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校本化資料 考前一周自主復習政治(7)基礎知識回顧(一)文化生活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及意義是什么?(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是什么?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留和發展。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加以改造或剔除。3.)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2)二者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繼承對傳統文化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同時,又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3)文化傳承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3、文化創新的意義(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創新,是適應社會實踐的需要創建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更好地為社會實踐服務。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3)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不斷繁榮和發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斷前行的文化創新之旅。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4、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創新的動力。新的文化形態的誕生,舊的文化形態的消亡,先進文化的發展,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的。5.創新與繼承的關系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一方面,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就會失去根基。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就會陷入“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固守傳統否定創新就會導致“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錯誤傾向。6. 創新與借鑒、融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的必然要經歷的過程。②在此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國外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在學習、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7.(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①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的錯誤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傾向。②克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即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文化創新,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大膽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向前發展。8、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意義(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主要措施)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⑤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⑥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9.發展先進文化內涵發展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0、發展先進文化必須大力發展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原因: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這是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發揮我國巨大人力資源的優勢,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提高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根本途徑;是加快牛產力發展的根本保證;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根本大計。基本要求:第一、必須把教育擺在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第二,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力量;科技革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基本要求:第一,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第三,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科學氛圍。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二)國家和國際組織1.理解國際組織的作用(1)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國際組織以自己的名義開展活動,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行為主體。國際組織可以促進主權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交流、協調、合作,調停和解決國際政治沖突和經濟糾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2)國際組織的消極作用: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務受諸多因素制約,有其局限性。當成員之間的矛盾激化時,國際組織的能力就受到影響。一些大國依仗實力,控制國際組織,使之成為其推行強權和霸權的工具。2.分析美國兩黨制的實質(1)(本質沒有區別)美國兩黨在意識形態、階級基礎方面,沒有本質區別。它們都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和意志,都贊同美國現行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都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2)(在一些具體議題上的政策和主張有明顯的區別)民主黨和共和黨在一些具體議題上的政策和主張,雖有明顯差別,但這些政策上的差別,不過是充當著使兩黨制得以運行的基礎。其結果是互相牽掣,避免任何一方走向極端,背離美國的基本價值觀。(3)(兩黨競選的實質)①在選舉中,兩黨為爭奪民眾,不得不競相提出符合選民利益的政策主張,客觀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渠道。但實質上,兩黨制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相互監督和制衡的機制保障。在施政過程中,由于有在野黨的監督和制約,執政黨一般不敢過分濫用權力。②美國的競選是有錢人的權力游戲,有權人的金錢游戲。(4)美國兩黨制的階級實質: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政黨制度,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一項政治制度。3.分析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利弊及實質(1)三權分立制的含義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均衡,按照這種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來組織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被稱為“三權分立制”。(2)積極作用(利):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3)階級局限性和消極作用(弊):①(局限性)由于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政權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對權力的運用施加重要影響。所謂分權與制衡,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②(效率低)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③(貫徹難)即使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也難以在政治實踐中真正貫徹。(4)三權分立制度的本質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但是,廣大勞動人民不可能在這種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4.理解美國利益集團的活動方式及其政治作用◆利益集團的政治作用(1)美國利益集團的積極作用利益集團在美國政治中起著充當公民與政府間橋梁的作用。資產階級各派及其代理人通過利益集團競爭和分享國家權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維護美國資本主義制度。(2)美國利益集團的虛偽性和消極作用:①只有少數利益集團對國家決策產生決定性作用,代表勞動人民的眾多利益集團影響力卻很小。②利益集團作為公眾參與政治的“中間人”,壟斷了公眾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③各種利益集團內部很少有什么民主機制,大都為少數人所控制。④利益集團為政府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3)利益集團機制的實質利益集團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權力。5.說明民主集中制是我國人大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1)民主集中制的含義:民主集中制原則是指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原則。(3)怎樣堅持民主集中制?①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認識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一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離開了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離開必要的集中,民主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只有在集中的指導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②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克服官僚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無政府主義兩種錯誤傾向。③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4)為什么實行民主集中制?①實行民主集中制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義國家性質決定的。②意義:是發揮人大制優越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統一人民的意見和要求統籌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協調方方面面的利益;既能保證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個國家機關分工合作,協調一致的履行職責促進國家機關合理、高效運轉;有利于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便于人民參加對國家的管理,能夠真正把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來,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動員和組織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中特社義現代化建設。版權所有:高考資源網(www.)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