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學黨史憶初心共筑夢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1919-1927)學習目標1、能夠通過閱讀歷史材料、歷史地圖、觀察圖畫資料,說出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國民革命等事件的具體史實,從而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來龍去脈,培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素養。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分析相關史料,從不同角度概括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意義,認識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認識國民大革命的特點和作用,培養歷史解釋素養;3、通過觀看視頻資料,了解中共成立的概況,認識中共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感悟先進知識分子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精神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梳理以下歷史事件關鍵詞,繪制時間軸。《新青年》創刊俄國十月革命“巴黎和會”國民大革命一戰中共一大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國共合作破裂簽訂“二十一條”國民黨一大課前預習效果檢測課前預習效果檢測梳理以下歷史事件關鍵詞,繪制時間軸。二十一條簽訂《新青年》創刊一戰(1914-1918)十月革命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共一大國民黨一大北伐戰爭國民大革命(1924-1927)191519171919初1919.5192119241926國共合作破裂19271918年11月11日,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學系列講話思考:學生們為什么“興奮得要瘋狂”?1918年1月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解決戰后問題的“十四點原則”,鼓吹“公平外交”,“公理戰勝強權”等,在中國引起強烈共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著巴黎和會能夠給我們一個“公理戰勝”,那曉得奢望的結果是失望。——許德珩《紀念:“五四”話北大——我與北大》思考:為什么說巴黎和會令國人失望?“公理戰勝強權”“民族自決”等名詞,呼喊得很響亮,激動了每一個青年的心弦,以為中國就這樣便宜的翻身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到一九一九年四月,這一期間學生們真是興奮得要瘋狂了。——許德珩《紀念:“五四”話北大——我與北大》學系列講話思考:巴黎和會的結果對國人的認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1919年5月4日)“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爾遜總統十四條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陳獨秀《隨感錄》1919年5月4日思考:最終青年學生們選擇了什么方式捍衛國家公理?在戰爭結束后來到上海的新時代中,苦力崛起而為這個新時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上海的新興無產階級轉入行動。急進和愛國的學生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歐內斯特.霍賽《出賣的上海灘》思考:為什么說此時的中國進入了“新時代”?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新的革命階級合作探究一:從不同角度看五四運動的影響1、自主閱讀一遍材料,思考角度;(1分鐘)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小組長做好記錄;(2分鐘)3、小組展示;(2分鐘)學系列講話合作探究一:從不同角度看五四運動的影響材料一:五四運動為中國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原先堅持資產階級思想立場和個人主義觀點的知識分子在五四運動高潮時退出了斗爭,能夠起領導作用的、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堅決的左翼知識分子轉向了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開始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準備。---安美慧《五四運動:近代中國上升的歷史拐點》材料二:“五四運動”最根本的啟蒙在于促使人民走出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思想的盲目相信和對帝國主義的樂觀幻想,標志著中國人民在政治思想上徹底醒悟。--杜利娜《“五四運動”:歷史評價與時代價值》角度一:五四運動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和中國革命進程的影響: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組織上、干部上的準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角度二:思想啟蒙:對英美列強的態度轉變,從盲目相信、樂觀幻想,到反思醒悟材料三“五四”游行的指揮者傅斯年明確說道:“若說這五四運動單是愛國運動,我便不贊一詞了;我對這五四運動所以重視的,為他的出發點是直接行動,是喚起公眾責任心的運動。------《“運動時代”的來臨:“五四”與中國政治現代性的生成》角度三: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民族意識的全面覺醒,民族凝聚力的增強;公民逐漸具備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學系列講話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出版思考:思想上“嶄新的時期”指什么?1919年《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五四之后,李大釗和陳獨秀受政府逮捕命令的威脅,1920年他們化裝成下鄉討債的商人,離開北京。途中,二人借機商討在中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新的指導思想學系列講話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的革命政黨學思之窗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必須援助工人階級,直到社會階級區分消除為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1921年)歷史縱橫黨的奮斗目標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2年)閱讀材料,對中共一大和二大黨的革命目標的變化作出歷史解釋。變化:前者以資產階級為革命對象,后者以軍閥和帝國主義為革命對象;解釋:新生的中共對中國情的認識逐漸清晰,邁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第一步。當堂訓練學系列講話中共成立后,積極投身工人運動。1922年至192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出現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這次失敗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教訓就是孤軍奮斗。因此第三次大會無論客觀上與主觀上都有加入國民黨找得政治上的同盟者的條件。——蔡和森《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思考:二七慘案給中共留下怎樣的教訓?中共采取了怎樣的對策?要想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國共合作與國民大革命——新的革命斗爭1、自主閱讀一遍材料,思考角度;(1分鐘)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小組長做好記錄;(2分鐘)3、小組展示;(2分鐘)合作探究二:國民大革命的特點和影響材料一“我們加入國民黨,但仍舊保存我們的組織,并須努力從工人團體中,從國民黨左派中,吸收真有階級覺悟的革命分子,漸漸擴大我們的組織。”----《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合作方式材料二全國性的農民運動在17個省區展開......1925年五卅運動中,上海人民不懼怕帝國主義的武力鎮壓,相繼有20余萬工人罷工,5萬多學生罷課,公共租界的商人全體罷市…---王奇山《中共早期是如何動員農民參加革命的》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隊伍小,力量有限,影響不大。而國共合作的實現為黨的活動提供了一個平臺......借助國民黨的力量,公開合法的組織工農運動,宣傳馬克思主義。----《淺析第一次國共合作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影響和啟示》合作探究二:國民大革命的特點和影響北伐戰爭形勢圖群眾基礎革命成果群眾基礎廣泛,形成多個革命階層的聯合(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黨內合作革命成果開展北伐戰爭,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中國共產黨擴大了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合作方式國民大革命的特點和影響學系列講話大屠殺統計表: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至1927年11月,共產黨員數量由大革命高潮時期的近6萬人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的破裂學系列講話1927年7、8月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共產黨必須擁有一支軍隊、一塊地盤和一個政權;換言之,必須創造一個“國中之國”。—費正清(美)《劍橋中華民國史》①中共必須獨立掌握革命的領導權;②中共必須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裝。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年)中共找到自己的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考:國民大革命失敗給中共留下怎樣的教訓?課堂學習效果檢測二十一條簽訂《新青年》創刊一戰(1914-1918)十月革命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共一大國民黨一大北伐戰爭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1924-1927)191519171919初1919.51921192419261927簡要概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時期相關史實的來龍去脈。五四運動——新的革命階級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新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新的革命政黨國共合作與國民大革命——新的革命斗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共一大.mp4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