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下學期信息技術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下學期信息技術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下學期信息技術期末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需要輸入發送到手機的短信驗證碼完成郵箱登錄。短信驗證碼是隨機生成的8--20位的數字,超出系統規定時間,需要重新發送驗證碼重新登錄。這主要體現了信息基本特征的( )
A. 真偽性 B. 共享性 C. 時效性 D. 價值相對性
【答案】 C
【考點】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超出系統規定時間,需要重新發送驗證碼重新登錄,體現的是信息的時效性。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偽性、共享性、時效性、價值相對性、可加工處理性、載體依附性等。
2.(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通過郵箱發送包含照片、視頻等資料的電子郵件給王老師。按照數字化工具的功能劃分,電子郵箱屬于( )
A. 信息檢索工具 B. 信息加工工具 C. 三維設計工具 D. 交流與傳輸工具
【答案】 D
【考點】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
【解析】【解答】電子郵箱可以進行信息交流與傳輸。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電子郵箱的功能。電子郵箱是指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交流的電子信息空間,既可以為用戶提供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又能自動地為用戶接收電子郵件,同時還能對收發的郵件進行存儲,但在存儲郵件時,電子郵箱對郵件的大小有嚴格規定。
3.(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使用郵箱的附件功能發送圖片,該附件可以添加50M以內的文件。已知圖片均為1024*1024像素、32位的BMP圖像,則附件可以發送該規格的圖片文件最多為( )
A. 11個 B. 12個 C. 13個 D. 14個
【答案】 B
【考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
【解析】【解答】。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片文件容量計算。圖像容量(B)=水平像素*垂直像素*量化位數/8。
4.(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列圖標所示的手機APP中不能用于傳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點】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微信、QQ、釘釘都可以傳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備忘錄可以分享文字、圖片,但是不能傳送視頻。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涉及到了常用軟件的功能。
5.(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老師收到各班同學發來的郵件,用WORD軟件打開其中一個TXT文稿后出現亂碼,可能的原因是( )
A. 郵箱不能傳輸TXT數據文件
B. WORD軟件不能打開TXT文件
C. 他是通過手機打開的郵箱
D. 編碼方式不同
【答案】 D
【考點】字符編碼
【解析】【解答】當文件的編碼方式不同時,使用不同的軟件打開可能出現亂碼。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字符編碼的問題。
6.(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用郵箱綁定了某購物平臺賬號,發現只要在該購物平臺瀏覽過某些商品,郵箱會不定期收到該購物平臺推介相關商品。精準推送的實現是基于( )
A. 虛擬現實技術 B. 微電子技術 C. 大數據技術 D. 自然語言理解技術
【答案】 C
【考點】信息技術的應用
【解析】【解答】瀏覽時產生的數據被后臺收集并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商品信息的精準推送,這是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常應用于VR游戲。微電子技術通常體現在集成電路上。自然語言理解技術(NLU)是人機對話產品中的重要一環,是指機器能夠執行人類所期望的某些語言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人與機器交流的橋梁。
7.(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學生處王老師收集到各班“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活動文稿,嘗試使用“在線詞云圖生成網站”生成如圖所示詞云圖,將文本挖掘可視化。下列關于詞云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詞云圖是目前常見的關鍵詞數據可視化表達的一種方式
B. 詞云圖只能通過字體大小表示關鍵詞的重要程度
C. 可以通過詞云圖快速獲取文本數據中所蘊含的關鍵信息
D. 可以通過詞云圖直觀呈現活動文稿中關鍵詞出現頻次
【答案】 B
【考點】文本數據的處理
【解析】【解答】詞云是目前常用的關鍵詞可視化形式,它能直接抽取文本中的關鍵詞,并將其按照定順序和規律整齊美觀地呈現在屏幕上。關鍵詞是從文本的文字描述中提取的語義單元,可反映出文本內容的重點。詞云圖可以通過字體大小、顏色表示關鍵詞的重要程度。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可視化的應用。用詞云可視化文本數據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地了解文本的內容和特征等信息。
8.(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關于數據安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郵箱登錄連續多次輸錯密碼,需要輸入手機驗證碼,目的是為了提高賬號的安全性
B. 數據安全保護是指數據不被破壞、更改、泄露或丟失
C. 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引起的數據損壞,一般可對數據進行加密
D. 大數據時代,數據發布多,信息傳播和共享速度加快,更要注意數據的隱私保護
【答案】 C
【考點】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個人信息及安全防范
【解析】【解答】為了增加信息安全性,一般可對數據進行加密;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引起的數據損壞,可對數據進行備份。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的安全。大數據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大數據讓生活更便利。大數據讓決策更精準。大數據帶來新的就業需求。大數據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大數據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如信息泄露、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甚至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社會問題。用戶在網上注冊、網上購物等過程中,會留下個人信息。大數據的匯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用戶隱私數據信息泄露的風險,如何保護個人的隱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9.(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材料一: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全面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及變化趨勢,制定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中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
材料二:體重指數BMI是國際,上常用來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標志,其計算公式為:
BMI=體重(kg)/身高(m)。
材料三:王明編寫了Python程序(主要程序段如圖),根據輸入的體重和身高計算BMI值并顯示是否超標。王明體重80kg,身高170cm。
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a) : ")) bmi=w/(h*h) #BMI=體重(kg) /身高的平方(m)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18.5<=bmi <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材料一中《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出“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2)材料二中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3)材料三王明同學運用Python語言編寫程序驗算其體重指數是否超標,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4)材料三中“體重80kg”“身高170cm”是對王明體重身高的符號記錄,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5)從材料分析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之間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從數據到信息的轉化,主要理解信息間的相互聯系
B.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主要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發現和抽象其規律
C.從知識到智慧的轉化,主要理解和應用知識原理與法則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D.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之間的價值變化趨勢是逐漸遞減
(6)材料三所示程序段,主要運用了( )
A.順序結構
B.選擇結構
C.循環結構
D.網狀結構
(7)材料三所示程序段運用了一些常用函數,關于函數在程序中的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input("輸入體重(kg):") 顯示“輸入體重(kg):"”,并要求輸入數據
B.flot(input("輸入身高(m):") 把數據轉換成整型
C.float(input("輸入身高(m):")) 把數據轉換成浮點型
D.print("正常") 輸出“正常"
(8)王明錄入程序代碼并運行,出現錯誤提示(如下圖所示),分析原因并改錯,正確的是( )
>>>1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A.變量名1w太短
B.應該寫成foat(input("輸入體重(kg):))=1w
C.將float改為int
D.變量名1w不符合Python語言規范,不能以數字開頭
(9)程序段中bmi=w/(h*h),還可以表達為( )
A.bmi=(w/h)*2
B.bmi=w/h^2
C.bmi=w/h2
D.bmi=(w/h)/h
(10)程序段中的“bmi<24”是一個( )
A.算術表達式
B.關系表達式
C.邏輯表達式
D.賦值表達式
(11)程序段中有幾個變量( )
A.1
B.2
C.3
D.4
(12)為提高程序的可閱讀性,減少程序冗長(余),可以將程序段優化為( )
A.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m: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bmi>=18.5 or bmi <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B.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n)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C.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h=float(input("輸入身高(m)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se:
if 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D.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n)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if 18.5<=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答案】 (1)B
(2)C
(3)D
(4)A
(5)C
(6)B
(7)B
(8)D
(9)D
(10)B
(11)C
(12)B
【考點】算法的控制結構,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數據、知識與智慧的定義,常用標準函數
【解析】【解答】(1)”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是根據數據統計分析得到的,具有意義,屬于信息。故答案選:B。
(2)知識是人類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總結的規律,關于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屬于知識。故答案選:C。
(3)應用所學知識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判斷,屬于智慧。故答案選:D。
(4)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如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故答案選:A。
(5)選項A:從數據到信息的轉化,主要理解數據間的相互聯系;選項B: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主要理解信息間的相互聯系,發現和抽象其規律;選項C:從知識到智慧的轉化,主要理解和應用知識原理與法則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該說法正確;選項D: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之間的價值變化趨勢是逐漸遞增。故答案選:C。
(6)材料三所示程序段使用了if-elif語句,主要是選擇結構。故答案選:B。
(7)float()函數作用是把數據轉換成浮點型,故答案選:B。
(8)在Python中,變量名可以包括字母、數字和下劃線,但不能以數字開頭,而且字母區分大小寫。程序運行出錯是因為變量名以數字開頭,故答案選:D。
(9)bmi=w/(h*h) 等價于 bmi=(w/h)/h 或 bmi=w/h**2,次冪運算符為**,乘號運算符為*。故答案選:D。
(10)“<”是關系運算符,“bmi<24”是關系表達式,故答案選:B。
(11)程序段中有變量w、h、bmi,故答案選C。
(12)當bmi<18.5時會輸出”偏瘦“,故”正常“情況下的條件表達式可以由原來的”18.5<=bmi <24“優化為”bmi <24“。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概念及相互關系,以及Python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基本結構、常用函數、變量名命名規則、表達式及程序優化思想。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如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是數據、信號、消息所表示的意義。知識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對事實、信息的描述以及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為收集、加工、應用、傳播知識的能力,以及對事物發展的前瞻性看法。它是在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認識的累積,而形成的對事物的認識、遠見,體現為一種卓越的判斷力。
二、判斷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0.(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信息時代,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向教師與課本學習,還可以高效地利用數字化工具與資源的優勢,開展自主、協作、探究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習者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答案】 正確
【考點】數字化學習的概念與特征
【解析】【解答】在信息時代,學生除常規課堂學習外,還可以高效地利用數字化工具與資源的優勢,開展自主、協作、探究學習。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字化學習。
1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用流程圖描述算法時,輸入、輸出框的內容與形狀都不相同。
【答案】 錯誤
【考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在用流程圖描述算法時,輸入、輸出框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常用的流程圖基本圖形及其功能。流程圖的基本圖形及其功能
圖形 名稱 功能
開始/結束 表示算法的開始或結束。
輸入輸出 表示算法中變量的輸入或輸出。
處理 表示算法中變量的計算與賦值。
判斷 表示算法中的條件判斷。
流程線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連接點 表示算法中的轉接。
12.(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高效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答案】 正確
【考點】大數據的概念與特征
【解析】【解答】大數據代表著信息量大、速度快、種類繁多的信息資產,需要特定的技術和分析方法將其轉化為價值。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的“大”,不僅指規模、速度和種類的特征,還意味著它超出以往常用的數據采集、組織、管理和加工等軟件的處理能力,要求新型集成技術從多元、復雜和巨量規模的數據集里洞察規律。
13.(2020高一上·南海期末)自從學會了使用爬蟲程序,可以到任意網站爬取數據了。
【答案】 錯誤
【考點】信息素養、網絡道德規范及法律法規,數據采集方法
【解析】
14.(2020高一上·南海期末)智能安防技術是一種利用人工智能對視頻、圖像進行存儲和分析,從中識別安全隱患并對其進行處理的技術。
【答案】 正確
【考點】信息的智能化處理
【解析】
15.(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提出了“圖靈測試”模型,從此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研究。
【答案】 正確
【考點】信息的智能化處理
【解析】【解答】圖靈測試”模型是由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提出的。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史。計算機的誕生為通過機器來模擬人類智能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圖靈對“智能測試”這一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 )。
16.(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Python語言環境下,表達式13%2+7//2的值為4.5。
【答案】 錯誤
【考點】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
【解析】【解答】13%2+7//2=1+3=4。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表達式的計算及運算符的優先級。Python算術運算符:
運算符 表達式 描述 示例 優先級
** x**y 求x的y次冪 5**2結果為25 1
* X*y 將x與y相乘 5*2結果為10 2
/ x/y 用x除以y,產生實數值 5/2結果為2.5 2
// x//y 用x除以y,取整數部分 5//2結果為2 2
% x%y 用x除以y,取余數 5%2結果為1 2
+ x+y 將x與y相加 5+2結果為7 3
- x-y 將x減去y 5-2結果為3 3
17.(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Python語言環境下,For循環語句中的循環體在書寫時需要縮進,且必須縮進四個空格。
【答案】 錯誤
【考點】語句注釋及縮進
【解析】【解答】在Python語言環境下,For循環語句中的循環體在書寫時需要縮進,但不一定必須縮進四個空格。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書寫規范。Python是一門用空格縮進來區分代碼層次的語言,其實Python并沒有強制要求你用Tab縮進或者用空格縮進,甚至空格按幾個都沒有強制要求。但PEP8規范建議四個空格為語句的縮進塊。
18.(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列程序段中,賦值語句s=s+i被重復執行了4次。
s=0
For i in range (3,10,2):
s=s+i
【答案】 正確
【考點】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
【解析】【解答】for循環中 i 的取值以3為初值,2為步長,在3~9中取值,i 依次為3,5,7,9,即循環執行了4次,賦值語句s=s+i也被重復執行了4次。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中循環結構。range函數由三個參數(起始值、終值、步長值)來決定序列中元素的個數和范圍。如range(0,10,1),生成0~9這10個整數序列。若起始值缺省,則默認值為0。步長值是序列中的每個元素之間的差,若缺省,則默認值為1。例如,range(0,10,1)也可寫成range(10)。
19.(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While循環語句的循環體中必須有改變條件表達式值的語句,否則會形成死循環。
【答案】 正確
【考點】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
【解析】【解答】循環要有能停止循環的語句或條件,否則會陷入死循環,可以通過強制退出語句或者能夠改變循環條件語句。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循環結構的基本語句。while循環在執行時,首先會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果條件為真,執行一次循環體,再次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果仍為真,那么再執行一次循環體,以此類推,直到條件為假時退出while語句。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0.(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閱讀材料,并挑選合適的詞語填入空白處。
五一小長假王云一-家遠足游玩,通過智能寵物投喂器,遠程定時、定量投喂,解決外出旅游寵物無人喂食的問題。同時結合手機APP,通過小米攝像頭,還可以實時監測寵物“彎彎”的生活狀態,語音與“彎彎”互動,游玩中隨時隨地了解寵物的情況。在歸途中,通過手機APP開啟空調換氣,并了解空調運行情況;打開熱水器,并調節溫度、燒水模式等;開啟掃地機器人,進行房屋清掃。晚上到家用食指指紋打開門鎖,見到了久違的“彎彎”。
選填:物聯網 硬件 軟件 節能 云計算 智能家居 智能教育 智能交通 智能安防 模式識別 感知 推理 感測(傳感)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感器的滲透、大數據的涌現,使得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運算、感知和認知智能,如學習________思考、規劃等,并在眾多應用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材料中的投喂器、空調、掃地機器人、指紋鎖等具有“視覺”“觸覺”“聽覺”“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等能力,其________智能越來越接近于人類,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該材料示例是人工智能技術在________領域的應用,它以住宅為平臺,基于________技術,是由智能家電、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設備、家具等________、軟件系統、________平臺構成的家居生態圈,實現人遠程控制設備、設備間互聯互通、設備自我學習等功能,使家居生活安全________便捷等。材料中的智能寵物投喂器,它能夠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使用APP實現對喂食器的控制、監測,其中APP屬于________;材料中的指紋鎖利用________技術進行指紋識別并開鎖,掃地機器人利用________技術進行家居及空間方位偵測,成功避障并有規劃清掃。
【答案】 推理;感知;智能家居;物聯網;硬件;云計算;節能;軟件;模式識別;感測(傳感)
【考點】信息技術的應用
【解析】【解答】人工智能是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運算、感知和認知智能的技術,比如學習像人一樣進行推理思考等。材料中機器人等所具有“視覺”“觸覺”“聽覺”“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等能力,體現的是感知方面的智能發展。材料中體現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生活家居產品的結合,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各種智能家電等硬件、軟件、云計算平臺互聯,共同構成智能家居生態圈。手機APP屬于軟件程序。指紋識別利用的是模式識別技術。掃地機器人的清掃路徑是利用感測(傳感)技術進行實時感知和反饋,從而進行智能路徑規劃。故答案為:推理;感知;智能家居;物聯網;硬件;云計算;節能;軟件;模式識別;感測(傳感)。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實際應用,涉及物聯網技術、模式識別、傳感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四、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2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項目學習: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項目情境]
唐代詩人史傳有名有姓者不下千余人,他們組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朋友圈。有的因為詩風接近,如李白代表的浪漫主義、杜甫代表的現實主義、王維代表的田園山水、芩參代表的邊塞詩風;有的因為年齡大體相近,如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賀知章等;有的因為政見相近,如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級人物,當時很多文人墨客以進人他的朋友圈為榮。在盛唐時期有這樣一個朋友圈,他們的友誼跨越數十年,詩人之間通過互動詩歌,表達、抒發情感,是他們朋友圈的一種表現方式,用計算機來分析這個時代的唐詩,就會發現詩人之間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學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對詩詞分析,繪制盛唐時期幾位詩人(杜甫、李白、王維、孟浩然……)之間的社交關系網絡圖,試圖推測哪位詩人是同時代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從而更好地學習、理解唐詩。
[項目準備]為完成項目,需要確定主題、目標、制訂規劃等各項工作。在此不一一展示。明確的主題——盛唐時期的詩人及詩詞分析和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
[項目實施]項目研究主要以詩人詩作為依據。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明確需要采集的數據,選擇合適的采集途徑、工具和方法。
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分析采集相關數據的條件:①盛唐時期;②詩人、詩人之間經常稱呼對方的別名;③考慮到同名同姓的問題,因此還需要詩人的生卒年的信息。
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全唐詩數量較多,一共四萬多首,來源分散,存儲在互聯網不同的服務器與各客戶終端。從大數據存儲與計算的角度來看,由此可知大數據具有________的特征。(單選)
A.精確讓位于模糊
B.價值密度低
C.分布式存儲
D.變化速度快
②網絡上如此海量的關于唐詩的數據,有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這些數據種類和格式也不一致,表明各種________數據共存于網絡中。(多選)
A.結構化
B.半結構化
C.非結構化
D.網狀結構
③面對繁雜的數據,學習小組決定研究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并利用計算機程序從網絡中采集詩人別名等相關的文本數據,并以一定的數據結構存儲,形成盛唐詩庫。存儲數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________,一種是數據云存儲。你建議學習小組采用________數據存儲方式,理由是________。
(2)利用Python程序采集、整理、分析數據。
第一步,從互聯網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詩人及詩作等文本,整理并形成盛唐詩庫;第二步,確定人物關系分析策略,即從唐詩庫中搜索、統計詩人或別名的引用次數,確定二人之間的疏密關系,規則是詩的標題和正文中只要提到過對方,那么兩者之間的引用關系加1,若一首詩中提到多次對方,只算一次引用;第三步,編寫程序并調試驗證。
用爬蟲程序段(如下圖所示)采集數據。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使用爬蟲程序獲取文本數據并形成唐詩庫文件,所使用的數據采集方法為________(選填:系統日志采集法、網絡數據采集法、其他數據采集方法)。閱讀程序可知,每首詩存放于列表poem[ ]中(以唐詩“春曉”為例,如下表),采集后的數據保存在poet.txt文件中,該文件是一個________(選填:數據庫文件、文檔文件、圖像文件、網頁文件)。該數據采集方法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從網頁中抽取出來,將其存儲為統一的數據文件,并以________化的方式存儲(選填:結構化、半結構化)。
Poem[0] Poem[1] Poem[2] Poem[3]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
以詩人甲,乙為例,解密二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數據處理過程中要運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對大量、無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挖掘數據內在的結構和規律,從而提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數據。數據分析一般包括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等。讓計算機搜索遍歷唐詩庫中有關甲,乙兩位詩人的詩文,統計兩位詩,人或別名相互的引用次數,找尋二人之間的關聯。這是運用了________(選填: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方法進行數據分析,也是________(選填:枚舉、二分查找、排序)算法思想去求解這一問題的體現。
②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________是編程的核心, 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用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Python屬于________(選填: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圖a示意,使用________ (選填: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進行算法描述,且運用循環控制結構嵌套了________控制結構,如果要跳出本次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________語句實現跳轉。
③閱讀程序(圖b示意),程序中以“#”開頭的語句,其作用是________,程序調試完成,通過“另存為”保存文件,文件后綴名為________。
(3)分析數據,進行可視化表達,并推測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數據的可視化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和詮釋數據之間的關系、趨勢與規律等,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數據。從常用和實用的維度,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類型主要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其中________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數據背后的價值,________型則把數據簡單明了地解釋給人們(選填:探索、解釋)。數據分析類型不同可視化呈現方式也不同,如關于趨勢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比例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關系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
②學習小組選擇用網絡關系圖呈現盛唐時期詩人社會網絡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箭頭表示詩人之間的引用關系,如李白引用了賀知章,那么就有李白指向賀知章箭頭;箭頭的粗細程度則表示了詩人之間引用關系的強弱,如李白引用孟浩然的數量達4次,箭頭就要粗一些。
③觀察圖示,從繪制的盛唐的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嘗試推測哪位詩人是盛唐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請簡要闡述。(要求100字左右) ________
④通過對該項目案例的研究學習,請談談大數據對學習生活的影響。________
【答案】 (1)C;ABC;數據本地存儲;數據本地存儲或數據云存儲;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網絡數據采集法;文檔文件;結構化;關聯分析;枚舉;設計算法;高級語言;流程圖;選擇結構;countinue;解釋、注釋,方便閱讀;.py
(3)探索;解釋;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略;略
【考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大數據的概念與特征,數據采集方法,圖表實現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數據的形式,語句注釋及縮進
【解析】【解答】(1)①很多數據存儲在互聯網不同的服務器與各客戶終端,體現了大數據分布式存儲的特征,故答案選:C。
②結構化數據指的是數據在一個記錄文件里面以固定格式存在的數據。它通常包括RDD和表格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是指信息沒有一個預先定義好的數據模型或者沒有以一個預先定義的方式來組織,包括所有格式的辦公文檔、文本、圖片、XML、HTML、各類報表、圖像和音頻/視頻信息等等。半結構化數據,屬于同一類實體可以有不同的屬性,即使他們被組合在一起,這些屬性的順序并不重要。也就是它一般數據的結構和內容混在一起,沒有明顯的區分。包括日志文件、XML文檔、JSON文檔、Email等。網絡上的數據種類和格式各不一致,表明各種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共存于網絡中。故答案選:ABC。
③存儲數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數據本地存儲,一種是數據云存儲。若建議采用數據本地存儲,理由可以是方便存儲和調用分析,若建議采用云存儲方式,理由可以是存儲空間大,方便信息交流。故答案為:數據本地存儲 數據本地存儲或數據云存儲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使用爬蟲程序獲取數據采用的是網絡數據采集法。poet.txt文件是一個文本文件,即文檔文件。以固定格式存儲的數據文件即為結構化文件。故答案為:網絡數據采集法 文檔文件 結構化
①通過引用次數分析相互關系,運用的是關聯分析方法。結合題意及圖a、b可知問題解決采用的美劇算法。故答案為:關聯分析 枚舉
②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設計算法是編程的核心, 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Python屬于高級語言。圖a使用流程圖進行算法描述,且運用循環控制結構嵌套了選擇結構。如果要跳出本次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countinue語句實現跳轉。如果要退出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break語句實現強制退出。故答案為:設計算法 高級語言 流程圖 選擇結構 countinue
③程序中以“#”開頭的語句是注釋語句,其作用是解釋、注釋,方便閱讀。程序調試完成,通過“另存為”保存成Python腳本文件,文件后綴名為“.py”。故答案為:解釋、注釋,方便閱讀 .py
(3)①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類型主要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其中探索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數據背后的價值,解釋型則把數據簡單明了地解釋給人們。關于趨勢的分析,適合用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比例的分析,適合用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關于關系的分析,可用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類型的圖表呈現。故答案為:探索 解釋 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 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 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
③結合關系網絡圖進行合理分析和闡述,答案略
④結合項目展開討論,答案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數據的特征、數據存儲結構類型和存儲方式、數據采集方法、數據文件類型、算法的表示、算法基本控制結構和基本語句,以及數據可視化方式。最后2問考查學生的子女子素養和綜合能力。
1 / 1(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下學期信息技術期末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需要輸入發送到手機的短信驗證碼完成郵箱登錄。短信驗證碼是隨機生成的8--20位的數字,超出系統規定時間,需要重新發送驗證碼重新登錄。這主要體現了信息基本特征的( )
A. 真偽性 B. 共享性 C. 時效性 D. 價值相對性
2.(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通過郵箱發送包含照片、視頻等資料的電子郵件給王老師。按照數字化工具的功能劃分,電子郵箱屬于( )
A. 信息檢索工具 B. 信息加工工具 C. 三維設計工具 D. 交流與傳輸工具
3.(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使用郵箱的附件功能發送圖片,該附件可以添加50M以內的文件。已知圖片均為1024*1024像素、32位的BMP圖像,則附件可以發送該規格的圖片文件最多為( )
A. 11個 B. 12個 C. 13個 D. 14個
4.(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列圖標所示的手機APP中不能用于傳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是( )
A. B. C. D.
5.(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老師收到各班同學發來的郵件,用WORD軟件打開其中一個TXT文稿后出現亂碼,可能的原因是( )
A. 郵箱不能傳輸TXT數據文件
B. WORD軟件不能打開TXT文件
C. 他是通過手機打開的郵箱
D. 編碼方式不同
6.(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王明用郵箱綁定了某購物平臺賬號,發現只要在該購物平臺瀏覽過某些商品,郵箱會不定期收到該購物平臺推介相關商品。精準推送的實現是基于( )
A. 虛擬現實技術 B. 微電子技術 C. 大數據技術 D. 自然語言理解技術
7.(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學生處王老師收集到各班“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活動文稿,嘗試使用“在線詞云圖生成網站”生成如圖所示詞云圖,將文本挖掘可視化。下列關于詞云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詞云圖是目前常見的關鍵詞數據可視化表達的一種方式
B. 詞云圖只能通過字體大小表示關鍵詞的重要程度
C. 可以通過詞云圖快速獲取文本數據中所蘊含的關鍵信息
D. 可以通過詞云圖直觀呈現活動文稿中關鍵詞出現頻次
8.(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關于數據安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郵箱登錄連續多次輸錯密碼,需要輸入手機驗證碼,目的是為了提高賬號的安全性
B. 數據安全保護是指數據不被破壞、更改、泄露或丟失
C. 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引起的數據損壞,一般可對數據進行加密
D. 大數據時代,數據發布多,信息傳播和共享速度加快,更要注意數據的隱私保護
9.(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材料一: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全面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及變化趨勢,制定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中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
材料二:體重指數BMI是國際,上常用來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標志,其計算公式為:
BMI=體重(kg)/身高(m)。
材料三:王明編寫了Python程序(主要程序段如圖),根據輸入的體重和身高計算BMI值并顯示是否超標。王明體重80kg,身高170cm。
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a) : ")) bmi=w/(h*h) #BMI=體重(kg) /身高的平方(m)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18.5<=bmi <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材料一中《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出“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2)材料二中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3)材料三王明同學運用Python語言編寫程序驗算其體重指數是否超標,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4)材料三中“體重80kg”“身高170cm”是對王明體重身高的符號記錄,屬于( )
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
(5)從材料分析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之間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從數據到信息的轉化,主要理解信息間的相互聯系
B.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主要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發現和抽象其規律
C.從知識到智慧的轉化,主要理解和應用知識原理與法則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D.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之間的價值變化趨勢是逐漸遞減
(6)材料三所示程序段,主要運用了( )
A.順序結構
B.選擇結構
C.循環結構
D.網狀結構
(7)材料三所示程序段運用了一些常用函數,關于函數在程序中的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input("輸入體重(kg):") 顯示“輸入體重(kg):"”,并要求輸入數據
B.flot(input("輸入身高(m):") 把數據轉換成整型
C.float(input("輸入身高(m):")) 把數據轉換成浮點型
D.print("正常") 輸出“正常"
(8)王明錄入程序代碼并運行,出現錯誤提示(如下圖所示),分析原因并改錯,正確的是( )
>>>1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A.變量名1w太短
B.應該寫成foat(input("輸入體重(kg):))=1w
C.將float改為int
D.變量名1w不符合Python語言規范,不能以數字開頭
(9)程序段中bmi=w/(h*h),還可以表達為( )
A.bmi=(w/h)*2
B.bmi=w/h^2
C.bmi=w/h2
D.bmi=(w/h)/h
(10)程序段中的“bmi<24”是一個( )
A.算術表達式
B.關系表達式
C.邏輯表達式
D.賦值表達式
(11)程序段中有幾個變量( )
A.1
B.2
C.3
D.4
(12)為提高程序的可閱讀性,減少程序冗長(余),可以將程序段優化為( )
A.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m: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bmi>=18.5 or bmi <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B.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n)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if 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C.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h=float(input("輸入身高(m)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else:
if 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D.w=float(input("輸入體重(kg) :"))
h=float(input("輸入身高(n) :"))
bmi =w/(h*h)
if bmi<18.5:
print("偏瘦")
if 18.5<=bmi<24:
print("正常")
else:
print("偏胖")
二、判斷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0.(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信息時代,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向教師與課本學習,還可以高效地利用數字化工具與資源的優勢,開展自主、協作、探究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習者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1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用流程圖描述算法時,輸入、輸出框的內容與形狀都不相同。
12.(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高效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13.(2020高一上·南海期末)自從學會了使用爬蟲程序,可以到任意網站爬取數據了。
14.(2020高一上·南海期末)智能安防技術是一種利用人工智能對視頻、圖像進行存儲和分析,從中識別安全隱患并對其進行處理的技術。
15.(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提出了“圖靈測試”模型,從此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研究。
16.(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Python語言環境下,表達式13%2+7//2的值為4.5。
17.(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在Python語言環境下,For循環語句中的循環體在書寫時需要縮進,且必須縮進四個空格。
18.(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列程序段中,賦值語句s=s+i被重復執行了4次。
s=0
For i in range (3,10,2):
s=s+i
19.(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While循環語句的循環體中必須有改變條件表達式值的語句,否則會形成死循環。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0.(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閱讀材料,并挑選合適的詞語填入空白處。
五一小長假王云一-家遠足游玩,通過智能寵物投喂器,遠程定時、定量投喂,解決外出旅游寵物無人喂食的問題。同時結合手機APP,通過小米攝像頭,還可以實時監測寵物“彎彎”的生活狀態,語音與“彎彎”互動,游玩中隨時隨地了解寵物的情況。在歸途中,通過手機APP開啟空調換氣,并了解空調運行情況;打開熱水器,并調節溫度、燒水模式等;開啟掃地機器人,進行房屋清掃。晚上到家用食指指紋打開門鎖,見到了久違的“彎彎”。
選填:物聯網 硬件 軟件 節能 云計算 智能家居 智能教育 智能交通 智能安防 模式識別 感知 推理 感測(傳感)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感器的滲透、大數據的涌現,使得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運算、感知和認知智能,如學習________思考、規劃等,并在眾多應用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材料中的投喂器、空調、掃地機器人、指紋鎖等具有“視覺”“觸覺”“聽覺”“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等能力,其________智能越來越接近于人類,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該材料示例是人工智能技術在________領域的應用,它以住宅為平臺,基于________技術,是由智能家電、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設備、家具等________、軟件系統、________平臺構成的家居生態圈,實現人遠程控制設備、設備間互聯互通、設備自我學習等功能,使家居生活安全________便捷等。材料中的智能寵物投喂器,它能夠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使用APP實現對喂食器的控制、監測,其中APP屬于________;材料中的指紋鎖利用________技術進行指紋識別并開鎖,掃地機器人利用________技術進行家居及空間方位偵測,成功避障并有規劃清掃。
四、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21.(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項目學習: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項目情境]
唐代詩人史傳有名有姓者不下千余人,他們組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朋友圈。有的因為詩風接近,如李白代表的浪漫主義、杜甫代表的現實主義、王維代表的田園山水、芩參代表的邊塞詩風;有的因為年齡大體相近,如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賀知章等;有的因為政見相近,如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級人物,當時很多文人墨客以進人他的朋友圈為榮。在盛唐時期有這樣一個朋友圈,他們的友誼跨越數十年,詩人之間通過互動詩歌,表達、抒發情感,是他們朋友圈的一種表現方式,用計算機來分析這個時代的唐詩,就會發現詩人之間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學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對詩詞分析,繪制盛唐時期幾位詩人(杜甫、李白、王維、孟浩然……)之間的社交關系網絡圖,試圖推測哪位詩人是同時代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從而更好地學習、理解唐詩。
[項目準備]為完成項目,需要確定主題、目標、制訂規劃等各項工作。在此不一一展示。明確的主題——盛唐時期的詩人及詩詞分析和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
[項目實施]項目研究主要以詩人詩作為依據。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明確需要采集的數據,選擇合適的采集途徑、工具和方法。
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分析采集相關數據的條件:①盛唐時期;②詩人、詩人之間經常稱呼對方的別名;③考慮到同名同姓的問題,因此還需要詩人的生卒年的信息。
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全唐詩數量較多,一共四萬多首,來源分散,存儲在互聯網不同的服務器與各客戶終端。從大數據存儲與計算的角度來看,由此可知大數據具有________的特征。(單選)
A.精確讓位于模糊
B.價值密度低
C.分布式存儲
D.變化速度快
②網絡上如此海量的關于唐詩的數據,有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這些數據種類和格式也不一致,表明各種________數據共存于網絡中。(多選)
A.結構化
B.半結構化
C.非結構化
D.網狀結構
③面對繁雜的數據,學習小組決定研究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并利用計算機程序從網絡中采集詩人別名等相關的文本數據,并以一定的數據結構存儲,形成盛唐詩庫。存儲數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________,一種是數據云存儲。你建議學習小組采用________數據存儲方式,理由是________。
(2)利用Python程序采集、整理、分析數據。
第一步,從互聯網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詩人及詩作等文本,整理并形成盛唐詩庫;第二步,確定人物關系分析策略,即從唐詩庫中搜索、統計詩人或別名的引用次數,確定二人之間的疏密關系,規則是詩的標題和正文中只要提到過對方,那么兩者之間的引用關系加1,若一首詩中提到多次對方,只算一次引用;第三步,編寫程序并調試驗證。
用爬蟲程序段(如下圖所示)采集數據。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使用爬蟲程序獲取文本數據并形成唐詩庫文件,所使用的數據采集方法為________(選填:系統日志采集法、網絡數據采集法、其他數據采集方法)。閱讀程序可知,每首詩存放于列表poem[ ]中(以唐詩“春曉”為例,如下表),采集后的數據保存在poet.txt文件中,該文件是一個________(選填:數據庫文件、文檔文件、圖像文件、網頁文件)。該數據采集方法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從網頁中抽取出來,將其存儲為統一的數據文件,并以________化的方式存儲(選填:結構化、半結構化)。
Poem[0] Poem[1] Poem[2] Poem[3]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
以詩人甲,乙為例,解密二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數據處理過程中要運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對大量、無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挖掘數據內在的結構和規律,從而提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數據。數據分析一般包括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等。讓計算機搜索遍歷唐詩庫中有關甲,乙兩位詩人的詩文,統計兩位詩,人或別名相互的引用次數,找尋二人之間的關聯。這是運用了________(選填: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方法進行數據分析,也是________(選填:枚舉、二分查找、排序)算法思想去求解這一問題的體現。
②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________是編程的核心, 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用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Python屬于________(選填: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圖a示意,使用________ (選填: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進行算法描述,且運用循環控制結構嵌套了________控制結構,如果要跳出本次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________語句實現跳轉。
③閱讀程序(圖b示意),程序中以“#”開頭的語句,其作用是________,程序調試完成,通過“另存為”保存文件,文件后綴名為________。
(3)分析數據,進行可視化表達,并推測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①數據的可視化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和詮釋數據之間的關系、趨勢與規律等,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數據。從常用和實用的維度,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類型主要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其中________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數據背后的價值,________型則把數據簡單明了地解釋給人們(選填:探索、解釋)。數據分析類型不同可視化呈現方式也不同,如關于趨勢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比例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關系的分析,可用________類型的圖表呈現。
②學習小組選擇用網絡關系圖呈現盛唐時期詩人社會網絡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箭頭表示詩人之間的引用關系,如李白引用了賀知章,那么就有李白指向賀知章箭頭;箭頭的粗細程度則表示了詩人之間引用關系的強弱,如李白引用孟浩然的數量達4次,箭頭就要粗一些。
③觀察圖示,從繪制的盛唐的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嘗試推測哪位詩人是盛唐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請簡要闡述。(要求100字左右) ________
④通過對該項目案例的研究學習,請談談大數據對學習生活的影響。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答案】 C
【考點】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超出系統規定時間,需要重新發送驗證碼重新登錄,體現的是信息的時效性。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偽性、共享性、時效性、價值相對性、可加工處理性、載體依附性等。
2.【答案】 D
【考點】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
【解析】【解答】電子郵箱可以進行信息交流與傳輸。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電子郵箱的功能。電子郵箱是指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交流的電子信息空間,既可以為用戶提供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又能自動地為用戶接收電子郵件,同時還能對收發的郵件進行存儲,但在存儲郵件時,電子郵箱對郵件的大小有嚴格規定。
3.【答案】 B
【考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
【解析】【解答】。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片文件容量計算。圖像容量(B)=水平像素*垂直像素*量化位數/8。
4.【答案】 D
【考點】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微信、QQ、釘釘都可以傳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備忘錄可以分享文字、圖片,但是不能傳送視頻。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涉及到了常用軟件的功能。
5.【答案】 D
【考點】字符編碼
【解析】【解答】當文件的編碼方式不同時,使用不同的軟件打開可能出現亂碼。故答案選: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字符編碼的問題。
6.【答案】 C
【考點】信息技術的應用
【解析】【解答】瀏覽時產生的數據被后臺收集并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商品信息的精準推送,這是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常應用于VR游戲。微電子技術通常體現在集成電路上。自然語言理解技術(NLU)是人機對話產品中的重要一環,是指機器能夠執行人類所期望的某些語言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人與機器交流的橋梁。
7.【答案】 B
【考點】文本數據的處理
【解析】【解答】詞云是目前常用的關鍵詞可視化形式,它能直接抽取文本中的關鍵詞,并將其按照定順序和規律整齊美觀地呈現在屏幕上。關鍵詞是從文本的文字描述中提取的語義單元,可反映出文本內容的重點。詞云圖可以通過字體大小、顏色表示關鍵詞的重要程度。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可視化的應用。用詞云可視化文本數據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地了解文本的內容和特征等信息。
8.【答案】 C
【考點】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個人信息及安全防范
【解析】【解答】為了增加信息安全性,一般可對數據進行加密;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引起的數據損壞,可對數據進行備份。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的安全。大數據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大數據讓生活更便利。大數據讓決策更精準。大數據帶來新的就業需求。大數據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大數據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如信息泄露、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甚至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社會問題。用戶在網上注冊、網上購物等過程中,會留下個人信息。大數據的匯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用戶隱私數據信息泄露的風險,如何保護個人的隱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9.【答案】 (1)B
(2)C
(3)D
(4)A
(5)C
(6)B
(7)B
(8)D
(9)D
(10)B
(11)C
(12)B
【考點】算法的控制結構,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數據、知識與智慧的定義,常用標準函數
【解析】【解答】(1)”高一男生的正常體重指數為16.5~23.2“是根據數據統計分析得到的,具有意義,屬于信息。故答案選:B。
(2)知識是人類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總結的規律,關于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屬于知識。故答案選:C。
(3)應用所學知識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判斷,屬于智慧。故答案選:D。
(4)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如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故答案選:A。
(5)選項A:從數據到信息的轉化,主要理解數據間的相互聯系;選項B: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主要理解信息間的相互聯系,發現和抽象其規律;選項C:從知識到智慧的轉化,主要理解和應用知識原理與法則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該說法正確;選項D: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之間的價值變化趨勢是逐漸遞增。故答案選:C。
(6)材料三所示程序段使用了if-elif語句,主要是選擇結構。故答案選:B。
(7)float()函數作用是把數據轉換成浮點型,故答案選:B。
(8)在Python中,變量名可以包括字母、數字和下劃線,但不能以數字開頭,而且字母區分大小寫。程序運行出錯是因為變量名以數字開頭,故答案選:D。
(9)bmi=w/(h*h) 等價于 bmi=(w/h)/h 或 bmi=w/h**2,次冪運算符為**,乘號運算符為*。故答案選:D。
(10)“<”是關系運算符,“bmi<24”是關系表達式,故答案選:B。
(11)程序段中有變量w、h、bmi,故答案選C。
(12)當bmi<18.5時會輸出”偏瘦“,故”正常“情況下的條件表達式可以由原來的”18.5<=bmi <24“優化為”bmi <24“。故答案選: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概念及相互關系,以及Python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基本結構、常用函數、變量名命名規則、表達式及程序優化思想。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如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是數據、信號、消息所表示的意義。知識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對事實、信息的描述以及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為收集、加工、應用、傳播知識的能力,以及對事物發展的前瞻性看法。它是在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認識的累積,而形成的對事物的認識、遠見,體現為一種卓越的判斷力。
二、判斷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0.【答案】 正確
【考點】數字化學習的概念與特征
【解析】【解答】在信息時代,學生除常規課堂學習外,還可以高效地利用數字化工具與資源的優勢,開展自主、協作、探究學習。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字化學習。
11.【答案】 錯誤
【考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在用流程圖描述算法時,輸入、輸出框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常用的流程圖基本圖形及其功能。流程圖的基本圖形及其功能
圖形 名稱 功能
開始/結束 表示算法的開始或結束。
輸入輸出 表示算法中變量的輸入或輸出。
處理 表示算法中變量的計算與賦值。
判斷 表示算法中的條件判斷。
流程線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連接點 表示算法中的轉接。
12.【答案】 正確
【考點】大數據的概念與特征
【解析】【解答】大數據代表著信息量大、速度快、種類繁多的信息資產,需要特定的技術和分析方法將其轉化為價值。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的“大”,不僅指規模、速度和種類的特征,還意味著它超出以往常用的數據采集、組織、管理和加工等軟件的處理能力,要求新型集成技術從多元、復雜和巨量規模的數據集里洞察規律。
13.【答案】 錯誤
【考點】信息素養、網絡道德規范及法律法規,數據采集方法
【解析】
14.【答案】 正確
【考點】信息的智能化處理
【解析】
15.【答案】 正確
【考點】信息的智能化處理
【解析】【解答】圖靈測試”模型是由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提出的。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史。計算機的誕生為通過機器來模擬人類智能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圖靈對“智能測試”這一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 )。
16.【答案】 錯誤
【考點】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
【解析】【解答】13%2+7//2=1+3=4。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表達式的計算及運算符的優先級。Python算術運算符:
運算符 表達式 描述 示例 優先級
** x**y 求x的y次冪 5**2結果為25 1
* X*y 將x與y相乘 5*2結果為10 2
/ x/y 用x除以y,產生實數值 5/2結果為2.5 2
// x//y 用x除以y,取整數部分 5//2結果為2 2
% x%y 用x除以y,取余數 5%2結果為1 2
+ x+y 將x與y相加 5+2結果為7 3
- x-y 將x減去y 5-2結果為3 3
17.【答案】 錯誤
【考點】語句注釋及縮進
【解析】【解答】在Python語言環境下,For循環語句中的循環體在書寫時需要縮進,但不一定必須縮進四個空格。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書寫規范。Python是一門用空格縮進來區分代碼層次的語言,其實Python并沒有強制要求你用Tab縮進或者用空格縮進,甚至空格按幾個都沒有強制要求。但PEP8規范建議四個空格為語句的縮進塊。
18.【答案】 正確
【考點】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
【解析】【解答】for循環中 i 的取值以3為初值,2為步長,在3~9中取值,i 依次為3,5,7,9,即循環執行了4次,賦值語句s=s+i也被重復執行了4次。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中循環結構。range函數由三個參數(起始值、終值、步長值)來決定序列中元素的個數和范圍。如range(0,10,1),生成0~9這10個整數序列。若起始值缺省,則默認值為0。步長值是序列中的每個元素之間的差,若缺省,則默認值為1。例如,range(0,10,1)也可寫成range(10)。
19.【答案】 正確
【考點】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
【解析】【解答】循環要有能停止循環的語句或條件,否則會陷入死循環,可以通過強制退出語句或者能夠改變循環條件語句。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循環結構的基本語句。while循環在執行時,首先會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果條件為真,執行一次循環體,再次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果仍為真,那么再執行一次循環體,以此類推,直到條件為假時退出while語句。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0.【答案】 推理;感知;智能家居;物聯網;硬件;云計算;節能;軟件;模式識別;感測(傳感)
【考點】信息技術的應用
【解析】【解答】人工智能是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運算、感知和認知智能的技術,比如學習像人一樣進行推理思考等。材料中機器人等所具有“視覺”“觸覺”“聽覺”“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等能力,體現的是感知方面的智能發展。材料中體現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生活家居產品的結合,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各種智能家電等硬件、軟件、云計算平臺互聯,共同構成智能家居生態圈。手機APP屬于軟件程序。指紋識別利用的是模式識別技術。掃地機器人的清掃路徑是利用感測(傳感)技術進行實時感知和反饋,從而進行智能路徑規劃。故答案為:推理;感知;智能家居;物聯網;硬件;云計算;節能;軟件;模式識別;感測(傳感)。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實際應用,涉及物聯網技術、模式識別、傳感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四、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21.【答案】 (1)C;ABC;數據本地存儲;數據本地存儲或數據云存儲;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網絡數據采集法;文檔文件;結構化;關聯分析;枚舉;設計算法;高級語言;流程圖;選擇結構;countinue;解釋、注釋,方便閱讀;.py
(3)探索;解釋;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略;略
【考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大數據的概念與特征,數據采集方法,圖表實現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數據的形式,語句注釋及縮進
【解析】【解答】(1)①很多數據存儲在互聯網不同的服務器與各客戶終端,體現了大數據分布式存儲的特征,故答案選:C。
②結構化數據指的是數據在一個記錄文件里面以固定格式存在的數據。它通常包括RDD和表格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是指信息沒有一個預先定義好的數據模型或者沒有以一個預先定義的方式來組織,包括所有格式的辦公文檔、文本、圖片、XML、HTML、各類報表、圖像和音頻/視頻信息等等。半結構化數據,屬于同一類實體可以有不同的屬性,即使他們被組合在一起,這些屬性的順序并不重要。也就是它一般數據的結構和內容混在一起,沒有明顯的區分。包括日志文件、XML文檔、JSON文檔、Email等。網絡上的數據種類和格式各不一致,表明各種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共存于網絡中。故答案選:ABC。
③存儲數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數據本地存儲,一種是數據云存儲。若建議采用數據本地存儲,理由可以是方便存儲和調用分析,若建議采用云存儲方式,理由可以是存儲空間大,方便信息交流。故答案為:數據本地存儲 數據本地存儲或數據云存儲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使用爬蟲程序獲取數據采用的是網絡數據采集法。poet.txt文件是一個文本文件,即文檔文件。以固定格式存儲的數據文件即為結構化文件。故答案為:網絡數據采集法 文檔文件 結構化
①通過引用次數分析相互關系,運用的是關聯分析方法。結合題意及圖a、b可知問題解決采用的美劇算法。故答案為:關聯分析 枚舉
②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設計算法是編程的核心, 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Python屬于高級語言。圖a使用流程圖進行算法描述,且運用循環控制結構嵌套了選擇結構。如果要跳出本次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countinue語句實現跳轉。如果要退出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break語句實現強制退出。故答案為:設計算法 高級語言 流程圖 選擇結構 countinue
③程序中以“#”開頭的語句是注釋語句,其作用是解釋、注釋,方便閱讀。程序調試完成,通過“另存為”保存成Python腳本文件,文件后綴名為“.py”。故答案為:解釋、注釋,方便閱讀 .py
(3)①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類型主要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其中探索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數據背后的價值,解釋型則把數據簡單明了地解釋給人們。關于趨勢的分析,適合用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比例的分析,適合用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關于關系的分析,可用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類型的圖表呈現。故答案為:探索 解釋 分組柱形圖/堆疊柱形圖/折線圖/柱線混合圖 百分比圓環圖/餅圖/圈圖/堆疊面積圖 散點圖/雷達圖/網絡關系圖/詞云/數據地圖/動態勢力圖/3D動態顯示圖
③結合關系網絡圖進行合理分析和闡述,答案略
④結合項目展開討論,答案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數據的特征、數據存儲結構類型和存儲方式、數據采集方法、數據文件類型、算法的表示、算法基本控制結構和基本語句,以及數據可視化方式。最后2問考查學生的子女子素養和綜合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昌邑市| 元阳县| 阳谷县| 吴川市| 徐水县| 南京市| 临湘市| 文昌市| 禹州市| 婺源县| 额尔古纳市| 沙河市| 中西区| 阜城县| 安龙县| 壤塘县| 红桥区| 开平市| 和硕县| 深泽县| 射阳县| 明光市| 巴彦淖尔市| 蕉岭县| 梓潼县| 宜州市| 墨竹工卡县| 台中县| 镇坪县| 明星| 会宁县| 清涧县| 三原县| 禹州市| 丽江市| 景谷| 榆树市| 汶川县| 花莲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