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課題地球的結構單元第二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在不斷運動著。2.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科學探究目標1.能夠通過閱讀資料、觀察圖片類了解地殼運動如何引起地形變化。2.能夠制作地球結構的模型,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科學態度目標1.保持對探究地球內部構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2.樂于參與地球結構模型的制作活動,能夠與他人合作、克服困難、積極地完成制作任務。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感受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探索自然、認識自然帶來了可能與便利。重點1.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在不斷地運動著。2.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難點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動,增強學生對地球結構的感知。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聚焦、引出課題PPT出示地球的圖片并回顧上節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地球的表面,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表面與地球的構造有關。PPT出示火山口的圖片:同學們,這是火山口,看到這張圖片,你們地球內部的樣子有怎樣的猜測?同學們都說了自己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猜測,那么,地球內部結構的真實樣貌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地球的結構。出示并板書課題:地球的結構。回顧地球表面。對地球內部樣子的猜測。回顧已學知識,猜測地球內部樣子,激發學生探索地球結構的興趣。探索1.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①引導學生觀看地球內部結構的視頻,記錄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我們已經知道了地球的表面,地球內部是怎樣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地球內部結構的視頻,并記錄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②引導學生交流交流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并簡單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2.了解地殼的組成提出疑問: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地殼由不同種類的巖石組成。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哪些?提示學生:閱讀書本P24-25的資料,記錄形成地殼的巖石種類。聽到音樂聲,準備好交流。②引導學生交流: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哪些?3.了解地殼的運動提出疑惑:我們已經知道地殼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組成。那么地殼會運動嗎?引導學生觀看地殼運動的視頻,證明自己的猜測。小結: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地震和火山噴發讓我們感受到。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4.做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為了更進一步地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我們用橡皮泥來制作一個地球結構模型。出示材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①引導學生按照地球結構的模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殼三個圈層結構,從里到外逐層制作地球結構模型。同時提出問題:每層做多厚比較合理呢?提示學生:地球三個圈層中,地殼最薄,且橫向變化大,各處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地幔的厚度約為28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徑約為3400千米。與生一起規定:模型的地殼厚度約等于1毫米,地幔厚度約等于165毫米,地核厚度(直徑)約等于400毫米。提示學生:四人合作,聽到音樂聲,模型制作結束。②出示塑料刀,引導學生切開模型,觀察它的剖面。1.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①觀看視頻,記錄地球內部結構的名稱。②說出地球內部結構的名稱,由外到內:地殼、地幔和地核。并簡單說出這三層的組成和特征:地球的最外層是地殼。我們人類和千千萬萬的生物都生活在這一層。地殼由不同種類的巖石組成。各個地區,地殼的厚度都不完全一樣,大陸部分比較厚,大洋部分比較薄,平均厚度大約為17千米。地殼下方是地幔。地幔由固態的巖漿巖和變質巖組成。它的上層有部分巖石會像牙膏一樣緩慢地流動,科學家認為,這里可能就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地幔的厚度在2800千米以上,是地球圈層中最厚的一層。地核是地球的最內層,分為外核和內核,主要由鐵和鎳兩種金屬組成。地核內部的溫度非常高,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足以使金屬熔化。因此,地核的外核是高溫、濃稠的液體。而內核處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它受到壓力非常巨大,地核的內核仍然是固體。2.了解地殼的組成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簡要說一說地殼巖石的組成。閱讀資料,記錄形成地殼的巖石種類。②說出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玄武巖、浮石、花崗巖是巖漿巖;礫巖、砂巖、頁巖是沉積巖;大理巖、板巖是變質巖。3.了解地殼的運動根據自己知道的現象或依據猜測。觀看視頻,證明自己的猜測。4.做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說出算比例的方法,算出三層厚度比例:地殼:地幔:地核=17:2800:6800=1:165:400制作地球結構模型。②切開模型,觀察模型的剖面。觀看視頻,引導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突出重點。閱讀資料,了解地殼的巖石組成,突出重點。通過猜測、視頻,了解地殼在不斷地運動,突出重點。制作地球結構模型,增強對地球結構的感知,突破難點。研討引導學生研討:1.地球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2.組成地殼的巖石大致分為幾個類型?它們分別是什么?3.地球內部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有哪些現象或依據證明你的觀點?交流:地球內部結構由外到內是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的巖石大致分為三個類型,它們分別是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地球內部是運動的。比如火山噴發、地震等。研討環節是對本課內容的鞏固。板書地球的結構附課堂活動記錄單:1.寫出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2.請將形成地殼的巖石種類記錄在下面表格中。種類典型巖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聚焦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表面與地球的構造有關。聚焦火山口根據火山口的圖片,猜測:地球內部的結構是什么樣子的?地球的結構探索①觀看地球內部結構的視頻,記錄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1.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探索②交流地球的內部結構名稱,簡單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最外層是地殼。我們人類和千千萬萬的生物都生活在這一層。地殼由不同種類的巖石組成。各個地區,地殼的厚度都不完全一樣,大陸部分比較厚,大洋部分比較薄,平均厚度大約為17千米。地殼下方是地幔。地幔由固態的巖漿巖和變質巖組成。它的上層有部分巖石會像牙膏一樣緩慢地流動,科學家認為,這里可能就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地幔的厚度在2800千米以上,是地球圈層中最厚的一層。地核是地球的最內層,分為外核和內核,主要由鐵和鎳兩種金屬組成。地核內部的溫度非常高,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足以使金屬熔化。因此,地核的外核是高溫、濃稠的液體。而內核處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它受到壓力非常巨大,地核的內核仍然是固體。探索2.了解地殼的組成已知:地殼由不同種類的巖石組成。①解決疑惑: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哪些?提示:閱讀書本P24-25的資料,記錄形成地殼的巖石種類。聽到音樂聲,準備好交流。探索②交流: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哪些?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玄武巖、浮石、花崗巖礫巖、砂巖、頁巖大理巖、板巖3.了解地殼的運動探索已知:地殼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組成。疑問:地殼會運動嗎?猜一猜,并說一說依據。觀看視頻,證明你的猜測。探索小結: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地震和火山噴發讓我們感受到。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4.做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探索材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①按照地球結構的模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殼三個圈層結構,從里到外逐層制作地球結構模型。思考:每層做多厚比較合理呢?探索提示:地球三個圈層中,地殼最薄,且橫向變化大,各處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地幔的厚度約為28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徑約為3400千米。三層厚度比例計算:地殼:地幔:地核=17:2800:6800=1:165:400一起規定:模型的地殼厚度約等于1毫米,地幔厚度約等于165毫米,地核厚度(直徑)約等于400毫米。四人合作,聽到音樂聲,模型制作結束。探索②切開模型,觀察它的剖面。研討1.地球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地殼地幔地核研討2.組成地殼的巖石大致分為幾個類型?它們分別是什么?組成地殼的巖石大致分為三個類型,它們分別是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研討3.地球內部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有哪些現象或依據證明你的觀點?地球內部是運動的。火山噴發地震板書設計地球的結構地殼地幔地核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不斷地運動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地球的結構》課后練習1.填空題(1)地球內部結構由外到內分為()、()、()。(2)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3)地殼在(),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和()讓我們感受到。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2.選擇題。(1)假如把地球看成煮熟的雞蛋,那么“蛋黃”相當于是地球內部的什么結構?()A.地殼B.地幔C.地核(2)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來制作地球結構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地殼部分做得厚一點B.同心球由內到外逐層包裹C.三層厚度一樣(3)大山高低起伏,說明大山形成的原因是()。A.火山噴發巖石堆積形成B.地面強烈抖動形成C.巖石碰撞擠壓形成(4)地球的巖石和它們的形成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由此可推斷地殼是()。A.保持靜止的B.不斷運動的圖形題。(1)寫出地球內部結構的名稱。(2)畫出下面的巖層被擠壓后的樣子。《地球的結構》課后練習參考答案1.填空題(1)地球內部結構由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2)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3)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火山噴發)和(地震)讓我們感受到。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2.選擇題。(1)假如把地球看成煮熟的雞蛋,那么“蛋黃”相當于是地球內部的什么結構?(C)A.地殼B.地幔C.地核(2)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橡皮泥來制作地球結構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B)。A.地殼部分做得厚一點B.同心球由內到外逐層包裹C.三層厚度一樣(3)大山高低起伏,說明大山形成的原因是(C)。A.火山噴發巖石堆積形成B.地面強烈抖動形成C.巖石碰撞擠壓形成(4)地球的巖石和它們的形成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由此可推斷地殼是(B)。A.保持靜止的B.不斷運動的圖形題。(1)寫出地球內部結構的名稱。(2)畫出下面的巖層被擠壓后的樣子。擠壓擠壓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doc 1.2《地球的結構》課后練習.doc 1.2地球的結構.pptx Sunny Choi-I Will Stand By You.mp3 地殼的運動.mp4 地球的內部結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