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必背知識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必背知識點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必背知識點
???????????????????????
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
1.改革開放的作用
(1)使我國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2)使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提高。
(3)使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四個尊重)
2、改革開放的意義?
(1)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3)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4)改革開放激發了人民的創造性,解放社會生產力,使人民幸福。
3.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3)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4)過去40年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
(5)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4.為什么要共享發展成果?
(1)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是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標準。
(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
(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4)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5.中國騰飛的表現
(1)政治:港澳臺回歸
(2)經濟: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
(3)科技,教育,文化都取得顯著發展。
(4)民生:就業擴大,人民收入增長,家庭財產增加,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扶貧工作取得系列成就。
(5)世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6.中國騰飛的原因
(1)政治:堅持中特,堅持中共領導,實行了改革開放。
(2)經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3)文化:堅持中特文化發展道路,堅持文化自信
(4)人民: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思+新發念)
7.為什么要扶貧
(1)有利于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有利于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4)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
(5)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思+新發念)
8.如何正確認識創新?
(1)生活處處有創新。
(2)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
(3)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有成就感。
(4)生活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
(5)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9.為什么要重視創新發展?(創新的重要意義?)
(1)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2)?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3)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4)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
(5)?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10.我國目前的科技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1)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從整體上看,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11.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1)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2)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大力發展教育。
(3)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走中特自主創新。
(4)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平臺和法治環境。
12.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能力?
(1)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科文+素質)
(2)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實踐+腦手)
(3)敢于質疑,樹立敢為人先的知識。(質疑+敢為人先)
(4)多做小發明,小創作等活動。
????????????????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
1.社會主義民主知識點
(1)特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2)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
(3)形式:選舉民主、協商民主
(4)特有形式和獨有優勢:協商民主
(5)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6)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7)目的: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2.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主的意義?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有利于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
3.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4.公民應如何參與民主生活?
①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
②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
③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
5.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題目是“為什么”+“法”時,即答以下幾點)
(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特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2)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3)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5)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
6.如何建設法治中國?(題目是“怎么做”+“法”時,即答以下幾點)
(1)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針)
(2)加強法治宣傳,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氛圍(宣傳)
(3)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4)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積極參與,獻言獻策,主動監督
(5)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民主化
(6)實行良法之治和善治(需知道這是法治的兩個要求)
(7)防止政府工作人員權力濫用,維護人民權力(防濫維權)
(8)走中特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題目問“為什么要民主監督?為什么要民主決策?(民主監督與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時也答以上幾點——但需加上“有利于”)
7.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8.怎樣正確認識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③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9.青少年應如何加強法治建設
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②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③要勇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1.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1)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3)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3.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1)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4.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作用、重要性?
為什么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
(1)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3)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5.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2)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3)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4)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6.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2)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
(3)是代代相傳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4)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道德文化的遺傳基因。
7.青少年應怎樣弘揚(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2)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
(3)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
(4)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幸福。
8.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內涵: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9.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對于中華民族發展的價值和作用?)
(1)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2)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
(3))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4)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10.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1)表現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
(2)表現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
(3)表現在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
(4)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
,創造精彩人生。
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什么?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12.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1)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2)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3)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
(4)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3.青少年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落細、落小、落實。
(2))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3)中國少年應當爭先,構筑中國價值。
14.我國的人口現狀是什么?
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
②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
③新的特點: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
15.我國嚴峻的資源形勢是什么?(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護資源?)
(1)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2)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浪費損失、污染破壞很嚴重。我國資源形勢非常嚴峻。
16.面對資源環境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17.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
(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18.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2)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4)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19.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1)國家: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政府: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嚴格執法,嚴厲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的行為
(3)企業: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4)個人: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的綠色生活方式
①積極宣傳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和國家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②落實環保行動,不隨意毀壞花草樹木,不亂丟垃圾廢物等,做到綠色出行、綠色消費。
③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青少年應該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20.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
A?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B?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49.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是?處理這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新型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50.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3)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困難,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51.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進民族團結和繁榮?
(1)長期以來,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2)?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3)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52.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①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②堅決擁護并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
③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少數民族的同學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等等。
53.怎樣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要求)?
(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
54.為什要反對分裂?(反對分裂的原因)
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55.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要求?(怎樣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穩定繁榮?)
(1)、
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
(2)、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管治權的制度。
(3、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和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
(4)香港、澳門要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榮光。
56.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反對臺獨)實現統一?
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57.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2)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3)兩岸同胞要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
(5)兩岸同胞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58.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
(1)到建黨一百年(202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本世紀中葉、21世紀中葉)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9.從
2020
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兩個階段的奮斗目標分別是什么?(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兩個階段分別是什么?)
(1)從
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從
2035
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60.什么是中國夢?
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61.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
(1)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62中國夢的內涵是什么?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63.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64.怎樣實現中國夢?
(1)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2)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4)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65.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氣源自哪里?(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自信)
(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論自信)
(3)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自信)
(4)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自信)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5)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
66.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
(1)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
(2)對文化有底氣。??
(3)對發展有信心。
(4)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
(5)需要胸懷理想、求真務實、鍥而不舍、講求實干。
(6)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要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
?
一句話記憶匯編:
1.?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3.我國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4.黨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
6.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理論體系):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7.“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8.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9.中國夢的本質: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10.“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12.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偉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
(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4)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3.依法治國的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4.四種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15.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16.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強國之路:改革開放;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興國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個人層面)。
18.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9.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20.國家的根本任務: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1.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2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3.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4.“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2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6.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包括“三個尊重”: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27.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
28.改革的實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9.改革的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30.科教興國:基礎是教育,關鍵是科技。
31.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和基礎:一個中國。
32.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33.解決臺灣問題的法律依據:《反國家分裂法》。
34.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
35.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主體是人民群眾。
36.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是科學立法。中心環節是嚴格執法,根本保障是公正司法,基礎是全民守法。
37.中國的農村改革始于1978年小崗村的家庭年產承包責任制。
38.中國城市的改革和開放始于1980年經濟特區的創辦。
39.第一個經濟特區是深圳。
40.拉開中國改革開放序幕的: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41.我國的基本國策有:對外開放,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4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43.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科技進步和創新。
44.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共同團結奮進,共同繁榮發展。
45.我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
46.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淳化县| 文水县| 沧州市| 沐川县| 广丰县| 瓦房店市| 宣城市| 汶川县| 安图县| 西华县| 汕头市| 婺源县| 上饶市| 休宁县| 买车| 扎囊县| 泗水县| 蒲城县| 北宁市| 饶阳县| 弋阳县| 乌恰县| 沾化县| 江油市| 嘉峪关市| 黑龙江省| 荆州市| 布拖县| 观塘区| 家居| 乌鲁木齐市| 普定县| 四川省| 崇左市| 潍坊市| 华池县| 沽源县| 黄石市| 丰都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