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前一節學習動物體結構層次的基礎上,本節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回顧、對比、認識植物體也是通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而構成的。同時注意到構成植物體的細胞是多種多樣的,植物體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節內容雖短,但至關重要,它是后面學習植物學相關知識的一個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描述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3、區分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利用小學自然課的基礎和從生活中獲得的植物體結構的知識,通過圖片觀察對比認識植物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以及它們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一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重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分生組織的特點 難點:植物體的幾種重要組織 關鍵:對植物體結構層次的描述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回顧上節重點內容之后引出本節內容,根據圖片展示認識植物的六大器官以及各器官的作用,并在課本相關圖片部分標注各個器官的名稱。采用觀察法、對比法,圖片分析法讓學生認識植物體的各種組織以及分布,然后結合圖片實物說出它們分別是什么器官,又分別是由哪些組織構成,從而讓學生能夠自己嘗試從宏觀到微觀或從微觀到宏觀來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五、學法指導 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討交流等方式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主動探索,發現問題;互動交流,解決問題;歸納概括,培養空間想象的能力。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并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六、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關知識,包括生命的起點,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組織、器官的概念等。然后給出一些植物體的圖片,引出新課。 2、觀察思考,合作探討, (1)根據多媒體給出的圖片了解認識植物的六大器官,并討論各部分器官對于植物體生活的功能以及意義。各抒己見,不要求統一的答案,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進行思維活動。從而加深對植物體宏觀結構層次的認識。 (2)、認識植物的四部分組織以及在植物體的分布。重點掌握分生組織的概念特點以及分布,它細胞小,壁薄,核大,質濃,所以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植物體的其他三種組織也是由它分裂的細胞再產生的。之后簡單了解根尖的縱剖面以及各區的功能。 3、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根據組織以及器官的概念,回答番茄、胡蘿卜、芹菜、玉米桿分別屬于植物體的什么器官,又分別是由哪些組織構成。 (2)從宏觀到微觀或從微觀到宏觀的順序簡單闡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認同植物體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分組討論動植物體結構層次的異同點。從生命體發育的起點,組織,器官,系統等方面尋找不同,分別找人回答觀點,并給與肯定和鼓勵。 (4)解決課后習題以及練習冊相關問題。 4、總結重點,鞏固掌握 通過本節的學習應該讓學生掌握(1)植物體四大組織、六大器官的分布及作用;(2)能描述出植物體的結構層次;(3)動物體與植物體結構層次的異同點。 七、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相對簡短,知識點少,為了便于學生掌握和學習,配加了許多圖片文字以及相關問題,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也鍛煉了他們互動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六大器官到四大組織再到細胞,結合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很容易就描述出來了。不足之處,講分生組織的特點時,沒有具體圖片,其實從根尖的分生區能夠看出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核大等特點,但是沒有讓學生細看。其次給學生背記重要知識點的時間少了,只注重課后以及練習冊的練習鞏固。以后還要多從課堂中總結經驗,從其他老師那里學習經驗。努力上好每一節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生物課里培養興趣找到樂趣,積極,好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