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高考奶奶”仝正國初中畢業38年重返高中,3年苦讀、3度高考,60歲終圓大學夢。2012年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后,她又兩次考研但都遺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歲的仝正國第3次走進全國研究生考試考場,希望圓自己的研究生夢,她坦言:“我考研不是為拿文憑,就是要享受學習的過程。"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2.2享受學習學習目標1.體會學習的滋味,了解學習中苦與樂的表現。2.掌握如何學會學習、享受學習。3.懂得學習是一個苦樂交織的過程,激發我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讓我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增強克服學習困難的勇氣。4.本框體現了“學會學習”這一核心素養中的“樂學善學”旨在培養們熱愛學習、獨立思考,善于學習、善于合作的品質,啟發我們體會習中的苦與樂,享受學習的過程。歸納回顧經歷,分享感受回顧自己的經歷,將自己在下面兩種情境中的感受分別寫在空格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開始的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反對的時候事情做完以后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時開始的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反對的時候事情做完以后體味學習PARTONE說一說: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你有哪些快樂的體驗?進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讓你快樂的體驗?在未來的學習中,你希望的快樂是什么?請分別或畫在下面對應的區域。過去現在未來高考過后的“一字馬女孩”火了分享與交流:(1)羅子欣的的學習快樂,來自哪里?(2)你在學習中有哪些快樂,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分享與交流:結合圖片,分享你剛剛學會后的快樂與心情剛剛學會騎自行車……第一次做飯后得到家人的認可……學習中有快樂故事一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一生的發明有一千多種,平均15天就有一種新發明,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發明家。為了搞發明創造,他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里辛苦工作18小時,在那里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他說:“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樂無窮。”孫敬“懸梁”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蘇秦“刺股”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我真的無法用語言描述此時的心情,我想跳起來,大聲地告訴所有的同學:“我解出了這道題!”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學都來分享我的快樂!為了這道題,我整整一個中午沒有休息,連飯都顧不上吃,而且用掉了一大堆稿紙。在這個過程中,我經歷了困蔥、疑慮、苦思冥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感到“山重水復”的時候,突然“柳暗花明”。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說一說: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如果有,說說你當時的感受。苦樂交織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裴休你認為學習中有哪些辛苦?盡管抱有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學習也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學習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費精力,遇到困難和阻撓時需要調節不良情緒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憑借堅強的意志作出努力。課堂探究:如何看待這場悲劇?探究與分享:我真的無法用語言描述此時的心情,我想跳起來,大聲地告訴所有的同學:“我解出了這道題!”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學都來分享我的快樂!為了這道題,我整整一個中午沒有休息,連飯都顧不上吃,而且用掉了一大堆稿紙。在這個過程中,我經歷了困惑、疑慮、苦思冥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感到“山重水復”的時候,突然“柳暗花明”。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1)材料中這位同學學習的“苦與樂”分別是什么?(2)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如果有,說說你當時的感受。3學習是一個苦樂相伴的過程,我們應體驗美好,享受過程。當我們經歷了學習的辛苦,收獲學習的成果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讓我們體驗到學習的美好,它是學習過程帶給我們的美妙享受。①學習中有快樂。對某方面的知識有強烈興趣時,自己解決某個問題時,學習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時,發現自己的潛能時……我們都可以體味到學習帶來的快樂。②學習中也辛苦。學習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費精力,遇到困難和阻撓時需要調節不良情緒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憑借堅強的意志作出努力。③當我們經歷了學習的辛苦,收獲學習的成果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讓我們體驗到學習的美好,它是學習過程帶給我們的美妙享受。1、如何理解學習中的苦與樂?(為什么說學習是苦樂交織的?)P20-21知識小結學會學習PARTTWO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直到2021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袁老的畢生追求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為實現這一宏愿,他長期致力于促進雜交水稻技術創新,并將其推廣至全世界。畢其一生,專注田疇,播撒智慧,收獲富足。為“稻粱謀”,為民生計,袁老無愧俠之大者、國之仁士(人民網評)觀看視頻,分析問題課堂探究:視頻中提到的“我還有兩個夢,一個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的心愿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沒有聽從父親讓他從政的建議,執意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一呆就是十八年”……這些信息對我們當下的學習有怎樣的幫助?1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與個人的學習目的密切相關,一個有遠大志向和明確學習目標的人,學習興趣就會濃厚而持久。很難受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不喜歡某些學科和老師,所以學不好,或者不想學。被安排的學習內容太多,沒有休息、娛樂的時間。在學習上,總擔心自己會落后在學習上,總擔心自己會落后。探究與分享1.你有哪些學習困擾?2.面對這些困擾,該怎么辦呢?2.怎樣學會學習?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出自:《論語·雍也》——孔子譯文: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1)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①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志向;②在堅持中摸索出適當的方法,激發探索興趣15%20%~30%5%50%~60%無計劃,無自律50%~60%有計劃,有自律20%~30%5%15%時間去哪了?不急低效學習者的時間安排緊急重要不重要重要不重要高效學習者的時間安排緊急不急(1)比較兩幅圖有哪些不同。(2)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回顧自己的一周,你的時間去哪兒了?你該怎樣有效利用時間?兩幅圖的不同在于是否分清輕重緩急,是否做到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做事沒有計劃,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首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事,其次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最后才是其他事情,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上面。其次要掌握良好的做事方法。再次要有自己的學習節奏,但也要和團體保持一致。要培養自己的意志力。樹立明確的目標,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課前預習。二、課上認真聽講。三、按時完成作業。四、每周做知識點穿線。五、學會各科之間融合知識點。六、在題海戰術中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節約寶貴時間。七、從題中能夠總結自己欠缺的知識點。八、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從前,有一個老農民,他有兩個兒子。有一天,他叫來了兩個兒子,對他們說:“我已經老了,體力也不支了,也該退休了,門后有許多柴刀自己選一把上山去砍柴吧。”大兒子邊上山邊想:我一定要早點上山,多砍點柴來,讓父親高興高興。小兒子卻想:這刀破了好幾個口,還生了銹,我應該先磨磨刀。于是,小兒子拿過磨刀石開始磨刀。等小兒子磨好刀子,已經下午了。于是小兒子開始干了起來,不一會兒,小兒子便砍了滿滿兩擔柴了,而大兒子只砍了一小擔柴。父親奇怪地問小兒子:“你比大哥遲上山,為啥你砍的柴比大哥多呢?”“我先把刀磨快了。”小兒子自豪地回答道。父親聽了,臉上露了欣慰地笑容,語重心長地說:“只要準備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思考: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時間科學研究表明,人在一天24小時中,學習工作效率有高潮和低潮,大多數人在上午8~10點、下午3~6點、晚上8~10點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上午8點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力,晚上8點記憶力最強,而中午1點左右是腦力和體力的低潮。每個同學的自身情況只有自己最清楚,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各個時間段的狀態,根據自己每個時間段的特點相應地分配學習任務,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整段時間用來完成需要思考的任務,例如做數學題、研究語文主觀題的答題思路等,零散時間用來記憶最基本的知識,例如單詞、公式等,思維能力強的時間段用來做理科方面的題目,記憶能力強的時間段用來記憶文科方面的知識。怎樣學會學習?(2)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①掌握基本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②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論語·衛靈公》——孔子譯文: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具非常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麗的困惑:1.聽網課期間,我對語文和英語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對數學怎么也提不起勁,一聽數學就跑神。2.每次課下我都花費大把的時間寫作業,有時甚至熬到晚上十一二點鐘,但是成績還是提升不了,這是什么原因呢?發現并保持學習的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3.進入中學學習內容難度增大,遇到不會的題,不敢問老師,怕老師批評我;不敢問同學,怕同學嘲笑我。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③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2.如何學會學習?①②③p22-23享受學習學會學習體味學習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學習中有快樂學習中也有辛苦苦樂相伴,學習過程帶給我們美妙享受。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課堂小結1【2021?呼和浩特】讀書如同吃飯:吃飯是為身體補充能量,讀書是為精神補充能量;好書如營養餐,壞書似垃圾食品;讀好書滋養人的靈魂,讀壞書毒害人的心智。這句話旨在強調( )A.讀書的選擇B.讀書的方法C.讀書的態度D.讀書的意義課堂練習A2【2021?常德】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遇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學會學習”的問題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強調的是( )①強記熟背第一位②學習方法很重要③知行合一是前提④自主理解最關鍵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D本課小測3.英國作家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這些話主要啟示我們在學習中要()A.學會科學安排學習時間???????B.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C.盡量模仿他人的學習方法??????D.養成主動學習、持續學習的習慣B4.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把從本科到博士的在讀時間由10年縮短為6年,記者問他在學習時是否感到苦惱,他回答:“一點也不,沒有任何人強迫我這樣做,正相反,我覺得很快樂。因為我有興趣,我急于探索物質世界的秘密,比如做物理實驗,可以兩天三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實驗室,守在儀器旁”。這一段話說明了()A.物理實驗可以使人入迷????????????B.興趣能激發我們的求知欲,從而成為學習的動力C.要成功就得不睡覺D.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B5材料一:我市某校團委對本校九年級100名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覺得學習只是任務的學生占54%;積極參加小組合作的學生僅占47%;定期進行學習反思的學生只占64%。材料二:小麗是某初中應屆畢業生,成績較好。可近半年來她的心情一直很煩:媽媽希望她考上重點高中,老師希望她中考考第一;月考前,小麗擔心自己考不好,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整天郁郁寡歡。小麗的精神幾乎崩潰,她感覺“太累了,太累了”。(1)材料一的統計數據表明,一些同學在學習上存在哪些問題?(2)假如你是小麗的好友,請你給小麗提出三點建議,讓她從“累”中解脫出來。參考答案:(1)①部分同學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②缺乏合作學習的精神;③不能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2)①制訂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②多與父母,老師溝通,尋求幫助。③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從容應對。④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保持身體放松,自我暗示等途徑緩解壓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享受學習》PPT.pptx 僅供參考的各學科方法.mp4 痛心!初三男生清晨高樓墜落身亡,或因學習壓力過大,社會,民生.mp4 緬懷英雄 學會學習.mp4 高考結束 一字馬女孩火了 原來是個王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