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運動與摩擦力 【學習目標】 1.知道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會發生摩擦,產生摩擦力。 2.會用墊圈數表示摩擦力的大小,物體由靜止變成運動時需要克服摩擦力。 3.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一般滾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學習重點】 認識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 【學習難點】 會用墊圈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用實驗數據證明推測。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回答問題。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______。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體由靜止變成運動時需要______。 3.安裝輪子搬運重物用的墊圈數最少,即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因此用輪子搬運重物最省力。 4.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______有關,一般滾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5.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______;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______。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什么是摩擦力? 2 3 4 5 二、搜集材料與思考探究 (一)搜集材料 查找資料,下列問題。當我們看到雄偉的古代建筑時可曾想過,古人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是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的?人們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樣才能減小這種摩擦力呢? (二)活動設計 1.模擬搬運重物的過程,將紙盒放在木板上,往托盤里逐漸增加墊圈,當紙盒開始運動時,記錄下墊圈的數量。墊圈很少時,木塊為什么不滑動呢? 2.用各種筆或筷子等作“滾木”放在紙盒下,往托盤里逐漸增加墊圈,當紙盒開始運動時,記錄下墊圈的數量。用“滾木”移動至物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3.給紙盒安上輪子,往托盤里逐漸增加墊圈,當紙盒開始運動時,記錄下墊圈的數量。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精煉反饋】 一、填空題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_____,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一種_____的力,這種力叫_____。 2.我們可以用_____來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3.氣墊船是利用_____實現懸浮的,磁懸浮列車是利用_____實現懸浮的。 二、判斷題 1.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無關。( ) 2.“輪子”改進了物體的運動方式,體現出技術的改進對人類生產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 ) 3.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需進行對比實驗。( ) 4.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 三、選擇題 1.在( )上水平拉動同樣大的木塊最省力。 A.玻璃 B.木塊 C.毛巾 2.自行車的軸承是利用( )來減小摩擦力的。 A.減輕自身質量 B.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 C.變滑動為滾動 3.下列屬于減小摩擦力的是( )。 A.擰罐頭時墊毛巾 B.給輪子的軸承加點油 C.指紋的作用 四、實驗探究 小明同學所在的四人小組做滑動摩擦力與滾動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1.使用的測力工具是_____。使用這個工具首先要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_____”位置。 2.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_____作為力的單位,作為力的單位,簡稱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3.實驗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有_____、_____等。 4.重復了三次實驗,得到了相同的數據(如上圖),請將記錄表補充完整。 估計 實際測量 輪子滾動前進時的摩擦力(正常行駛) 0.5N _____N 輪子滑動前進時的摩擦力(剎車時) 1N _____N 滑動摩擦力是滾動摩擦力的幾倍 2倍 _____倍 5.根據以上實驗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得出結論: 。 【答案及解析】 一、 1.摩擦 阻礙運動 摩擦力 2.測力計 3.反沖力 磁力 二、 1.× 解析: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省力。 2.√ 3.√ 4.√ 三、 1.A 解析:玻璃的表面最光滑,硬度也最大,所以摩擦力最小。 2.C 3.B 四、 1.彈簧測力計 0 2.牛頓 牛 N 解析: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3.(答案不唯一)接觸面的光滑程度 物體的質量 解析:本實驗為對比實驗,在改變小車的運動方式時,其他條件都要保持不變。 4.0.6 2.4 4 解析:由圖中可以直接讀取輪子滾動前進時的摩擦力為0.6N,輪子滑動前進時的摩擦力為2.4N,所以滑動摩擦力是滾動摩擦力的4倍。 5.相同質量的物體,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解析:根據以上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物體的摩擦力大小與運動方式有關,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