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課程要求]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知識梳理】一、認識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________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2.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________的必然結果。(2)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________利益的追求。(3)________________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3.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1)積極影響:促進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2)消極影響: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________,向發展中國家轉移________和環境污染等。二、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1.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1)機遇: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____________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________,推動自身經濟發展。(2)挑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________問題,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________和風險加劇。(3)措施: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________,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________,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1)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并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________、普惠、________、共贏的方向發展。(2)要建設________、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3)完善________。【自主練習】判一判1.經濟全球化就是經濟一體化。( )2.經濟全球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 )3.經濟全球化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創造出來的。( )4.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使得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 )5.沒有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也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全球化。( )6.跨國公司的影響僅僅限于生產領域。( )7.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到處奔走,目的就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8.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害無利。( )9.貧窮弱小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面前將無所作為。( )10.完善全球治理機制需要遵循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等原則。( )11.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應該廢除。( )核心考點一 認識經濟全球化1【考點精析】1.經濟全球化的三個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區別表現某國某品牌商品由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某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等意義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能使各國的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了資本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側重生產領域交換領域融資領域聯系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必然帶來金融全球化【提醒】 (1)經濟全球化有多種表現,除上述三種主要表現外,還有風險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技術全球化等。(2)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經濟融合,目前來看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而經濟一體化只是局部區域、局部領域內的狀態和進程。2.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2)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正是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3)科學技術突破性的進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和動力。(4)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利潤的不斷追求。2【命題考向】考向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據相關數據統計,華為P30Pro手機的零部件中,來自美國的零件有15個,來自中國的零件有163個,來自日本的零件有869個,來自韓國的零件有562個。這體現了( )①中國企業處于國際產業鏈的頂端 ②生產領域的國際協作緊密 ③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獲益者 ④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向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初露端倪,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牛鼻子”,也是各國競爭新優勢的新高地。材料說明( )①科技進步促使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 ②發展數字經濟一定能完善全球治理 ③數字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培育新動能 ④數字經濟推動全球化朝著均衡方向發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向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3.[2019·江蘇卷]面對全球汽車行業的巨大創新機遇和挑戰,國內某企業以90億美元收購一家國外汽車制造巨頭,成為該家企業的最大股東,以期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材料表明( )①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載體 ②企業并購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③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居于主導地位 ④企業并購是規避國際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逐點過關】命題點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MadeinChina”處處可見。美國人一天24小時,起床的鬧鐘、上班的公文包、吃飯的桌椅、旅游的休閑鞋、孩子的玩具、拖鞋、睡衣都離不開中國制造。材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哪種表現形式( )A.生活用品全球化B.貿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生產全球化命題點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生產力因素是( )A.科學技術的進步B.全球資源配置和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C.跨國公司D.市場經濟體制的拓展和完善命題點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3.近年來,跨國公司將產品價值鏈分割為研發、設計、原材料與零部件生產、成品組裝、物流配送、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若干個獨立的環節,并將每個環節置于全球范圍內能夠以最低成本完成生產的國家和地區。這表明( )①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載體 ②跨國公司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提高 ③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威脅 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跨國投資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核心考點二 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1【考點精析】1.多角度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客觀趨勢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世界積極影響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消極影響使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消費者(勞動者)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擴大商品消費市場,促進就業,提高消費水平企業有利于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競爭優勢;有利于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對外投資國家有利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有利于擴大外需,拉動出口,提高經濟的國際競爭力2.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及措施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措施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治理2【命題考向】考向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1.近年來,受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原有比較優勢發生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外需增長放緩。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不斷強化,我國外貿適度穩定增長將會成為新常態。為有效適應新常態,我國應該( )A.降低出口商品價格,搶占國際市場B.適度縮小外貿規模,深化國際合作C.深入參與全球化進程,尋求發展新優勢D.制定國際貿易基本規則,引領發展考向二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2.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需要( )①適應經濟全球化,把握好經濟全球化方向 ②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 ③堅持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不變 ④完善全球治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逐點過關】命題點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1.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依據是( )①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②經濟全球化只有利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③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 ④市場經濟使一國無法控制本國經濟發展的趨勢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命題點二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2.當前,世界正面臨大變局,國際社會正處于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世界經濟增長依然未能開辟出一條新路,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全球仍然有數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要解決這些問題,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需要( )①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②完善全球治理,摒棄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 ③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以開辟增長源泉 ④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使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三單元 經濟全球化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第一步知識梳理一、1.生產2.(1)科技進步 (2)本國、本民族 (3)市場經濟體制3.(2)公平競爭 落后產能二、1.(1)社會生產力 市場 (2)不平衡 不確定性 (3)機遇 挑戰 2.(1)包容 平衡 (2)創新型 (3)全球治理自主練習1.提示:× 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一體化有共同遵守的協定,參加者受一體化規則的制約,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2.提示:√3.提示:× 經濟全球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4.提示:× 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5.提示:√6.提示:× 跨國公司的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7.提示:×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到處奔走,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8.提示:×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9.提示:× 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相對優勢,貧窮落后國家應該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加快發展。10.提示:√11.提示:× 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而不是廢除。第二步核心考點一2 命題考向1.解析:由題意可知,華為手機的零部件來自不同的國家,由多個國家協作完成,這表明生產領域的國際協作緊密,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②④符合題意;中國企業處于國際產業鏈的頂端與事實不符,我國并未處于國際產業鏈的頂端,①錯誤;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獲益者是發達國家,③錯誤。故本題選D。答案:D2.解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初露端倪,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牛鼻子”,也是各國競爭新優勢的新高地。這說明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①③符合題意;發展數字經濟一定能完善全球治理說法絕對,排除②;“均衡方向發展”說法錯誤,發展數字經濟也會激發公平赤字等問題,④排除。故本題選A。答案:A3.解析:本題以企業并購為背景,考查企業并購、跨國公司等知識。國內某企業收購一家國外企業,以期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這表明該企業的海外并購有利于提升其核心競爭力,也體現了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載體,①②符合題意。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并沒有居于主導地位,③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企業期望通過并購提高競爭力,沒有強調規避國際經營風險,④錯誤。答案:A3 逐點過關1.解析:材料強調的主要是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體現了貿易全球化,所以正確答案為B。A、C、D均不符合題意。答案:B2.解析: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生產力因素,尤其是信息技術在商務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市場經濟體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生產關系因素;全球資源配置和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市場因素;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答案:A3.解析:材料表明跨國公司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這表明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載體,①正確;跨國公司將產品價值鏈分割為研發、設計、原材料與零部件生產、成品組裝、物流配送、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若干個獨立的環節,表明跨國公司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提高,②正確;材料并沒有表明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威脅,③不選;④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選。答案:A核心考點二2 命題考向1.解析:不能單純依靠降低出口商品價格來搶占市場,排除A;新常態下,要擴大對外貿易而非縮小外貿規模,B錯誤;國際規則并非是由我國制定的,D錯誤;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不斷強化,我國要繼續深入參與其中,積極尋求發展新優勢,C正確。答案:C2.解析:由于缺乏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完善,③不選。答案:B3 逐點過關1.解析: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但是也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故要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①③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②錯誤;國家可以控制本國經濟發展的趨勢,④錯誤。故選A。答案:A2.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要增強經濟全球化的活力,需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①入選;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需要完善全球治理,但不是摒棄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②說法錯誤;解決“世界經濟增長依然未能開辟出一條新路”問題,需要通過創新尋找新的動能,③符合題意;使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需要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④不選。故本題選C。答案:C-10-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課程要求]明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正確理解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知識梳理】一、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1.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全方位、________、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逐步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1)繼續堅持________的基本國策,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2)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________,推動開放朝著________、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________建設。(3)要實行________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________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2.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1)既注重________、合作共贏,又強調________、自力更生。(2)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____________自主可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3)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________。二、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1.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________。(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________。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________;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________;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________。2.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1)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同世界深度________,向世界深度________。始終做________的貢獻者、________的維護者。(2)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貿易體制,反對________________,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________制定,堅持建設____________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3)共建____________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自主練習】判一判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我國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3.我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 )4.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的關系,是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5.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6.對中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只有機遇。( )7.中國的發展只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8.在新的起點,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主導者。( )9.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10.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制定全球經濟規則。( )11.共建“一帶一路”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 )核心考點一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1【考點精析】1.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基本戰略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原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開放格局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轉變方式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對外貿易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對外政策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對外投資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基本國策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目標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基本立場獨立自主防范意識貿易摩擦、經濟安全是我國前進道路上不得不應對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經濟安全的防范意識2.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的關系(1)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在本質上是統一的。(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發展本國經濟是實行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對外開放可以增強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4)兩者都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命題考向】考向一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1.[2020·全國卷Ⅱ]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累計設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自貿區),區內試行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制度,進一步放寬金融和制造業領域的市場準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自貿區成為制度創新的“高地”。設立自貿區的意義在于( )①發揮自貿區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②優化營商環境,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③探索完善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途徑 ④全面開放市場,強化競爭機制,培育中國經濟新優勢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向二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多項新技術走出國門,遍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說明( )①我國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 ②堅持自力更生、依靠自主創新,有助于提升國家對外開放水平 ③我國對外投資規模擴大,國際經濟交流合作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④經濟全球化推動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流動,有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逐點過關】命題點一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1.[2020·全國卷Ⅲ]如圖反映2018~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順差情況(本題將全球經濟體分為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美國和其他經濟體)。2018~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順差據圖可推斷出( )①中國對其他經濟體存在貨物貿易逆差 ②美國是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 ③中國貨物進口額大于出口額,且差額擴大 ④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商品增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命題點二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2.海爾集團為推動全球化品牌戰略,通過自主創新實現“防電墻”和“雙動力”技術并申請國際IEC標準。他們在美國、日本、巴基斯坦等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制造基地和貿易公司,重點發展科技、工業、貿易、金融四大支柱產業。由此可見,海爾集團推進國際化戰略( )①堅持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②堅持了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了活動空間 ③以自主創新形成全球化品牌④堅持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核心考點二 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1【考點精析】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1)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2)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3)中國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產品、更寶貴合作契機。強調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同時希望“各國的大門也對中國投資者公平敞開”。2.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1)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2)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3)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2【命題考向】考向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據統計,過去15年中國服務出口年均增長9%,高于同期全球服務出口平均增速2.9個百分點。2020年7月我國服務出口增長3.3%,這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第二次當月出口由負轉正,我國也是3月份以來全球主要服務貿易國中唯一增長的國家。由此可見( )①服務出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②中國是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③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④“走出去”戰略優化了我國的經濟布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向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2.[2020·浙江卷]肯尼亞鮮花、烏干達芒果干……隨著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式上線,只要點擊鼠標,來自非洲多國的特產最快兩天就可到達中國;非洲消費者也能在線選擇成千上萬種中國產品。這表明( )①貿易全球化離不開數字技術 ②外貿新模式促進中非經濟交往 ③經濟全球化促成數字技術大發展 ④科技進步為中非經貿往來增添新動力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逐點過關】命題點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目前,全球約20%的中間產品貿易來自中國,而且中國中間產品的供應越來越成為世界精密儀器、通信設備等領域生產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 ②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 ③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導者 ④中國是投資自由化的推動者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命題點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2.[2017·全國卷Ⅲ]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人民幣元,居世界第二位,近10年平均增幅超過25%。中國對外投資蓬勃發展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減少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降低匯率風險 ②促進投資對象國的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 ③推進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市場一體化發展 ④實現中國企業“走出去”,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第一步知識梳理一、1.寬領域 (1)對外開放 (2)發展方式 優化結構 貿易強國 (3)高水平 國際產能2.(1)對外開放 獨立自主 (2)關鍵核心技術 (3)對外開放二、1.(1)受益者 (2)貢獻者 啟示 機遇 動力2.(1)互動 開放 全球發展 國際秩序 (2)多邊 貿易保護主義 規則 開放型世界 (3)“一帶一路”自主練習1.提示:× 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提示:√3.提示:√4.提示:× 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5.提示:√6.提示:× 機遇與挑戰并存。7.提示:× 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8.提示:× 在新的起點,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9.提示:√10.提示:×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11.提示:× 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第二步核心考點一2 命題考向1.解析:“區內試行貿易……產權保護制度”表明設立自貿區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故②正確。“自貿區成為制度創新的‘高地’”表明設立自貿區是探索完善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途徑,故③正確。在我國,從所有制結構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從產業結構看,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故①錯誤。“全面開放市場”的說法不符合題干信息“進一步放寬金融和制造業領域的市場準入”,也不符合我國實際,故④錯誤。答案:C2.解析:我國“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說法錯誤,①不選;材料說明堅持自力更生、依靠自主創新,有助于提升國家對外開放水平,②正確;材料沒有說明我國對外投資規模擴大,③不選;我國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和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這說明經濟全球化推動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有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④正確。答案:C3 逐點過關1.解析:順差意味著出口大于進口。從圖中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均出現順差,且與2018年相比,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的順差擴大,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的順差縮小。根據題中的關鍵信息“本題將全球經濟體分為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美國和其他經濟體”可計算得出,2018年和2019年中國對其他經濟體的貨物貿易呈現逆差狀態,①正確。2018年和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順差分別為23303億元、29180億元,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順差分別為21408億元、20411億元,因此美國是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②正確。順差意味著出口大于進口,2018年和2019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均是順差,且順差擴大,③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與2018年相比,2019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順差擴大,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商品可能減少了,④不選。答案:A2.解析: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海爾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沒有涉及“引進來”,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答案:A核心考點二2 命題考向1.解析:過去15年中國服務出口年均增長9%,高于同期全球服務出口平均增速2.9個百分點,我國也是3月份以來全球主要服務貿易國中唯一增長的國家,表明中國是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貢獻者,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②③符合題意;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不是服務出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優化了我國的經濟布局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④不選。故本題選C。答案:C2.解析: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舉辦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創新了對外貿易的方式,為中非經貿往來增添了新動力,促進了中非貿易發展,②④符合題意。數字技術發展有利于進一步促進貿易全球化,而不是貿易全球化一定離不開數字技術,①錯誤。材料指向互聯網數字技術發展對中非貿易的促進作用,沒有強調經濟全球化促進數字技術的發展,③不符合題意。答案:D3 逐點過關1.解析:目前,全球約20%的中間產品貿易來自中國,而且中國中間產品的供應越來越成為世界精密儀器、通信設備等領域生產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中國的對外貿易結構在不斷優化,①②符合題意;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積極參與者、貢獻者,而不是主導者,③錯誤;材料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情況,不體現中國的對外投資情況,④排除。故本題選A。答案:A2.解析:對外投資是“走出去”的具體形式,對我國而言,對外投資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對投資對象國來說,會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②④入選;對外投資與外匯儲備的規模、匯率風險無關,①不選;③錯在“一體化”。答案:C-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屆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6走進經濟全球化學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docx 2022屆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7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學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