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密度學習重難點1.通過實驗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2.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單位。并會密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義;3.能運用公式及變形計算;4.能夠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同種物質,體積不同質量也不同;體積相同的質量相同。(2)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3)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同。(4)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知識點梳理二、物質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種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這個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2.密度的公式:式中的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表示密度。(1)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當質量(或體積)增大幾倍時,其體積(或質量)也隨著增大幾倍,而比值是不變的。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2)同種物質的物體,體積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即當ρ一定時,=;(3)不同物質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當V一定時,;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當m一定時,。3.密度的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單位有克/厘米3(g/cm3)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g/cm3=103kg/m3。物理意義:鋁的密度為2.7×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的鋁的質量為2.7×103kg。4.密度的特點:(1)每種物質都有它確定的密度,即對于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如:所有的鋁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論它的體積多大、質量多少,單位體積的鋁的質量是不變的;(2)不同的物質,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時習慣上講“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水的質量大于油的質量;(3)密度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運動狀態等無關,與物體的種類和物態有關,還受溫度的影響。知識點梳理三、實驗突破:測量物質的密度1.測固體物質的密度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固體的質量m;②向量筒內加入適量的水,測出此時水的體積V1;③將固體放入量筒里水中使其浸沒,測出水和固體的總體積V2;④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固體的密度ρ=。(用上述字母表示出來)2.測液體的密度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鹽水,測出體積為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④根據以上測得的數據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用上述字母表示出來)。一、命題題眼突破1.實驗原理(ρ=)。2.天平(實質為等臂杠桿)的使用和讀取。3.量筒的使用和讀取。4.實驗步驟的補充、排序、設計及改正。5.實驗表格的補充。6.計算物質的密度或寫出密度的表達式。7.m-V圖像的理解。8.誤差分析(根據ρ=可知質量、體積的測量不準確都可引起誤差)a.由質量引起的誤差[體積準確,質量偏大(偏小),密度偏大(偏小)]b.由體積引起的誤差[質量準確,體積偏大(偏小),密度偏小(偏大)]9.判斷物體是否為實心。10.實驗方案的設計、評估。11.測量特殊物質的密度。12.浮力法測密度。13.借助其他裝置測密度。三.典型例題考點1:密度概念的理解【例1】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不同的物質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圖像,比較甲、乙兩條圖線可知甲種物質的密度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種物質的密度。根據每一條圖線還可反映出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解析】運用圖像法解答問題的一般步驟是:(1)明確圖像中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分別是什么。(2)注意認清橫坐標和縱坐標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數值大小和單位。(3)明確圖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4)根據圖像對題目提出的問題作出判斷,得到結論。如圖所示:在圖像的橫坐標軸上取一個相同的橫坐標,即相同的質量m,發現V甲>V乙。根據密度的計算公式ρ=可知,質量相同時,體積越大,密度越小。故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圖像中橫軸表示物質的質量,縱軸表示物質的體積,對每一條圖像而言,物體的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由此可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變式1-1】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歸納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鋁2.7×103水銀13.6×103銅8.9×103A.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的密度大D.相同質量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答案】D【變式1-2】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體積相等時,甲的質量大B.質量相等時,乙的體積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為1.25×103kg/m3【答案】D【變式1-3】(多選)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 ) A.密度減為原來一半B.密度增為原來2倍C.密度不變D.體積減為原來一半【答案】CD【變式1-4】蠟燭在燃燒過程中,它的()A.質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B.質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C.質量變小,體積不變,密度變小D.質量、體積、密度都變小【答案】B【變式1-5】關于物質的密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由可知,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B.密度是物體的屬性,物體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種類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其大小不隨溫度、形狀、狀態的變化而變化【答案】C考點2:密度的簡單應用【例2】有四個容量均為200mL的瓶子,分別裝滿醬油、純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裝的質量最多的是(ρ醬油>ρ純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純水 B.醬油 C.酒精 D.植物油【答案】B【解析】由ρ=得:m=ρV,又因為分別裝滿,體積都等于瓶子的容積,故V相同,已知ρ醬油>ρ純水>ρ植物油>ρ酒精,所以密度大的質量大,可知醬油的質量最多,故B正確。【變式2-1】有一捆粗細均勻的銅線,其橫截面積是2.5mm2,質量為89kg,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則這捆銅線的長度為()A.4mB.40mC.400mD.4000m【答案】D【變式2-2】莆田是枇杷之鄉,旺季時果農常用枇杷釀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裝盒上標明酒的體積為500mL,那么,瓶中所裝酒的質量是多少千克?【答案】0.45kg【解析】已知酒的密度,酒的體積,由公式m=ρv可求出酒的質量。已知ρ酒=0.9×103kg/m3,酒的體積V=500mL=500cm3=500×10-6m3,則瓶中所裝酒的質量m=ρv=0.9×103kg/m3×500×10-6m3=0.45kg。【變式2-3】三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現在將質量相同的銅鐵鋁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這三個杯中,放入后液面都升到燒杯口(無液體溢出)。請問三杯液體密度最大的是(已知ρ銅>ρ鐵>ρ鋁)( )A.裝銅球的杯子B.裝鐵球的杯子C.裝鋁球的杯子D.無法確定【答案】C考點3:密度的測量【例3】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測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測量牛奶質量,用量筒測量牛奶的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②用天平測量戒指的質量,用量筒和水測量戒指的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鑒別金戒指的真偽,可以完成;③取一小段銅導線,可以測它的質量、體積,算出它的密度,但無法測銅導線的直徑、總質量,就無法得出它的長度,不能完成實驗;④鑒別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用天平測量銅球質量,用量筒和水測量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銅的密度比較,可以完成實驗;⑤先用天平測量50個大頭針的質量,求出一個大頭針的質量,再用天平測量一大堆大頭針的數量,可以完成實驗;故應選C。【變式3-1】為測出石塊的密度,某同學先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用量筒和水測石塊的體積,其過程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石塊的質量是46.8gB.石塊的體積是18cm3C.石塊的密度是2.6×103kg/m3D.若先用量筒測石塊的體積,接著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會導致測得石塊的密度偏小【答案】D【變式3-2】在“測量物質的密度”實驗中: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金屬塊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金屬塊質量m為g。(2)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放入裝有20mL水的量筒內,水面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體積V為cm3。(3)計算出金屬塊密度ρ=g/cm3。(4)實驗中所用細線會對測量結果造成一定誤差,導致所測密度值。(選填“偏大”或“偏小”)(5)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利用彈簧測力計和該金屬塊,只需增加一個操作步驟就能測出圖丙燒杯中鹽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驟是:。鹽水密度表達式ρ鹽水=(選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答案】(1)27;(2)10;(3)2.7;(4)偏小;(5)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浸沒于鹽水中,讀出示數為F;(6).【變式3-3】小剛在測量食用油密度的實驗中。,甲) ,乙)(1)將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移動____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后,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隨即在天平左盤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燒杯,在右盤中加入砝碼,并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測得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為87.8g。(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的食用油,再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中,當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質量為____g,計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為____kg/m3。(3)在(1)中測量質量前,小剛沒有調節天平平衡,這使測得的燒杯和食用油總質量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測得的食用油密度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答案】(1)水平;游碼;(2)27.0;0.9×103;(3)偏小;不變【解析】(1)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的食用油,剩余油和燒杯的總質量m剩=50g+10g+0.8g=60.8g,所以量筒中食用油的質量為m=m總-m剩=87.8g-60.8g=27.0g,食用油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3)在(1)中測量質量前,小剛沒有調節天平平衡,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這相當于天平是一個不等臂的杠桿,右側力臂大,施加在右盤的力比左盤的力小,這使測得的燒杯和食用油總質量偏小,而對量筒內食用油質量的測量無影響,測得的食用油密度不變。【變式3-4】如圖甲,是儀征捺山地質公園的“玄武石”,其內部是多孔蜂窩狀結構,該類石頭的密度為2.8~3.3g/cm3。小明想準確測出這塊石頭的密度。,甲) ,乙) (1)如圖乙,該石頭的質量為________g;他將該石頭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計算得到該石頭的密度為________g/cm3。(2)該石頭密度的測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2.4,2.62;(2)小,所測體積偏大.四.課堂訓練1.為了避免人體肩部受到傷害,專家建議人肩負的書包總質量不要超過人體質量的15%。根據建議,你估計中學生肩負的書包總質量通常不要超過() A.9tB.9kgC.9gD.9mg【答案】B2.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A.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小C.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4∶1D.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1∶4【答案】C如圖所示,由不同物質制成的甲、乙兩種實心球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A.3∶5B.5∶3C.2∶1D.3∶1【答案】D4.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得到的數據如表,根據數據繪出的圖像如圖所示,則量杯的質量與液體的密度是()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g507090110液體的體積V/cm3255075100A.30g 1.0×103kg/m3B.50g 1.0×103kg/m3C.30g 0.8×103kg/m3D.50g 0.8×103kg/m3【答案】C5.如表是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數據,分析表中的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t/℃012345678ρ/(kg·m-3)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999.85A.水在4℃時密度最大B.水的溫度在0~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C.水的溫度在4~8℃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來越小D.水凝固成冰時體積會變大【答案】D6.小紅參加了5月份的實驗操作考試。表中記錄的是小紅與其他三位同學測出的小石塊的密度(注:經查密度表可知,石塊的密度為2.50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考生小紅小滿李明張揚小石塊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實驗都失敗了,因為密度表中石塊的密度為2.50g/cm3B.只有小滿的數據可以接受,因為他的數據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數據C.只有張揚的數據不可以接受,因為他的數據偏差最大D.只要實驗操作正確,數據真實,上述數據均有效【答案】D7.小江進行了如下測量:①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m;②往燒杯中加適量水浸沒石塊,在水面位置作上標記。取出石塊,用量筒取水緩慢倒入燒杯,讓水面升至標記處,如圖所示。量筒內倒出水的體積V即為石塊的體積;③計算出石塊的密度ρ。根據以上步驟,測出的密度值會()偏大B.無偏差C.偏小D.無法確定【答案】C8.在下列橫線上填寫適當的單位。(1)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____。(2)一粒米的質量約為25____。(3)大象的質量約為2____。【答案】(1)g;(2)mg;(3)t.9.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像,根據圖像分析,密度ρ甲____(選填“>”“<”或“=”)ρ乙;質量為1.8kg乙物質的體積為____dm3。【答案】>;2.10.篆刻社團的小柯,對篆刻印章的石頭的密度進行測量,相關過程及數據如圖所示,則石頭的密度為____g/cm3。(g取10N/kg) 【答案】2.5.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小石塊,溢出水后其總質量為320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290g(不計取出石塊的過程中帶走的水)。則石塊的質量為____g,石塊的密度為____g/cm3。(ρ水=1.0×103kg/m3)【答案】30;3.某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__kg/m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體積增大了____cm3。(ρ冰=0.9×103kg/m3)【答案】2.5;50.我國名酒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曾經獲得世博會兩屆金獎。有一種精品五糧液,它的包裝盒上標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則它所裝酒的質量為____kg,將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為____g/cm3;如果用此瓶裝滿水,則總質量比裝滿酒時多____g。【答案】0.45;0.9;50.14.為了幫助家人用鹽水選種,小天從實驗室借來了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他進行了三次測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測量過程:(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移動。(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記錄下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____g。(3)再將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鹽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接下來小天稱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25.6g,則小天在這次實驗中測得鹽水的密度為____g/cm3。【答案】(1)右;(2)69.6;(3)1.1.15.一個容積V0=500cm3、質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有質量m1=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塊密度ρ石塊=2.6×103kg/m3)求:(1)瓶中水的體積V1。(2)烏鴉投入瓶子中石塊的體積V2。(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答案】(1)瓶中水的體積V1為4×10-4m3;(2)烏鴉投入瓶子中石塊的體積V2為1×10-4m3;(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為1.16kg。解:(1)V1===4×10-4m3;(2)V0=500cm3=5×10-4m3,V2=V0-V1=5×10-4m3-4×10-4m3=1×10-4m3;(3)m石=ρ石V2=2.6×103kg/m3×1×10-4m3=0.26kg,m=m0+m1+m石=0.5kg+0.4kg+0.26kg=1.16kg。3.1密度學習重難點1.通過實驗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2.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單位。并會密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義;3.能運用公式及變形計算;4.能夠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知識點梳理知識點梳理一、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同種物質,體積不同質量也不同;體積相同的質量相同。(2)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3)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同。(4)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知識點梳理二、物質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種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這個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2.密度的公式:式中的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表示密度。(1)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當質量(或體積)增大幾倍時,其體積(或質量)也隨著增大幾倍,而比值是不變的。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2)同種物質的物體,體積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即當ρ一定時,=;(3)不同物質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當V一定時,;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當m一定時,。3.密度的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單位有克/厘米3(g/cm3)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g/cm3=103kg/m3。物理意義:鋁的密度為2.7×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的鋁的質量為2.7×103kg。4.密度的特點:(1)每種物質都有它確定的密度,即對于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如:所有的鋁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論它的體積多大、質量多少,單位體積的鋁的質量是不變的;(2)不同的物質,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時習慣上講“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水的質量大于油的質量;(3)密度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運動狀態等無關,與物體的種類和物態有關,還受溫度的影響。知識點梳理三、實驗突破:測量物質的密度1.測固體物質的密度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固體的質量m;②向量筒內加入適量的水,測出此時水的體積V1;③將固體放入量筒里水中使其浸沒,測出水和固體的總體積V2;④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固體的密度ρ=。(用上述字母表示出來)2.測液體的密度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鹽水,測出體積為V;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④根據以上測得的數據計算出液體的密度ρ=(用上述字母表示出來)。一、命題題眼突破1.實驗原理(ρ=)。2.天平(實質為等臂杠桿)的使用和讀取。3.量筒的使用和讀取。4.實驗步驟的補充、排序、設計及改正。5.實驗表格的補充。6.計算物質的密度或寫出密度的表達式。7.m-V圖像的理解。8.誤差分析(根據ρ=可知質量、體積的測量不準確都可引起誤差)a.由質量引起的誤差[體積準確,質量偏大(偏小),密度偏大(偏小)]b.由體積引起的誤差[質量準確,體積偏大(偏小),密度偏小(偏大)]9.判斷物體是否為實心。10.實驗方案的設計、評估。11.測量特殊物質的密度。12.浮力法測密度。13.借助其他裝置測密度。三.典型例題考點1:密度概念的理解【例1】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不同的物質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圖像,比較甲、乙兩條圖線可知甲種物質的密度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種物質的密度。根據每一條圖線還可反映出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式1-1】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歸納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鋁2.7×103水銀13.6×103銅8.9×103A.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的密度大D.相同質量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變式1-2】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體積相等時,甲的質量大B.質量相等時,乙的體積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為1.25×103kg/m3【變式1-3】(多選)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 ) A.密度減為原來一半B.密度增為原來2倍C.密度不變D.體積減為原來一半【變式1-4】蠟燭在燃燒過程中,它的()A.質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B.質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C.質量變小,體積不變,密度變小D.質量、體積、密度都變小【變式1-5】關于物質的密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由可知,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B.密度是物體的屬性,物體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種類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其大小不隨溫度、形狀、狀態的變化而變化考點2:密度的簡單應用【例2】有四個容量均為200mL的瓶子,分別裝滿醬油、純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裝的質量最多的是(ρ醬油>ρ純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純水 B.醬油 C.酒精 D.植物油【變式2-1】有一捆粗細均勻的銅線,其橫截面積是2.5mm2,質量為89kg,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則這捆銅線的長度為()A.4mB.40mC.400mD.4000m【變式2-2】莆田是枇杷之鄉,旺季時果農常用枇杷釀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裝盒上標明酒的體積為500mL,那么,瓶中所裝酒的質量是多少千克?【變式2-3】三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現在將質量相同的銅鐵鋁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這三個杯中,放入后液面都升到燒杯口(無液體溢出)。請問三杯液體密度最大的是(已知ρ銅>ρ鐵>ρ鋁)( )A.裝銅球的杯子B.裝鐵球的杯子C.裝鋁球的杯子D.無法確定考點3:密度的測量【例3】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變式3-1】為測出石塊的密度,某同學先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用量筒和水測石塊的體積,其過程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石塊的質量是46.8gB.石塊的體積是18cm3C.石塊的密度是2.6×103kg/m3D.若先用量筒測石塊的體積,接著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會導致測得石塊的密度偏小【變式3-2】在“測量物質的密度”實驗中: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金屬塊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金屬塊質量m為g。(2)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放入裝有20mL水的量筒內,水面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體積V為cm3。(3)計算出金屬塊密度ρ=g/cm3。(4)實驗中所用細線會對測量結果造成一定誤差,導致所測密度值。(選填“偏大”或“偏小”)(5)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利用彈簧測力計和該金屬塊,只需增加一個操作步驟就能測出圖丙燒杯中鹽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驟是:。鹽水密度表達式ρ鹽水=(選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變式3-3】小剛在測量食用油密度的實驗中。,甲) ,乙)(1)將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移動____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后,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隨即在天平左盤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燒杯,在右盤中加入砝碼,并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測得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為87.8g。(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的食用油,再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中,當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質量為____g,計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為____kg/m3。(3)在(1)中測量質量前,小剛沒有調節天平平衡,這使測得的燒杯和食用油總質量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測得的食用油密度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變式3-4】如圖甲,是儀征捺山地質公園的“玄武石”,其內部是多孔蜂窩狀結構,該類石頭的密度為2.8~3.3g/cm3。小明想準確測出這塊石頭的密度。,甲) ,乙)(1)如圖乙,該石頭的質量為________g;他將該石頭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計算得到該石頭的密度為________g/cm3。(2)該石頭密度的測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課堂訓練1.為了避免人體肩部受到傷害,專家建議人肩負的書包總質量不要超過人體質量的15%。根據建議,你估計中學生肩負的書包總質量通常不要超過() A.9tB.9kgC.9gD.9mg2.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A.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小C.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4∶1D.兩物質的密度之比為1∶4如圖所示,由不同物質制成的甲、乙兩種實心球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A.3∶5B.5∶3C.2∶1D.3∶14.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得到的數據如表,根據數據繪出的圖像如圖所示,則量杯的質量與液體的密度是()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g507090110液體的體積V/cm3255075100A.30g 1.0×103kg/m3B.50g 1.0×103kg/m3C.30g 0.8×103kg/m3D.50g 0.8×103kg/m35.如表是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數據,分析表中的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t/℃012345678ρ/(kg·m-3)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999.85A.水在4℃時密度最大B.水的溫度在0~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C.水的溫度在4~8℃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來越小D.水凝固成冰時體積會變大6.小紅參加了5月份的實驗操作考試。表中記錄的是小紅與其他三位同學測出的小石塊的密度(注:經查密度表可知,石塊的密度為2.50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考生小紅小滿李明張揚小石塊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實驗都失敗了,因為密度表中石塊的密度為2.50g/cm3B.只有小滿的數據可以接受,因為他的數據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數據C.只有張揚的數據不可以接受,因為他的數據偏差最大D.只要實驗操作正確,數據真實,上述數據均有效7.小江進行了如下測量:①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m;②往燒杯中加適量水浸沒石塊,在水面位置作上標記。取出石塊,用量筒取水緩慢倒入燒杯,讓水面升至標記處,如圖所示。量筒內倒出水的體積V即為石塊的體積;③計算出石塊的密度ρ。根據以上步驟,測出的密度值會()偏大B.無偏差C.偏小D.無法確定8.在下列橫線上填寫適當的單位。(1)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____。(2)一粒米的質量約為25____。(3)大象的質量約為2____。9.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像,根據圖像分析,密度ρ甲____(選填“>”“<”或“=”)ρ乙;質量為1.8kg乙物質的體積為____dm3。10.篆刻社團的小柯,對篆刻印章的石頭的密度進行測量,相關過程及數據如圖所示,則石頭的密度為____g/cm3。(g取10N/kg) 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小石塊,溢出水后其總質量為320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290g(不計取出石塊的過程中帶走的水)。則石塊的質量為____g,石塊的密度為____g/cm3。(ρ水=1.0×103kg/m3)某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__kg/m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體積增大了____cm3。(ρ冰=0.9×103kg/m3)我國名酒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曾經獲得世博會兩屆金獎。有一種精品五糧液,它的包裝盒上標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則它所裝酒的質量為____kg,將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為____g/cm3;如果用此瓶裝滿水,則總質量比裝滿酒時多____g。14.為了幫助家人用鹽水選種,小天從實驗室借來了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他進行了三次測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測量過程:(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移動。(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記錄下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____g。(3)再將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鹽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接下來小天稱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25.6g,則小天在這次實驗中測得鹽水的密度為____g/cm3。15.一個容積V0=500cm3、質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有質量m1=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塊密度ρ石塊=2.6×103kg/m3)求:(1)瓶中水的體積V1。(2)烏鴉投入瓶子中石塊的體積V2。(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密度 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訓練(華師大版)(學生版).docx 3.1 密度 2020-2021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聚焦課本培優訓練(華師大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