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麗的月球 【學習目標】 1.能根據月相的變化現象,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2.能通過觀察等方式獲取月相變化的規律及月球表面的信息。 3.能持續觀察月相變化,感受天體星球的奇妙運動,并能描述月相變化的規律。 4.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完成模擬月球“發光”的實驗。 【學習重點】 能持續觀察月相變化,感受天體星球的奇妙運動,并能描述月相變化的規律。 【學習難點】 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完成模擬月球“發光”的實驗。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月球靠反射________發亮,它與太陽相對位置不同,便會呈現出________。 2.不同日期月亮的形狀是________的,我們觀察到的月亮形狀的變化就是________的變化,________的變化周期大約是________天。 3.月球繞著________轉動,是地球的________,也是地球最近的“鄰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天體。 4.月球本身不會______,月球之所以看起來好像在發光,是因為它反射了_____的光線。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月亮形狀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搜集資料 請你從問題銀行存折中取出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試著自己搜集材料來解決問題。 (二)理解與應用 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闭媲械孛枋隽宿r歷初三月亮的形狀,那么其他時間月亮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呢? 2.月亮形狀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兩次相同月相出現相隔大約多少天? 3.月亮的表面是什么樣的呢? 4.我們知道月球本身并不發光,那么月球是怎樣發光的呢?有哪些方法可以模擬月球“發光”?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人們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 ) 2.夜空中的月亮總是像一個大圓盤。( ) 3.農歷初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 ) 4.月亮的形狀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 5.月亮形狀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 6.雖然月亮散發著皎潔的光芒,但月球本身并不能發光。(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 )與農歷三十的月亮形狀十分相似。 A.農歷初一 B.農歷初三 C.農歷十五 2.( )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A.火星 B.月球 C.太陽 3.下列關于月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月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土地 B.月球是一個發光的球體 C.月球本身不會發光 4.( )月亮的形狀彎彎的,像一把鐮刀。 A.農歷初一 B.農歷初三 C.農歷十五 5.( )月亮的形狀像一個大圓盤。 A.農歷初一 B.農歷十五 C.農歷三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