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導入新課2020年9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0)》。報告指出,未成年人互聯網行為存在五點問題需要關注:(1)互聯網全面普及后,需關注城鄉使用行為差異(2)網上課堂的適用性和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3)智能化產品逐漸進入未成年人生活(4)互聯網流行文化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不容小覷(5)信息時代的家庭教育和代際關系值得關注合理利用網絡學習目標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認識網絡的兩面性,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學會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傳播網絡正能量。理性參與網絡生活01孩子們,回家后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們從大人身邊奪走了。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運用你的經驗P17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觀點?奶奶只看到了互聯網的負面影響,爸爸只看到了互聯網帶來的益處。他們都沒有正確全面地看待網絡。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應該理性、適度的使用網絡,既要認識到網絡是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又不能因沉迷網絡而忽視正常的生活。視頻材料: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互聯網上有無限的信息,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必須做出“取舍”…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網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癥,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之外的事情沒有多少興趣,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癥。網癮患者無法控制上網時間,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一旦減少或停止上網,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你能看懂漫畫的寓意嗎?網癮為網絡成癮癥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迷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沉迷于網絡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學習成績下降,受到父母的責罵和老師的批評,與現實中的朋友溝通交流少了。戒掉網癮方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暫時關閉斷掉網絡。讓父母進行監督。《救救孩子:中國“網癮少年”調查》以15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網癮成癮原因的網癮少年為案例,通過他們內心真實的表白,反映了網癮給家庭、社會造成的深刻危害。通過這些故事,讀者會有所啟迪:面臨越來越充斥著暴力、血腥和色情的游戲世界,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裂變,面對分辨能力差、深陷網癮的孩子們,家長和學校如何提供爭正確的指導教育。游戲軟件制造商、網吧老板在利益面前如何抉擇,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不沉溺于網絡1234如何做到“信息節食”?我們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我們該怎么做?說明網絡信息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因此,我們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善于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聊的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活動:“謠言”來了1.面對網絡謠言,我們應該怎么做?2.如何處理不良信息?學會辨別,不要被謠言左右,成為謠言的傳聲筒。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 ※注意信息出處,核查權威網站 ※多方驗證信息,多個途徑了解 ※理智辨別內容,多想想可能性 ※問他人辨真偽,向專家尋幫助 ※暴力色情恐怖,不聽不信不傳 ※依法行使權利,規范自身言行探究與分享P19某中學的貼吧內,一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發布了大量小林同學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顯丑化小林。照片發布后,引發了一些嘲諷小林的跟帖。你怎么看待貼吧里的這種現象?答:這種現象違背了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泄露他人隱私和惡意攻擊他人的行為。如果你是小林,你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為什么?答:不會。因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我們要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2021年7月,“噸姐”自導自演路虎堵寶馬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相關鏈接傳播網絡正能量02傳播網絡正能量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高揚主旋律。刷臉坐地鐵網上捐款網上尋人中國天眼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合理利用網絡學會“信息節食”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2020年4月25日,某轄區居民王先生到派出所報警:被“女友”騙走了30多萬元。當民警進一步向王先生了解其女友情況時,除了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名字,一個無法撥通的手機號和一個已經被拉黑的微信號,其余一無所知。王先生的遭遇提醒我們( )A.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必須遠離網絡B.要認真分析網絡信息,嚴防網絡詐騙C.網絡是自由空間,我們可以隨意發布信息D.網絡是虛擬空間,我們不能發布真實信息檢測目標B2、調查顯示當下中小學生越來越“宅”,很多人不喜歡外出與小伙伴一起活動,而是更愿意“宅”在家里,上網玩游戲、與網友聊天。對這種“網宅生活”你的看法是( )A.贊同,網絡交往是當下最佳交往方式B.不贊同,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毫無意義C.贊同,網絡交往可以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約束D.不贊同,應正確使用網絡,重視現實人際交往D3、疫情期間,網絡學習成為廣大初中學生居家學習的主要方式。某校為指導絡學習,與學生共同制定了網絡學習公約。該公約應該包含的內容有( )①不沉溺于虛擬時空,堅持生活自律②規劃網絡學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③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拒絕網絡交流④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尊重同學隱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4、網絡是一片“沒有警察、沒有等級、沒有貧賤、沒有歧視”的美妙境地。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可以( )A.盡情地宣泄心中的不快,用各種方法使自己心情舒暢B.將自己的網絡技術發揮到極致,實現隱形人的夢C.盡情嘗試網絡中的各種新鮮、刺激游戲,挑戰自我極限D.超越時空地享受網絡資源,傳播網絡文明,爭做合格網民D5.當前,一些人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進行人身攻擊,不僅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社會安定,也為公眾帶來巨大困擾,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相應的處罰。這告訴我們()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②網絡具有消極作用,我們應拒絕使用網絡③網絡交往要恪守道德④上網時要遵守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網絡生活新空間-合理利用網絡.pptx 2021年7月,“噸姐”自導自演路虎堵寶馬.mp4 [第一時間]國家旅游局啟動文明旅游網絡公益行動.mp4 [視頻]觀兩會暢未來·為“十四五”建言獻策.mp4 《滾蛋吧!謠言菌》動畫宣傳片_.mp4 關注青少年網絡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mp4 學生使用智能手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