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自身條件。(2)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2、能力目標:(1)學會運用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提高實驗設計能力;(2)嘗試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學會計算種子的發芽率。(3)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探究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快樂,培養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增強愛護植物的情感。二、教學重點1.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2.運用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完成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三、教學難點:在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的的環境條件的探究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和實驗現象的分析。四、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世界上最大的樹》視頻,提出種子經過萌發、發育、生長可以長成參天大樹。2、問題引導,自主探究學習任務一: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1.提出問題:在什么樣的環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呢?2.作出假設:請你根據下面的圖片資料,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需要。(“春播、浸種、耕耙”三張圖片,引發思考)3.制定計劃:請思考以下問題,并參照課本91頁制定的計劃設計探究方案:①應當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每組應當有多少粒?一粒行嗎?②是否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如果需要,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應當為對照組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條件?③對每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所研究的條件外,其他環境條件是否應當與對照組相同?④每隔多長時間觀察一次?對各組實驗是否應當同時觀察?結論:分析實驗結果,說出種子萌發需要怎樣的環境條件?3、展示交流,釋疑解惑1.學生利用Ipad分組展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方案。小組之間相互評價,交流反思,補充完善。2.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裝置,進行探究。3以上問題由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根據學生的探究結果,教師點撥指導教師強調總結1:設計對照實驗,除變量不同外,其它條件要完全相同。課本所給實驗方案中對照組是2號瓶,(1、2)(3、2)(4、2)分別是一組對照實驗。2.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4、問題引導、自主探究學習任務二: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1.閱讀課本92頁,并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假如環境條件都具備了,所有的種子都可以萌發嗎?(1)干癟的種子或被蟲咬壞的種子能萌發嗎?(2)儲存時間過長或煮熟的種子能萌發嗎?(3)種子成熟后,大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才能萌發,有的需要幾周,有的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那么,正在休眠的種子能萌發嗎?2.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有哪些?5、展示交流、釋疑解惑以上問題由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針對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點撥指導,明確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6、問題引導、自主探究學習任務三,選取老師準備的各種種子,掃描二維碼查詢相關信息,設計實驗進行種子發芽率的測定,閱讀課本93頁,1.說出為什么要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怎樣測定?2.如何抽樣:農民買回一袋種子如何測定發芽率?能否用3~5粒種子或把一袋種子都用上?能否挑幾粒大的種子?3.什么叫抽樣檢測?抽樣檢測應注意什么問題?4.怎樣計算種子的發芽率?5.測定種子發芽率時,應當給種子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條件?怎樣提供這些條件?7、展示交流、釋疑解惑以上問題由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針對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點撥指導,明確如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請利用老師為大家準備的實驗器材設置實驗裝置,學生嘗試測定某種植物種子的發芽率。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撥指導五、鞏固訓練、檢測反饋六、板書設計: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1.被子植物的一生從種子的萌發開始,依次經歷了、、、、幾個階段。2.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是:、、、。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