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浦江縣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浦江縣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浦江縣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1七下·浦江期末)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是以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制作的年代尺,圖中①、②、③代表相關的歷史事件。其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統一南北 D.運河開鑿
2.(2021七下·浦江期末)宋初的大將曹翰寫下一手《退將詩》,有“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之句;當時有諺語曰:“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出現這種社會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王安石變法 B.北宋推崇的重文輕武政策
C.女真族崛起 D.國家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
3.(2021七下·浦江期末)某班舉行辯論會,同學們的辯論題目中哪一個準確概括了兩宋時期的特征(  )
A.盛世危機 B.短暫繁榮 C.帝國中興 D.政權并立
4.(2021七下·浦江期末)2021年是西藏的和平解放70周年。在新時代、新形勢和新任務背景下,西藏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總體布局,不僅賦予了西藏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且使西藏有了更加清晰的發展方向。其實西藏早在元朝時就專門設置了機構加強對它的管轄,該機構是(  )
A.澎湖巡檢司 B.伊犁將軍 C.宣政院 D.軍機處
5.(2021七下·浦江期末)對比分析是學習歷史的又一個重要方法。隋朝和元朝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封建王朝,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有(  )
①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權 ②都城都選擇建立在我國的南方地區
③都開創了影響較深遠的政治制度 ④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實現了大一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2021七下·浦江期末)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卻得到了鞏固和加強。下列屬于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貢獻的舉措是(  )
A.冊封達賴五世 B.收復臺灣
C.設置駐藏大臣 D.雅克薩之戰
7.(2021七下·浦江期末)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的特點有(  )
①以家庭農場為主 ②機械化作業 ③生產效率高 ④人均產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這種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經緯度 B.地勢 C.洋流 D.氣候
9.(2021七下·浦江期末)下列關于世界典型區域的環境特點,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
A.日本漁業發達,大力建設“海洋牧場”
B.馬賽人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C.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合大面積發展畜牧業
D.以色列水資源豐富,普遍種植水稻養活當地居民
10.(2021七下·浦江期末)蔚山今天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  )
A.國家政策對汽車業的支持
B.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
C.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
D.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能緊密結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
11.(2021七下·浦江期末)【鼎盛唐朝、開放發展】
某校701班同學圍繞“唐朝的繁榮與開放”的主題進行探究活動,請你一齊參與。
【人物篇】
語句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語句二 吾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
【技術篇】
【外交篇】
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日本為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朝鮮半島上的新羅,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效唐朝建立政治制度;絲綢之路的和平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遠方,同時唐代的宗教、舞蹈、繪畫、食品、服裝也吸納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1)材料中的語句出自于唐朝哪個皇帝?語句體現了他怎樣的治國思想?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出現了怎樣的社會局面?
(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依據圖A和圖B分別寫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名稱。
(3)依據【外交篇】的材料,從范圍、內容兩個角度概括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的學習探究,談談你對唐朝出現鼎盛繁榮原因的認識。
12.(2021七下·浦江期末)【革舊立新、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和進步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模變硬。制版時,在一塊四周有框的鐵板上撒上松脂、石蠟和紙灰塵等。將燒制好的字模在鐵板上排成版,用火將鐵板中的松脂融化,將字版壓平,這樣就可以印書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有突出的成就,科學技術著作、文學藝術成就輝煌。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國的科學技術與西方相比仍互有長短,但到1840年以后中國科學技術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1)指出材料一中科技發明的朝代、名稱以及此項發明的科學家。
(2)寫出下面表格中所列人物的成就作品。
作者 作品
李時珍 ①   
宋應星 ②   
徐光啟 ③   
吳承恩 ④   
(3)造成“1840年以后中國科學技術全面落后西方”的結局與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思想文化領域分別推行的哪些措施有關?聯系所學知識說明統治者推行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
13.(2021七下·浦江期末)【著眼自然、區域發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讀下列三幅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的A是   平原;A平原以   氣候為主,主要農作物是   。
(2)圖二中A國大部分國土所在的山區是   ,簡述該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3)圖三中A所示國家是   ,該國東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是   。
(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啟示我們創造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應該堅持什么原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隋的興亡
【解析】【分析】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陸續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000多千米。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A項北周建立不是圖中①、②、③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B項隋朝建立是年代尺中①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C項統一南北是年代尺中②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D項運河開鑿是年代尺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朝出現題干這樣的社會現象,主要是因為宋朝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為防止唐末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ACD三項和題干現象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北宋推崇的重文輕武政策是出現題干這種社會現象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需要靈活運用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
3.【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遼、西夏和北宋并立,西夏、金和南宋并立,由此可見各民族政權之間的并立是兩宋時期的重要特征。
ABC三項都不是兩宋時期的特征,不符合題意;
D項政權并立是兩宋時期的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宋時期的特征。需要準確識記遼、宋、夏、金時期的特征。
4.【答案】C
【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首次對西藏實行管轄,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該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管轄權。
A項澎湖巡檢司是元朝為加強對臺灣地區的管轄設置的管理機構,不符合題意;
B項伊犁將軍是清朝設立的管理新疆的機構,不符合題意;
C項,符合題意;
D項軍機處是為了加強君主集權,清朝雍正帝設立的,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皇帝集權發展到頂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元朝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識記宣政院的設置標志著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5.【答案】D
【知識點】隋的興亡;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隋朝是漢族建立政權,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政權,所以①錯誤。隋朝都城建在長安,元朝都城在大都,所以②錯誤。隋朝開創三省六部制,元朝開創行省制,影響后世,所以③正確。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元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分裂局面,所以④正確。
D項③④是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處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6.【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為擴大侵略的據點,為了保衛祖國疆土,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并進,圍攻盤踞雅克薩的侵略軍,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率清軍贏得雅克薩之戰勝利、打敗沙俄侵略者的是康熙帝。
A項冊封達賴五世的是順治帝,不符合題意;
B項收復臺灣的是鄭成功,不符合題意;
C項設置駐藏大臣的是雍正帝,不符合題意;
D項雅克薩之戰屬于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貢獻的舉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的貢獻。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7.【答案】A
【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大多是以家庭經營為主,使用機械生產,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很高。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大農場處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
8.【答案】B
【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 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升高,氣溫,降水發生變化,進一步影響到當地的氣候,植被等,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勢的高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9.【答案】D
【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地區處于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短缺,當地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技術,主要種植蔬菜和水果,成為歐洲人的后花園。其他說法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
10.【答案】C
【知識點】韓國蔚山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 蔚山今天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其余都是人為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蔚山是韓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車城,擁有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廠,韓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業。世界上生產能力最大的汽車廠位于韓國蔚山市,它已經成為與美國底特律、德國的斯圖加特和日本的豐田相比肩的汽車城。
11.【答案】(1)唐太宗;愛民(親民)思想、用人唯賢;貞觀之治。
(2)A:曲轅犁 B:筒車
(3)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有往來。內容豐富: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
(4)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開放的對外政策。
【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都是唐太宗的言論。他在位期間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告誡后人不可輕視人民的力量,體現了他愛民思想。由材料“吾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反映唐太宗重用賢才。唐太宗在位時期勵精圖治;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改善民生;注重人才的選拔、任用和考核或任用賢才;對外開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民族關系融洽,國力逐步加強,出現了盛世局面,即“貞觀之治”。
(2)依據所學,圖A是便于耕作的工具曲轅犁,圖B是用于灌溉的工具筒車。
(3)從材料中“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可以看出交往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與唐朝往來;“絲綢之路上和平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那時就傳播到了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國家”可以看出交往內容涉及使者往來,生產技術、商品貿易等領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鑒真、玄奘等一批對外交流的使者促進了雙方文化的交流;遣唐使等則涉及到了政治經濟制度.由此可見唐朝對外交流的內容十分豐富。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綜合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對外開放等使得唐朝出現鼎盛繁榮局面。
故答案為:(1)唐太宗;愛民(親民)思想、用人唯賢;貞觀之治。
(2)A:曲轅犁;B:筒車。
(3)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有往來。內容豐富: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
(4)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開放的對外政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歷史。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2.【答案】(1)北宋、活字印刷術、畢昇。
(2)《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西游記》
(3)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知識點】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北宋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他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變的模糊;制版時,在以塊四周有框的鐵板上撒上松脂、石蠟和紙灰等,將燒制號的字模在鐵板上排成版;這樣就可以印書了。
(2)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明朝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個生產部門,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明代農學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西游記》出現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了膽大藝高、愛憎分明、滿懷智慧的孫悟空這一神話英雄。明代中期,吳承恩創作的《西游記》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
(3)據所學知,明朝為了選拔能聽命于皇帝的官史,實行八股取士,壓制了人們的思想,鞏固了專制統治。而清朝為了加強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統治者推行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故答案為:(1)北宋、活字印刷術、畢昇。
(2)《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西游記》。
(3)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活字印刷術,明清時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的措施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綜合歸納能力。注意掌握活字印刷術,明清時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的措施。
13.【答案】(1)湄公河;熱帶季風;水稻
(2)安第斯山區;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與大麥等農作物,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由于雨水較少,又極為寒冷,經常遭受霜凍,因而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發展畜牧業。
(3)意大利;威尼斯
(4)因地制宜
【知識點】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A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2)、圖二中A國大部分國土所在的山區是安第斯山區,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與大麥等農作物,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由于雨水較少,又極為寒冷,經常遭受霜凍,因而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發展畜牧業。
(3)、圖三中A所示國家是意大利,該國東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是威尼斯。
(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啟示我們創造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點評】這對于我們今后的城市發展的啟示有: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注重產品研發,提高科技含量;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 / 1浙江省浦江縣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1七下·浦江期末)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是以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制作的年代尺,圖中①、②、③代表相關的歷史事件。其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統一南北 D.運河開鑿
【答案】D
【知識點】隋的興亡
【解析】【分析】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陸續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000多千米。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A項北周建立不是圖中①、②、③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B項隋朝建立是年代尺中①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C項統一南北是年代尺中②代表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D項運河開鑿是年代尺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2021七下·浦江期末)宋初的大將曹翰寫下一手《退將詩》,有“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之句;當時有諺語曰:“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出現這種社會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王安石變法 B.北宋推崇的重文輕武政策
C.女真族崛起 D.國家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
【答案】B
【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朝出現題干這樣的社會現象,主要是因為宋朝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為防止唐末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ACD三項和題干現象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北宋推崇的重文輕武政策是出現題干這種社會現象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需要靈活運用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
3.(2021七下·浦江期末)某班舉行辯論會,同學們的辯論題目中哪一個準確概括了兩宋時期的特征(  )
A.盛世危機 B.短暫繁榮 C.帝國中興 D.政權并立
【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遼、西夏和北宋并立,西夏、金和南宋并立,由此可見各民族政權之間的并立是兩宋時期的重要特征。
ABC三項都不是兩宋時期的特征,不符合題意;
D項政權并立是兩宋時期的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宋時期的特征。需要準確識記遼、宋、夏、金時期的特征。
4.(2021七下·浦江期末)2021年是西藏的和平解放70周年。在新時代、新形勢和新任務背景下,西藏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總體布局,不僅賦予了西藏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且使西藏有了更加清晰的發展方向。其實西藏早在元朝時就專門設置了機構加強對它的管轄,該機構是(  )
A.澎湖巡檢司 B.伊犁將軍 C.宣政院 D.軍機處
【答案】C
【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首次對西藏實行管轄,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該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管轄權。
A項澎湖巡檢司是元朝為加強對臺灣地區的管轄設置的管理機構,不符合題意;
B項伊犁將軍是清朝設立的管理新疆的機構,不符合題意;
C項,符合題意;
D項軍機處是為了加強君主集權,清朝雍正帝設立的,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皇帝集權發展到頂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元朝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識記宣政院的設置標志著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5.(2021七下·浦江期末)對比分析是學習歷史的又一個重要方法。隋朝和元朝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封建王朝,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有(  )
①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權 ②都城都選擇建立在我國的南方地區
③都開創了影響較深遠的政治制度 ④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實現了大一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隋的興亡;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隋朝是漢族建立政權,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政權,所以①錯誤。隋朝都城建在長安,元朝都城在大都,所以②錯誤。隋朝開創三省六部制,元朝開創行省制,影響后世,所以③正確。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元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分裂局面,所以④正確。
D項③④是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處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6.(2021七下·浦江期末)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卻得到了鞏固和加強。下列屬于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貢獻的舉措是(  )
A.冊封達賴五世 B.收復臺灣
C.設置駐藏大臣 D.雅克薩之戰
【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為擴大侵略的據點,為了保衛祖國疆土,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并進,圍攻盤踞雅克薩的侵略軍,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率清軍贏得雅克薩之戰勝利、打敗沙俄侵略者的是康熙帝。
A項冊封達賴五世的是順治帝,不符合題意;
B項收復臺灣的是鄭成功,不符合題意;
C項設置駐藏大臣的是雍正帝,不符合題意;
D項雅克薩之戰屬于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貢獻的舉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康熙帝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加強做出的貢獻。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7.(2021七下·浦江期末)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的特點有(  )
①以家庭農場為主 ②機械化作業 ③生產效率高 ④人均產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大多是以家庭經營為主,使用機械生產,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很高。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大農場處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
8.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這種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經緯度 B.地勢 C.洋流 D.氣候
【答案】B
【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 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升高,氣溫,降水發生變化,進一步影響到當地的氣候,植被等,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勢的高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9.(2021七下·浦江期末)下列關于世界典型區域的環境特點,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
A.日本漁業發達,大力建設“海洋牧場”
B.馬賽人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C.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合大面積發展畜牧業
D.以色列水資源豐富,普遍種植水稻養活當地居民
【答案】D
【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地區處于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短缺,當地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技術,主要種植蔬菜和水果,成為歐洲人的后花園。其他說法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
10.(2021七下·浦江期末)蔚山今天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  )
A.國家政策對汽車業的支持
B.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
C.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
D.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能緊密結合
【答案】C
【知識點】韓國蔚山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 蔚山今天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其余都是人為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蔚山是韓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車城,擁有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廠,韓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業。世界上生產能力最大的汽車廠位于韓國蔚山市,它已經成為與美國底特律、德國的斯圖加特和日本的豐田相比肩的汽車城。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
11.(2021七下·浦江期末)【鼎盛唐朝、開放發展】
某校701班同學圍繞“唐朝的繁榮與開放”的主題進行探究活動,請你一齊參與。
【人物篇】
語句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語句二 吾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
【技術篇】
【外交篇】
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日本為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朝鮮半島上的新羅,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效唐朝建立政治制度;絲綢之路的和平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遠方,同時唐代的宗教、舞蹈、繪畫、食品、服裝也吸納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1)材料中的語句出自于唐朝哪個皇帝?語句體現了他怎樣的治國思想?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出現了怎樣的社會局面?
(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依據圖A和圖B分別寫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名稱。
(3)依據【外交篇】的材料,從范圍、內容兩個角度概括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的學習探究,談談你對唐朝出現鼎盛繁榮原因的認識。
【答案】(1)唐太宗;愛民(親民)思想、用人唯賢;貞觀之治。
(2)A:曲轅犁 B:筒車
(3)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有往來。內容豐富: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
(4)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開放的對外政策。
【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都是唐太宗的言論。他在位期間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告誡后人不可輕視人民的力量,體現了他愛民思想。由材料“吾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反映唐太宗重用賢才。唐太宗在位時期勵精圖治;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改善民生;注重人才的選拔、任用和考核或任用賢才;對外開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民族關系融洽,國力逐步加強,出現了盛世局面,即“貞觀之治”。
(2)依據所學,圖A是便于耕作的工具曲轅犁,圖B是用于灌溉的工具筒車。
(3)從材料中“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可以看出交往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與唐朝往來;“絲綢之路上和平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那時就傳播到了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國家”可以看出交往內容涉及使者往來,生產技術、商品貿易等領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鑒真、玄奘等一批對外交流的使者促進了雙方文化的交流;遣唐使等則涉及到了政治經濟制度.由此可見唐朝對外交流的內容十分豐富。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綜合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對外開放等使得唐朝出現鼎盛繁榮局面。
故答案為:(1)唐太宗;愛民(親民)思想、用人唯賢;貞觀之治。
(2)A:曲轅犁;B:筒車。
(3)范圍廣泛:許多國家都有往來。內容豐富: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
(4)開明的治國政策;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改進;開放的對外政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歷史。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2.(2021七下·浦江期末)【革舊立新、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和進步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模變硬。制版時,在一塊四周有框的鐵板上撒上松脂、石蠟和紙灰塵等。將燒制好的字模在鐵板上排成版,用火將鐵板中的松脂融化,將字版壓平,這樣就可以印書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有突出的成就,科學技術著作、文學藝術成就輝煌。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國的科學技術與西方相比仍互有長短,但到1840年以后中國科學技術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1)指出材料一中科技發明的朝代、名稱以及此項發明的科學家。
(2)寫出下面表格中所列人物的成就作品。
作者 作品
李時珍 ①   
宋應星 ②   
徐光啟 ③   
吳承恩 ④   
(3)造成“1840年以后中國科學技術全面落后西方”的結局與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思想文化領域分別推行的哪些措施有關?聯系所學知識說明統治者推行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
【答案】(1)北宋、活字印刷術、畢昇。
(2)《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西游記》
(3)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知識點】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北宋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他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變的模糊;制版時,在以塊四周有框的鐵板上撒上松脂、石蠟和紙灰等,將燒制號的字模在鐵板上排成版;這樣就可以印書了。
(2)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明朝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個生產部門,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明代農學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西游記》出現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了膽大藝高、愛憎分明、滿懷智慧的孫悟空這一神話英雄。明代中期,吳承恩創作的《西游記》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
(3)據所學知,明朝為了選拔能聽命于皇帝的官史,實行八股取士,壓制了人們的思想,鞏固了專制統治。而清朝為了加強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統治者推行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故答案為:(1)北宋、活字印刷術、畢昇。
(2)《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西游記》。
(3)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專制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活字印刷術,明清時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的措施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綜合歸納能力。注意掌握活字印刷術,明清時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的措施。
13.(2021七下·浦江期末)【著眼自然、區域發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讀下列三幅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的A是   平原;A平原以   氣候為主,主要農作物是   。
(2)圖二中A國大部分國土所在的山區是   ,簡述該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3)圖三中A所示國家是   ,該國東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是   。
(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啟示我們創造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應該堅持什么原則?
【答案】(1)湄公河;熱帶季風;水稻
(2)安第斯山區;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與大麥等農作物,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由于雨水較少,又極為寒冷,經常遭受霜凍,因而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發展畜牧業。
(3)意大利;威尼斯
(4)因地制宜
【知識點】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A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2)、圖二中A國大部分國土所在的山區是安第斯山區,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與大麥等農作物,發展種植業;在山區的高海拔處,由于雨水較少,又極為寒冷,經常遭受霜凍,因而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發展畜牧業。
(3)、圖三中A所示國家是意大利,該國東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是威尼斯。
(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啟示我們創造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點評】這對于我們今后的城市發展的啟示有: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注重產品研發,提高科技含量;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安义县| 饶阳县| 古浪县| 苏州市| 纳雍县| 达尔| 德钦县| 香港 | 光泽县| 永昌县| 甘德县| 阿克| 龙州县| 阿坝| 东至县| 扎兰屯市| 七台河市| 深圳市| 灵丘县| 锦屏县| 绍兴市| 张家界市| 永昌县| 新绛县| 井陉县| 泗水县| 陇西县| 休宁县| 清河县| 洛南县| 廊坊市| 腾冲县| 琼结县| 镇安县| 兴化市| 从化市| 大邑县| 肇州县| 鄄城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