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初三社會政治中考模擬試題(七)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2012年2月1日,新華社授權播發《關于_▲ 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的連續第9個關注“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 )A.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B.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C.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D. 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2.右圖中,甲、乙、丙、丁均為大西洋兩側的陸地,則乙是( )A.非洲 B.北美洲 C.歐洲 D.南美洲3.連續三年干旱,云南再次喊渴.其自然原因是( )①水利建設滯后 ②年降水量持續偏少 ③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 ④農業用水量大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8、19世紀英、法、美等國家相繼完成了政治、經濟上的革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經濟迅速發展,然而他們的發展卻對中國帶了來一場噩夢,此后中國人民在黑暗中不斷抗爭、探索……。據此回答4-8 題4.英、法兩個歐洲國家的發展道路有許多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②同時開始了工業革命③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勝利 ④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兩次工業革命不但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且造就了許多新職業。下列職業人員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紡織工人—電腦老師—汽車駕駛員 B.汽車駕駛員—紡織工人—電腦老師C.汽車駕駛員—電腦老師—紡織工人 D.紡織工人—汽車駕駛員—電腦老師6.清政府被迫簽訂的某一不平等條約中規定:“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边@一條款出現在 事件以后(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中國的近代化過程,也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之路的過程。下列事件與學習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br/>①洋務運動—科技 ②戊戌變法—軍事 ③辛亥革命—政治 ④新文化運動—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幅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 )A.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B.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C.是一次全國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D.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論語》中的一句,它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 )①理解至上,善待他人?、趽Q位思考,替對方設身處地著想③遷就他人,成人之美 ④尊重他人,寬待他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0.2011年5月,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酒駕駛造成4車追尾事故,構成危險駕駛罪,被判拘役六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這一案例說明( )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均應受刑罰處罰?、谶`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前提?、鄯擅媲叭巳似降取、苄塘P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結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12年1月,是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20周年。20年前,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邁著蹣跚的步伐,帶著子孫登上列車,縱貫整個中國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深圳,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改革的膽子要大一些。據此回答11-12題:11.有關深圳的表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部季風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B.是廣東省行政中心C.是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 D.實行資本主義制度12.20年前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 )A.使鄧小平成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B.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C.使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新階段 D.確立了經濟建設這一個中心工作13.今年3月12日植樹節,我校開展了“認養綠地”、“少用紙巾,多用手帕”等活動,學校開展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 )①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②提高參與環保積極性③提升自身環保意識④培養市場經濟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2年2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和著名建筑與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設立最高科技獎是因為( ?。?br/>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當前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 ③科技創新能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④科學技術是民族振興的基石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12年3月,蘭溪團市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等部門在全市開展了“學習雷鋒,比成績,比貢獻”和“尋找身邊的雷鋒”等活動。令我們感動的有離休干部姜紀欽累計為困難群體捐贈3.2萬元,熱心市民葉小鋼曾3次跳入蘭江救落水兒童……據此回答15-16題:15.蘭溪市開展的“學習雷鋒,比成績,比貢獻”活動有利于( )①為蘭溪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 ②提高蘭溪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③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④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象姜紀欽、葉小鋼等這些我們身邊的“雷鋒”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 )①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③履行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責任 ④具有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48分)17.(8分)材料一:見右圖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會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 胡錦濤說,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增進政治互信,擴大交流合作,共同開創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新局面。材料三:據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洪磊說:日方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采取的任何單方面舉措都是非法和無效的。無論日方對釣魚島附屬島嶼命什么名,都絲毫改變不了這些島嶼屬于中國的事實。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回答:中國、日本共同瀕臨的大洋是 ,浙江金華位于日本的 方向,你判斷的理由是 。(3分)(2)中日兩國隔什么海相望?浙江省和日本也都因為水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特色,請說出浙江省太湖流域的生活特色是什么?(2分)(3)我國政府既嚴正抗議日本非法活動,又重視穩定中日關系。這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對外政策?(1分)(4)早在19世紀,日本就曾染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2分)18.(8分)材料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后來,孫中山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是辛亥革命志士丘逢甲誕辰147周年紀念日,來自臺灣、北京、廣州等兩岸的近百名專家學者相聚丘逢甲家鄉廣東蕉嶺,緬懷革命志士,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提出要弘揚他“振興中華、統一中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材料三:3月6日下午,臺籍全國政協委員石四箴在臺盟駐地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在采訪的最后,石委員向記者提到,“希望隨時都能回到故鄉臺南住一住”。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的革命綱領反映“民生”思想的內容是什么 而真正實現這一“民生”愿望的歷史事件又是什么 (2分)(2)有人說:孫中山是中國的伏爾泰。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在中國近代思想發展方面的主要貢獻有哪些?(2分)(3)石委員說,“希望隨時都能回到故鄉臺南住一住”。表達了海峽兩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我們對這一“心愿”充滿信心,你認為“信心”的最重要來源是什么?(2分)(4)結合材料說說“緬懷革命志士,紀念辛亥革命百年?!庇惺裁船F實意義?(2分)19.(8分)八年級學生小勇跟隨父母從安徽轉學來到寧波,以下是小勇與老家同學的通信記錄。【信件一】:剛到新班級,有同學笑話我的普通話帶有家鄉味,我很難過。但我想,我又不是什么都差,我數學好,上課愛思考,還經常幫助同桌,老師夸我是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前不久,在市青少年創新大賽中,我發明的音樂跳跳器獲得了一等獎,還申請了專利。(1)小勇的哪些權利得到了尊重? (2分)【信件二】:某天放學路上,同班同學小亮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飛快駛來,我趕緊跑過去把他攙扶起來,躲避到人行道上,他連忙對我說謝謝。(2)小勇的行為啟示我們該怎樣做才能實現生命價值?試從心理健康角度加以分析。(2分)【信件三】:校園周邊的小餐館使用地溝油,我向工商局舉報,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3)從權利和義務關系角度分析小勇做法的正確性。(4分)20.(9分)材料一:2012年 1月5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五角大樓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題為《可持續的美國全球領導: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新軍事戰略報告。新戰略暗示美國將縮減陸軍規模,并減少在歐洲的軍事存在,轉而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材料二:2月14日習近平在華盛頓白宮會見奧巴馬時說:我希望通過此訪,促進兩國關系沿著胡錦濤主席同總統先生一道確定的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正確方向不斷向前發展。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歷史上,中國和美國都曾遭受哪一個國家的侵略和殖民統治?并分析這個國家在當時能蹂躪中美兩國的主要原因。(3分)(2)材料一中奧巴馬報告反映了美國推行怎樣的外交思想?請用相關史實來說明我們中國人民是不會畏懼包圍與遏制的。(2分)(3)今天,中美兩國共同建設“合作伙伴關系”必須堅持哪些原則?(2分)(4)結合材料分析今天中國與美國發展合作伙伴關系有什么現實意義 (2分)21.(7分)材料一:2月初IMF發布《中國經濟前景報告》,指出歐債危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威脅,將中國增速從9%調低至8.25%,歐債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正逐漸顯現。材料二:這場經濟危機對發展中國家處境尤為不利,也使我國不少沒有核心知識產權、科技水平低的中小企業面臨困難。但中國特色的“經濟模式”總體上受沖擊較小,中國經濟仍穩步、高速發展,也成了西方國家的熱門話題。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請從當今國際社會基本特征角度說說歐債危機為什么會殃及我國?這場危機使發展中國家處境尤為不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中國經濟仍穩步、高速發展,得益于中國特色的“經濟模式”,請簡要加以說明。(2分)(3)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正逐漸顯現,如與我國出現貿易爭端,應通過哪一組織來解決?對此,我國政府該怎么辦?(3分)22.(8分)材料一:浙江省海岸線6696公里,全國第一 ;可建萬噸泊位以上深水岸線506公里,約占全國的30.7﹪;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2878個,數量居全國首位;近海漁場22.27萬平方公里,可捕撈量全國第一海洋能蘊藏豐富;可開發潮汐能裝機容量占全國的40﹪;潮流能占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利用潛力巨大。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作為中國首個群島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正式寫入“十二五”規劃,規劃為舟山描繪了海洋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1)根據材料一說說設立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理由?(至少兩點)(4分)(2) 有人擔心“大開發”變成“大破壞”。請問,開發海洋經濟的前提是什么?(2分)在這個前提下,為防治海洋環境污染,應該堅持怎樣的方針政策?(2分)2012年初三社會政治中考模擬試題(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D D D A D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C B A A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48分)17、(1)太平洋 西南方 經緯網定向法(3分)(2)東海 浙江太糊流域“臨河而居” (2分)(3)對外開放(1分)(4)19世紀,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定《馬關條約》,割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 (2分)18、(1)平均地權 土地改革(2分)(2)孫中山首先提出了“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分)(3)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中國綜合國力增強(2分)(4)有利于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鼓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有利于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共同推進祖國和平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分)19、(1)受教育權、智力成果權。(2分)(2)肯定他人的價值,尊重他人的生命,當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2分)(3)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享有監督權,同時又負有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責任。(4分)20、(1)英國 英國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通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3分)(2)霸權主義 強權政治 抗美援朝戰爭(2分)(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優勢互補原則(2分)(4)有利于中美兩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2分)21、(1)經濟全球化 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2分)(2)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2分)(3)世界貿易組織 堅持本國主權,維護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3分)22、(1)⑴浙江東臨東海,沿岸有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海洋事業;符合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原則;有利于把浙江省的海洋資源優勢化為經濟優勢;優美的自然景觀,有利于發展旅游業;漁業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漁業生產;等等。(兩點就行)(4分)(2)在不損壞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發展;預防為主、全面突進、綜合治理、重點突破(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