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政治學科導學案 課題: 9.1科學立法 課型:新授課 編制人: 審稿: 日期: 【學習目標】 (1)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 (2)理解科學立法的標準。 (3)理解怎樣堅持科學立法 【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 2.教學難點:理解科學立法的標準,理解怎樣堅持科學立法。 【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當堂反饋】 模塊 自學內容 學法指導 隨堂筆記 互動展示 知 識 點 梳 理 (要熟記課本重點知識,加深理解,注意運用) 一.科學立法的內涵 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① 。 科學立法的核心和關鍵:核心就是要尊重和體現② 的客觀規律, (關鍵)不斷提高法律的③ 。 科學立法的原則: 立法方向:體現我國社會主義④ ,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障人民各項權利。 具體要求:立法要符合我國的⑤ 和歷史傳統,要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相適應,制定出適合中國的良法。 立法實效:科學立法符合⑥ 和實際,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具體要求:完善立法體制機制,使每項立法都能科學合理地規范⑦ 的權力與責任、規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使法律符合⑧ 的需求。 立法必須遵循⑨ 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術,努力實現立法過程的科學化。要明確劃分不同法律關系的調整⑩ ,形成符合國家發展目標的法律體系。 推進科學立法 自主探究二: 廣東省在立法機制創新方面進行了很多具有開創性的嘗試。1999年9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就《廣東省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條例(修正草案)》舉行了國內首次立法聽證會。此舉被稱為我國立法民主化、公開化的一個標志性事件。經過不斷探索,廣東省的立法聽證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都可以向省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聽證建議,發起立法聽證。除充分運用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面談、問卷調查、座談會、聽證會等形式外,立法機關還積極探索通過新型社交媒體等渠道,進一步增強參與的便捷性,力求通過廣泛聽取社情民意,找到立法的“最大公約數”。 [探究任務]1. 怎樣堅持科學立法? 1.科學立法要做到① 。 依法立法的內涵:在② 的軌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在我國,憲法和立法法是國家機關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③ , 科學立法的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都應當按照法定職權、依據④ 開展立法工作。 2.科學立法要充分發揚民主。 內涵:必須堅持⑤ ,廣開言路,集思廣益。 具體要求:要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⑥ ,開展立法協商,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拓寬公民⑦ 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科學立法要合理設定⑧ 、權力與責任。 具體要求:應在立法中客觀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確認和保護,做到⑨ 相統一、相對應。立法還要科學合理地配置⑩ ,根據國家治理需求,授予國家機關必要的權力,并對其加以制約,明確權力行使不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課 堂 練 1.在 2019 年 8 月 21 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建立發言人機制舉行第一次記者會,通報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的情況。立法要征求意見,主要說明( ) A.我國堅持依法立法 B.合理設定權利義務 C.我國堅持民主立法 D.科學配置權力責任 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下列選項中符合科學立法內涵的是( ) ①立法要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相適應 ②要從國情和實際出發,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③滿足全體公民的需求,使法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④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為切實保證疫苗安全、有效和規范接種,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19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眾意見,公眾可通過中國人大網發表意見和建議。讓公眾參與疫苗管理立法( ) ①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 ②是國家履行專政職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體現 ③有利于立法匯聚民智、體現民意,更好尊重和保護人權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權,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行政決策程序立法能規范行政行為,規定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的方式、過程、步驟、時限,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關系。在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相繼出臺后,立法機構將統一行政程序立法提上日程勢在必行。由此可見,行政決策程序立法( ) A.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B.是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公信力的要求 C.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 D.有利于規范行政機關的權力和責任 5.2019年5月30日,A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征求意見座談會。關于科學立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科學立法要求構建科學的立法體制 ②立法有賴于科學的立法程序實現過程科學 ③讓人民享有立法權參與立法工作 ④立法尊重了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就能科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被授予地方立法的城市,需要通過科學立法,對“特事特辦”“怎么方便怎么干”“為了趕時間闖紅燈” 等慣性思維加以規制。 為此,某市成立了專門機構,建立專家智庫,以“立法精細化”為準則,結合地方實際探索制定立法立項的準入標準。這說明立法要( ) ①遵循立法程序,健全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機制 ②審慎行使權力,實現權力共享 ③建立科學的立法體制機制,保障立法的科學性 ④堅持全面規范、公開透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后作業 1整理筆記 2.完成校本學案9.1 課前預習參考答案 一.①科學立法 ②社會發展 ③質量 ④國家性質 ⑤政治制度 ⑥國情 ⑦國家機關 ⑧社會發展 ⑨法律體系 ⑩對象和界限 二.①依法立法 ②法治 ③法律依據 ④法定程序 ⑤民主立法 ⑥溝通機制 ⑦有序參與立法 ⑧權利與義務 ⑨權利與義務 ⑩權力與責任 自主探究二: 1.(1)科學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軌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規范性文件。在我國,憲法和立法法是國家機關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據,所有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都應當按照法定職權、依據法定程序開展立法工作。 (2)科學立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必須堅持民主立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要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開展立法協商,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3)科學立法要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應在立法中客觀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確認和保護,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對應。立法還要科學合理地配置權力與責任,根據國家治理需求,授予國家機關必要的權力,并對其加以制約,明確權力行使不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