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8.我們受特殊保護新知導入新知講解什么是未成年人在我國,未滿18周歲的公民為未成年人,18周歲以上的公民為成年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未成年人超過我國人口數量的五分之一。按照我國的居民身份證法,16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申領身份證。這是16周歲在法律上的意義。未成年人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嘗試一下。未成年人的社會經驗少,?是非觀正在形成....在家長會上,家長們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之處,有這樣一些看法。你認同這些看法嗎?說一說,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還有哪些特殊之處。視頻:采訪老師視頻中國《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知識窗不同國家的法定成年年齡世界各國的法律對成年年齡的規定是不同的,未滿成年年齡的就屬于未成年人。例如,美國的成年年齡是16周歲,英國、德國和法國的成年年齡是18周歲,日本、瑞土的成年年齡是20周歲,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齡則是21周歲。看一下哪些國家規定的成年年齡較高,哪些國家規定的成年年齡較低。劃定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界限有什么重要意義呢?除了18以外,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年齡節點嗎?年齡(周歲)不同年齡在法律上的意義法律依據一些重要的年齡節點很多法律規定都涉及具體年齡的節點,不同年齡階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法律規定達到一定的年齡才享有相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或責任。三(1)班的王濤同學期末考試考了第一名,父母獎勵他一輛新的自行車。周末,他打算和同學一起騎車“壓馬路”。這種做法可行嗎?《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輪椅車需年滿16周歲。小明已經7歲了,他討厭上學,他的家人決定讓他在家自學成才。小勇初三畢業打算出門打工,沒有身份證,在假證販子手中購買了張“身份證”并一個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臨時出租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14歲的小猛身體強壯,為了有錢花,他經常和同伴去某小學旁的小巷攔截小學生搶奪錢物并威脅不準告訴家長,并揚言我們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我們通常說的法定年齡是怎么回事?法定年齡是屬于在法律內,一種為了讓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分清楚界限的其中一種定義。未成年人的特點:身體、心理發育不完善,思考問題不成熟,社會經驗少,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弱,法律意識較弱……根據下圖表格,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討論王阿姨的兒子今年12周歲,正在讀小學六年級,平時學習比較緊張,王阿姨一點家務活也不讓他做。一天,和鄰居劉律師聊天,王阿姨說等到兒子成年以后再讓他做家務也不遲。對于12周歲的小學生是否有責任做家務的問題,劉律師認為,雖然12周歲的小學生還未成年,但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也應盡一份責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這樣可以鍛煉未成年人承擔責任的能力,培養未成年人的責任意識。你在家里做家務嗎?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務這一問題?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可以承擔哪些責任?在家里,我可以:在學校,我可以:在社會中,我可以:視頻:未成年人保護那些事課堂總結在我國,未滿18周歲的公民為未成年人。很多法律規定都涉及具體年齡的節點,不同年齡階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法律規定達到一定的年齡才享有相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或責任。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8課《我們受特殊保護》PPT教學課件+音、視頻素材(第一課時).ppt 普法小博士1.mp3 未成年人保護那些事.wmv 采訪老師視頻.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