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課時尊重他人案例一教學設計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素材、典故中尊重人的案例、語言和行動上尊重人的點子、有關憲法條目、教學ppt學生準備:生活中自己尊重別人的事例、自己被別人尊重的事例及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1.簡述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干,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于是,劉、關、張三人來到隆中,去了兩次,都沒遇見諸葛亮。第一次去時,諸葛亮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第二次去前打聽諸葛亮回來了,可急忙趕到諸葛亮草屋后,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孔明。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但沒有。孔明醒來,談論起國家大事。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后來興復漢室,三分天下。2.問題:同學們,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心里會有什么感受?要是你是諸葛亮,你會幫劉備嗎?為什么?(引入課題:尊重他人)【設計意圖】通過人人皆知的三顧茅廬的故事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尊重他人,體味諸葛亮被劉備尊重時的愉快、滿足、感動,推己及人,學會尊重他人。二、被別人尊重師ppt出示課本第8頁“張家明和我共同制作氣象科學小報”“爸爸媽媽尊重我報培訓班的意見”。并提出問題。生針對問題想一想、議一議。“張家明和我共同制作氣象科學小報”中,張家明做了什么,我覺得受到了尊重?(2)“爸爸媽媽尊重我報培訓班的意見”中,爸爸媽媽是怎么做的,讓我覺得很開心?問題預設:(1)張家明知識豐富但辦報和我商量,不笑話我是個外行,認真地和我探討,還信任我,讓我負責一個板塊。(2)無論內容和時間安排,爸爸媽媽都和我商量,征求我意見,包括興趣班的選擇上,都是由我試聽后做出的選擇;爸爸媽媽尊重我,體現了家庭民主、平等。過渡語:被別人尊重讓我們感到愉快、滿足、充滿價值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受到尊重的例子,請講一講。組員小組講,小組代表班級分享。感覺被別人尊重時,你會有什么表現?問題預設:心里感動;開心;愉快;陽光自信、感覺到自己很有價值……推己及人,別人也希望我們能帶給他們同樣的體驗。順勢講述教材第9頁醫生給國王看病的例子。班級討論第9頁問題。問題預設:醫生的病人在與他相處時,心情放松、精神愉悅;醫生的地位并沒有降低,反而更加受到尊重、敬重。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設計意圖】要想“被別人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所以,首先從情感上體味“被別人尊重”時精神上的愉快、滿足,充滿價值感和獲得感,體會“對方做了什么”我感覺受到了尊重,從而明白“我該怎么做”,才能讓他人也感受到尊重。尊重他人出示反例:不尊重他人(1)語言上“傷人”事例(教材第9頁活動園)(2)行動上不尊重他人事例(ppt播放圖片或視頻)①公共場所扔垃圾;②電影院里大聲接打電話;③飯店里抽煙;過渡語:以上言行都屬于不尊重人的表現。我們該如何尊重他人呢?2.語言可以體現尊重教材第10頁活動園3.尊重他人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與人交往時,謙虛有禮,平等友善,重視他人意見,關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體現。播放視頻——環衛工:我們希望得到尊重閱讀第11頁活動園“六(3)班修改并制定班規”你對班級新班規有什么看法?生討論、分享看法問題預設:新規改得好,既尊重了老師,又尊重了大家。接地氣的班規才有生命力。過渡語:尊重他人還要能夠維護他人自尊心,讓人覺得舒服學習教材第11頁閱讀角(特殊方式既教會了男青年開啟易拉罐,又沒有使他難堪。女士善意之舉維護了他自尊心)拓展事例①女王和洗手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招待印度客人,餐后印度客人把端上來的洗手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也將其喝了。大臣們見狀紛紛效仿,成為美談。②同學默默送食物曾經看到過一個一分鐘的短視頻。視頻中,下課鈴響了,就在小朋友們欣喜若狂地拿出飯盒,準備美美地吃一餐時,一個小男孩的臉上卻寫滿了失落。他打開空無一物的飯盒,又把它蓋上。心里滿是難過的他,舉起手假裝要上廁所。出了教室,她來到飲水機旁,大口大口的喝水。等到下課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回到教室,準備把空飯盒收到抽屜里。當他拿起飯盒的時候,發現飯盒比平時多了一些分量。打開飯盒后,他驚喜地發現里面充滿了食物。其實,這飯盒里有A同學給的葡萄,B同學給的面包,C同學給的火腿,D同學給的胡蘿卜……當小男孩帶著心中的疑惑,向前后左右張望,同學們都裝作什么也沒有發生,繼續吃著自己手中的食物。家境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掩人耳目,每天都帶著空飯盒來教室。班上的同學們看破不說破,在小男孩離開教室之后,偷偷地在他的飯盒里塞滿了食物。小男孩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同學們看破不說破,恰恰是為了不讓他難堪。③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設計意圖】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由此看來,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明白哪些言行易“傷人”(不尊重人),學會表達,從語言上尊重人;言行合一,更要從行動上尊重人。還要在尊重人的同時,維護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讓人覺得舒服。課堂總結板書設計:道德要求法律要求語言上行動上尊重他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第一單元第1課學會尊重第三課時尊重他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人教版)一、教學導入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干,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于是,劉、關、張三人來到隆中,去了兩次,都沒遇見諸葛亮。第一次去時,諸葛亮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第二次去前,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可急忙趕到諸葛亮草屋后,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只好怏怏而回。三顧茅廬同學們,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心里會有什么感受?要是你是諸葛亮,你會幫劉備嗎?為什么?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諸葛亮。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但被制止了。諸葛亮醒來,與三人談論起國家大事。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后來興復漢室,三分天下。二、教學過程(一)被別人尊重1.閱讀教材第8頁的兩張插圖及文字介紹在報興趣班的問題上,爸爸媽媽一直很尊重我的意見。從內容到時間安排,我們都互相商量,幾個興趣班都是我去試聽過才作出決定的。爸爸媽媽的做法讓我很開心。張家明和我共同制作氣象科學小報,他在這方面的知識很豐富。在商量小報的內容時,他一點也不笑話我的外行言論,認真地和我討論,還讓我負責一個板塊。我心里感到很舒服,覺得張家明很尊重我。今晚我要好好查資料,憲成這個任務。思考:(1)張家明做了什么,我覺得受到了尊重?(2)爸爸媽媽是怎么做的,讓我覺得很開心?2.議一議(1)張家明做了什么,我覺得受到了尊重?(2)爸爸媽媽是怎么做的,讓我覺得很開心?張家明知識豐富,但辦報時還是跟我商量,不笑話我是個外行,認真地和我探討,還信任我,讓我負責一個板塊。無論是內容還是時間安排,爸爸媽媽都和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見,在選擇興趣班時,都聽由我試聽后做出選擇;爸爸媽媽尊重我,營造了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3.悟一悟:感覺被別人尊重時,你會有什么表現?心里很感動,開心,愉快;變得陽光自信;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推己及人,別人也希望我們能帶給他們同樣的體驗。4.閱讀教材第9頁上方“醫生給國王看病”案例。古時候有個醫生。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宮給國王看病。國王說:“你給我看病,不能像看別的病人那樣。”他回答∶“請原諒,陛下!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國王。”思考:病人面對這樣的醫生有何感受?醫生的地位降低了嗎?醫生的病人在與他相處時,會心情放松、精神愉悅;醫生的地位并沒有降低,反而更加受到尊重。(二)尊重他人1.反例:(1)語言上“傷人”的事例(教材第9頁“活動園”)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不懂就自己想唄!你這智商,估計給你講你也聽不明白。(2)行動上不尊重他人的事例①公共場所扔垃圾②電影院里大聲接打電話③飯店里抽煙2.語言可以體現尊重閱讀教材第10頁“活動園”,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言。(二)尊重他人3.尊重他人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與人交往時,謙虛有禮,平等友善,重視他人意見,關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體現。(二)尊重他人環衛工:我們希望得到尊重課內案例:(1)閱讀教材第11頁”活動園”3.尊重他人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思考:你對六(3)班的新班規有什么看法?新規改得好,既尊重了老師,又尊重了大家。接地氣的班規才有生命力。課內案例:(2)閱讀教材第11頁的“閱讀角”感悟:女士用特殊的方式既教會了男青年開啟易拉罐,又沒有使他難堪。女士的善意之舉維護了男青年的自尊心。課外拓展:①女王和洗手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招待印度客人,餐后印度客人把端上來的洗手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也將其喝了。大臣們見狀紛紛效仿。下課鈴響了,就在小朋友們欣喜若狂地拿出飯盒,準備美美地吃一餐時,一個小男孩的臉上卻寫滿了失落。他打開空無一物的飯盒,又把它蓋上。心里滿是難過的他,舉起手假裝要上廁所。出了教室,他來到飲水機旁,大口大口地喝水。等到下課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回到教室,準備把空飯盒收到抽屜里。當他拿起飯盒的時候,發現飯盒比平時多了一些分量。打開飯盒后,他驚喜地發現里面充滿了食物。課外拓展:②同學默默送食物。其實,這飯盒里有A同學給的葡萄,B同學給的面包,C同學給的火腿,D同學給的胡蘿卜……當小男孩帶著心中的疑惑,向前后左右張望時,同學們都裝作什么也沒有發生,繼續吃著自己手中的食物。家境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掩人耳目,每天都帶著空飯盒來教室。班上的同學們看破不說破,在小男孩離開教室之后,偷偷地在他的飯盒里塞滿了食物。小男孩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同學們看破不說破,恰恰是為了不讓他難堪。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三、課時活動總結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由此看來,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要明白哪些言行易“傷人”,學會表達,從語言上尊重人,更要從行動上尊重人,同時要注意維護他人的自尊心,讓別人覺得舒服。板書設計尊重他人道德要求法律要求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下第1課 學會尊重 第三課時 尊重他人.doc 六下第1課 學會尊重 第三課時 尊重他人.pptx 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 包括乞丐.wmv 環衛工:我們希望得到尊重.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