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去哪兒了 【學習目標】 1.能夠描述加熱時常見物質發生的狀態變化,如水蒸發、冰融化等。 2.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 3.知道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 【學習重點】 能夠描述加熱時常見物質發生的狀態變化,如水蒸發、冰融化等。 【學習難點】 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水在_______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_______。_______可以使蒸發變快。 2.水的蒸發會帶走一部分_______。 3.水蒸氣的微粒,我們肉眼_______看到。 4.加熱蠟燭和冰塊,它們受熱會_______。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是什么原因讓水消失的? 2 3 4 5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搜集資料 請你從問題銀行存折中取出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試著自己搜集材料來解決問題。 (二)理解與應用 1.冬天,我們洗的衣服干的很慢,夏天,則干的很快。請你想一想,為什么?我們應該把衣服晾曬到什么地方才能讓衣服干的很快呢? 2.夏天里,兩杯同樣多的水,一杯放在室內,一杯放在室外,哪一杯蒸發得更快一些呢?這是為什么? 3.實驗探究。 (1)室溫是_______,濕紙巾的溫度是_______,從濕紙巾中拿出后,溫度計的溫度是_______。 (2)請用本節的知識解釋下,為什么溫度計從濕紙巾中拿出后,溫度先下降再升高?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 ) 2.水在天熱時,會蒸發,天冷時,則不蒸發。( ) 3.我們用吹風機吹頭發,使頭發快速變干,是因為溫度升高和空氣流動可以加快蒸發。( ) 4.水燒開后,揭開鍋蓋冒出的“白煙”就是水蒸氣。( ) 5.日出后,陽光可以使早晨彌漫的大霧逐漸消失。(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為了讓病人體溫下降,病人發高燒時醫生會往病人身上涂抹酒精。這種方法應用的是( )的道理。 A.制冷 B.凝結 C.蒸發 2.用水在黑板上寫的字會慢慢消失,原因是( )。 A.水變成肉眼看不到的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 B.被太陽吸收了 C.被黑板吸收了 3.從泳池上岸后,會感覺到冷的原因是( )。 A.水的蒸發帶走了身體一部分的熱量 B.因為有風 C.因為天氣冷 4.在兩個同樣的盤子里倒同樣多的水,將一個盤子放在陽光下,另一個放在陰涼處,兩個盤子里的水( )。 A.同時干 B.陰涼處先干 C.陽光下先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