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俄國十月革命》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2-4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2-3-8列舉實例,綜合多種因素,認識清末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2-3-9講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和專制統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3-1-1概述20世紀初世界和中國的局勢,解釋造成這種局勢的復雜因素。3-1-2簡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教學目標1.掌握20世紀初俄國進行革命的原因;掌握二月革命的基本史實;掌握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實。2.引導學生欣賞歷史圖片、文史資料。講述歷史事件經過、問題探究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掌握解決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通過討論交流,學會論從史出的論證方法和容觀地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3.懂得十月革命勝利的重要意義及對俄國和世界的影響,學習列寧的革命首創精神,認識領袖人物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難點重點:十月革命的準備,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難點:二月革命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1.你知道該漫畫諷刺哪一歷史事件嗎?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如何?有什么影響?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與俄國有什么關系?戰爭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引起了俄國的十月革命,而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戰爭的結束。活動環節一、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1.經濟方面材料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后工業發展狀況材料二:一戰前夕,各主要國家工業總產值所占比例材料一說明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了;材料二說明一戰前夕,俄國的工業發展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依然很落后。2.政治方面沙皇專制統治,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俄國在“一戰”時的狀況1914年-1917年,俄國有1500多萬人應征入伍,至1917年,約有150萬人死于戰爭,400多萬人傷殘,造成3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戰爭、破壞、饑荒造成的一切災難全都壓在勞動人民身上,莫斯科戰時主要食品價格漲了8倍半,日用品漲了11倍。因為饑荒,1916年罷工有1500起,參加人數超過100萬。農村頭5個月就有510次起義。——(蘇)明茨主編《世界通史》“一戰”使俄國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導致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過渡)人民渴望推翻專制,贏得和平與良好的待遇。二月革命從時間、地點、口號、經過、結果等梳理各個歷史要素。閱讀書本P27閱讀卡: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列寧的經歷使他萌發了民主革命思想,堅決反對俄國沙皇專制制度,從而走上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1917年4月,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使政權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指明了俄國革命的方向。歸納: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背景二、俄國十月革命時間:1917年11月(俄歷10月)領導者: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革命主力:無產階級(工人、農民)任務: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經過:1917年11月6日,列寧親自指揮起義。7日上午,彼得格勒絕大部分地區落在起義者手中,當晚,“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進攻信號,起義者攻入冬宮。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革命取得勝利。三、俄國十月革命的成果①政治: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農民的蘇維埃政府。②軍事: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③經濟:頒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給農民四、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1.改變了俄國的歷史發展方向,使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現實,,俄國進入早期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2.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3.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結束環節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1.你知道該漫畫諷刺哪一歷史事件嗎?新知導入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與俄國有什么關系?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如何?有什么影響?戰爭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引起了俄國的十月革命,而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戰爭的結束。第一框俄國十月革命一、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新知講解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后工業發展狀況種類棉紡織品生鐵熟鐵煤炭鐵路增長76%190%116%131%增加到32000千米材料二:一戰前夕,各主要國家工業總產值所占比例材料一:以上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材料一說明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了;材料二說明一戰前夕,俄國的工業發展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依然很落后。1.經濟方面俄國國內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為首的少數大地主和金融資本家緊密勾結,維護著野蠻落后的沙皇專制制度。相反人民則處于饑寒交迫之中,忍受著沉重的壓迫,暴動和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貧困的俄國農民2.政治方面沙皇專制統治,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俄國在“一戰”時的狀況1914年-1917年,俄國有1500多萬人應征入伍,至1917年,約有150萬人死于戰爭,400多萬人傷殘,造成3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戰爭、破壞、饑荒造成的一切災難全都壓在勞動人民身上,莫斯科戰時主要食品價格漲了8倍半,日用品漲了11倍。因為饑荒,1916年罷工有1500起,參加人數超過100萬。農村頭5個月就有510次起義。——(蘇)明茨主編《世界通史》沙皇政府參加一戰給俄國帶來了什么影響?“一戰”使俄國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導致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2.政治方面彼得格勒爆發全城罷工,忍無可忍的人民喊著“打到沙皇”“和平、土地、面包”等口號。人民渴望推翻專制,贏得和平與良好的待遇。新知講解時間口號地點經過結果性質1917年3月(俄歷2月)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打倒沙皇”,“土地、面包與和平”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期間,彼得格勒舉行示威游行二月革命2.政治方面全城總罷工,演變為武裝起義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所作所為繼續進行世界大戰對內不實施土地改革撲滅革命火焰拒絕8小時工作制對外人民的革命熱情再度高漲。列寧的經歷對他后來走上革命道路有什么樣的影響?列寧的經歷使他萌發了民主革命思想,堅決反對俄國沙皇專制制度,從而走上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閱讀書本P27閱讀卡: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列寧在裝甲車上發表演說“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列寧《四月提綱》1917年4月,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使政權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指明了俄國革命的方向。為什么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列寧與布爾什維克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張社會主義革命,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追求的目標也滿足工人與農民的愿望。材料:布爾什維克黨向工農大眾說明,只有拋棄臨時政府,才能實現“和平、土地、面包”的愿望。布爾什維克黨的影響日益擴大,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很多地區的蘇維埃政權。擁有8萬多名水兵的波羅的海艦隊發表聲明:“準備在彼得格勒蘇維埃的第一聲召喚下,就手執武器支援革命。1917年11月6日,列寧親自指揮起義。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歸納: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背景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依然是一個農業國家,且落后于歐美資本主義強國。沙皇專制統治,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一戰”加劇了本來就很尖銳的社會矛盾。人民渴望推翻專制,贏得和平與良好的待遇。二月革命后,臨時政府沒有滿足工人和農民的愿望,革命情緒再度高漲。列寧四月提綱的提出布爾什維克黨的影響日益擴大,并掌握了多地的蘇維埃領導權十月革命列寧親自指揮十月革命時間:領導者:革命主力:任務: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無產階級(工人、農民)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二、俄國十月革命新知講解經過:1917年11月6日,列寧親自指揮起義。7日上午,彼得格勒絕大部分地區落在起義者手中,當晚,“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進攻信號,起義者攻入冬宮。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革命取得勝利。“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為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于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21時45分,投入革命陣營的該艦官兵按照列寧的起義計劃,用炮聲發出進攻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的信號,為十月革命的勝利立下功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革命紀念物,現停在涅瓦河畔。知識鏈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為什么能夠迅速且傷亡較小地取得勝利?②俄國社會矛盾激化③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④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想一想①當時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主要武裝力量聚集在世界大戰的前線,導致鎮壓國內革命的力量薄弱。國誕生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正式開幕。會議內容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權一律轉歸當地的工兵農代表蘇維埃。蘇維埃政權隨即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家嶄新蘇維埃國家的誕生②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建議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交戰國立即停戰或開始和談,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③大會宣布成立蘇維埃政府,新政府由布爾什維克黨組建,列寧任人民委員會主席。會議三、俄國十月革命的成果①政治: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農民的蘇維埃政府。滿足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②軍事: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滿足了人民和平的愿望③經濟:頒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給農民滿足了人民對土地的愿望三、俄國十月革命的成果新知講解四、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1.改變了俄國的歷史發展方向,使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現實,,俄國進入早期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2.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3.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比較彼得格勒兩次武裝起義名稱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十月革命)性質革命任務結果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課堂小結板書設計俄國十月革命背景十月革命的主要概況影響革命時間革命經過革命結果革命成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成立蘇維埃政府退出一戰頒布《土地法令》內憂外患二月革命課堂練習1.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俄國二月革命C.俄國十月革命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俄國十月革命首先發生在( )。A.基輔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彼得格勒3.下列對十月革命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B.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CD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第一框俄國十月革命(教案).doc 第一課第一框俄國十月革命(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