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交通與社會變遷第13課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課標要求】認識20世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意義。【內容簡介】1.汽車、高速公路、高鐵、航運等技術的發展,把陸海交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2.飛機的發明和民航的發展,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3.交通的發展縮短了通行的時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知識清單】一、陸海交通的發展(一)汽車產業的發展1.美國:(1)時間:1908年,福特T型汽車誕生。(2)地位: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它的生產是當時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典范。(3)發展:汽車的設計越來越科學化、人性化和精細化。汽車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2.中國:(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到2018年,中國汽車年產量達2781萬輛,超過2.4億輛。(二)高速公路1.背景:汽車工業的發展推動著道路的建設,高速公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2.含義: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車道以上的公路。3.發展:(1)二戰后,高速公路在各國廣泛發展。(2)1988年,上海滬嘉高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3)2018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超過14萬千米,世界第一。(三)高速鐵路1.1964年,連接日本東京和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高鐵。2.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3.2019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數超過3.5萬千米,中國高鐵在核心技術上實現自主創新,整體技術領先世界。積極“走出去”,在眾多國家開展高鐵項目,如中國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鐵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車。(三)海上交通1.航運技術:20世紀提高(1)航海雷達的使用。(2)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2.船舶制造:呈現出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自動化和內燃化等多種趨勢。3.海底隧道:1994年,開通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和第二場的鐵路隧道,將英國和歐洲大陸更緊密聯系起來。4.中國造船業:(1)1978年前,主要為了國防建設服務。(2)1982年,中國首次按國際標準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國際造船市場。二、航空的發展(一)外國1.飛機及航線:(1)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2)1917年,美國舊金山到洛杉磯航線開通,是世界上第一條空中航線。(3)1919年,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2.飛機材質:(1)20世紀上半期,飛機材質由布質和木質變為金屬,活塞式螺旋槳飛機變為噴氣式飛機,提高了速度、載量和航距。(2)20世紀70年代,能搭載把人的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二)中國1.1950年,新中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農股份公司,開通中蘇航線和國內航線。2.2018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飛機數量、定期航線、國際航線、通航國家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等方面成就突出。三、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一)現代交通1.古代:商代驛使、清朝的快馬遞送公文。2.現代:高鐵、飛機等,使人流量和物流時間縮短,各種交通網把整個世界變成“地球村”。3.城市公共交通:19世紀開始,從公共馬車變為有軌電車、市內鐵路和公共汽車等。(二)社會生活1.交通發展促進了城市發展:(1)促進了城市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和市區面積擴大。(2)形成分工明顯的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教育區和休閑區等,使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2.交通發展促進了人們日常生活改變:(1)嚴格的交通工具時刻表,讓工業革命后建立起來的現代時間觀念更為重要。(2)工作時間制度和住宅區與工作區的分離,使人們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導致成群出行、交通擁堵等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