情況(部分)注: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壟斷了世界工業和海外貿易,被稱為“世界工廠”。(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的數據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我國古代曾為整體世界形成作出重大貢獻,請列舉科技方面的一例史實加以佐證。???(2)結合上述曲線圖分析中國和西方科技的發展趨勢,說明導致16世紀以后西方科技發展趨勢的原因。???(3)請依據材料二、三,梳理兩則材料之間的相互關系。???參考答案1.C2.C3.D4.D5.A6.B7.D8.C9.A10.B11.A12.D13.D14.D15.D16.C17.D18.B19.D20.A21.(1)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寫維新變法、百日維新也給分)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2)意義: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成為工業革命的標志;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3)中國: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如寫出具體條約內容也給分);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收到嚴重破壞;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獲得了很多侵略權益;有利于英國獲得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資金和原料、市場;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2.(1)原因: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發明,提高了煤鐵的開采能力;機器的廣泛使用,對煤鐵的需求量增加。(2)變化:美國在制造業獲得快速發展;農業產值和農業人口下降。關聯:美國內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3)經驗:進行廢除封建制度的革命或改革;鼓勵、支持包括私人工商業在內的近代工業發展;重視教育,提升國民素質等。23.(1)條件:新技術和新型工具的使用;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業和制造業的發展。(2)趨勢: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并逐漸超過農村人口比例。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3)結論: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24.(1)主要內容:傳染病向歐洲以外地區的蔓延;物種的交流;人類移民浪潮的出現。(2)特點:以英國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世界各地為英國提供各類原料。原因:英國最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并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交通運輸業不斷發展。(3)對內:深化改革,增強綜合國力;對外:擴大開放,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25.(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領先于世界。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2)中國由領先世界到逐漸落伍,呈下降趨勢;西方由落后到領先世界,呈上升趨勢,16世紀西方開始超越中國;??原因:西方文明開化政策的推行;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14—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推行;16—17世紀科學革命的推動;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推動;兩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等等。(3)材料二:西方科技的發展為材料三英國工業迅速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持??材料三:英國工業迅速也能促進材料二西方科技進步和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