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第四單元知識點1:物質的構成1、定義: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2、性質:(1)分子很小;(2)分子之間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4)同種分子之間有斥力,不同種分子之間存在斥力。3、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液體分子次之,固體分子之間間隙比較小。4、擴散現象說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還能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5、蒸發的微觀解釋:處于液體表面的分子由于運動要離開液面的過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越容易離開液面。6、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水蒸氣容易被壓縮,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壓縮:水蒸氣、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但水分子之間間隙差別較大,水蒸氣的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間間隙很小,所以水蒸氣易被壓縮,而水和冰不易被壓縮。(黃豆與芝麻的實驗是模擬實驗,用宏觀現象類比微觀結構,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間有間隙的結論。)【典例精講】1.下列對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紅墨水在水中能擴散,說明分子不停在做無規則運動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現象C.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答案】B【解析】A.紅墨水在水中擴散,既說明分子間有空隙,又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露是液化現象,霜是凝華現象C.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屬于擴散現象,擴散是因為分子運動緣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屬于熔化過程,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2.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斥力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B.沾在物體上的灰塵能被抖掉C.一根細鉛絲很難被拉斷D.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排斥【答案】A【解析】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選項符合題意;B.附在物體上的灰塵能被抖掉,說明引力非常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一根細鉛絲很難被拉斷,說明了分子間有引力,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排斥,是因為同名磁極相互靠近,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3.如圖所示,兩表面磨平的鉛塊緊密接觸后可吊起臺燈,這說明( )A.分子間存在斥力B.分子間存在引力C.分子間存在間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兩表面磨平的鉛塊緊密接觸后可吊起臺燈,這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故選B4.下列對表中實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ABCD實驗現象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品紅加入水中后,整個液體變紅色水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運動情況50毫升水與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毫升解釋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常溫時分子不運動,加熱時分子才運動分子間有間隙A.AB.BC.CD.D【答案】C【詳解】A、苯分子的圖象要用隧道顯微鏡才能獲得,說明了分子的體積是非常小的,故解釋正確;B、品紅加入水中會使整杯水都變紅,是因為品紅的分子運動到了水分子之中,故解釋正確;C、任何物質的微粒都是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只是在加熱的條件下,微粒的運動速度會加快,故解釋不正確;D、兩種物質混合以后總體積會小于二者的體積之和,這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微粒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隔,混合后微粒之間相互穿插滲透的原因,故解釋正確。故選C。5.下列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有(??)①放在鹽水中的雞蛋被腌咸了;②在陽光照射下,看見空氣中的塵土飛揚;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變甜;④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動A.?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都是【答案】B【解析】【分析】(1)兩種物質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2)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只要是用肉眼能夠觀察到的運動,肯定不是分子運動。【解答】①放在鹽水中的雞蛋被腌咸了,是因為鹽擴散到雞蛋中去了,故①正確;②在陽光照射下,看見空氣中的塵土飛揚,由于塵土已經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觀物體,這肯定不是分子運動,故②錯誤;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變甜,是因為糖分子和水分子發生了擴散現象,故③正確;④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動,這也是宏觀物體的運動,肯定不是分子運動,故④錯誤。因此屬于擴散現象的是①③。故選B。6.如圖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擴散,空氣不會向下方擴散B.?空氣向下方擴散,二氧化氮不會向上方擴散C.?空氣和二氧化氮將同時向對方擴散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就不會向上或向下運動了【答案】C【解析】【分析】當擴散現象發生時,兩種物質的分子都在做運動,都在不停的進入對方分子的空隙,最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據此分析即可。【解答】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上面的空氣分子向下運動,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向上運動,二者同時發生擴散現象;即使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也在不停的運動,不會靜止下來,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7.“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點實驗中,采用該方法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B.?黃豆和芝麻混合C.?氣體擴散實驗??D.?鉛柱粘合實驗【答案】B【解析】【分析】“模擬實驗”是建立物理模型,并模仿實驗中的某些條件來研究問題。【解答】酒精和水混合、氣體擴散實驗都是分子運動的結果;鉛柱粘合實驗研究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黃豆和芝麻混合研究分子有間隔實驗為模型實驗。故答案為:B。知識點2:質量的測量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質量的含義: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它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物體質量的主要單位(標準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3、單位換算: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感受質量的大小: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4Kg。4、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5、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左盤、右盤、平衡螺母、游碼、底座、分度盤、指針、橫梁標尺、砝碼及砝碼盒、鑷子。平衡螺母:用來調節天平橫梁的平衡。指針和分度盤:判斷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據指針在分度盤上左右搖擺幅度是否相等來判斷,不必等到指針完全停止擺動,只要擺動幅度相同即可。使用天平注意事項:1注意稱量值不能超過量程(最大稱量值);2瑪法不能用手直接取,應用鑷子取,稱后及時放回砝碼盒,以免生銹;3防止天平與潮濕、有腐蝕性的物體接觸;4加砝碼時要輕放輕拿。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同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再稱量)。托盤天平使用方法:調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動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游碼歸零),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零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調節平衡螺母的方法歸納為“螺母反指針法”,也就是當指針向右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調,當指針向左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調。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估計一下被測物體質量后,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向右盤中依次試加砝碼,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碼嫌多,而退出這個最小的砝碼又嫌小,這時應退出最小的砝碼,再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上。(“左物右碼”)讀數:被測物體質量=所有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刻度值。(游碼以左端刻度線為準,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收好: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0”。注:1.砝碼的規格:100g,50g,20g,10g,5g,2g,1g(每種砝碼最多兩個);2.游碼的量程=砝碼中最小的砝碼;3.稱量時,指針偏右,則減少砝碼或游碼向左移;指針偏左,則增加砝碼或游碼向右移;4.稱量時絕對不可用平衡螺母來調節平衡;5.砝碼變重(如生銹),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小;6.砝碼變輕(如磨損),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大;7.若物體錯放在了右盤,則物體質量=左盤所放砝碼總質量—游碼所示刻度值。【典例精講】1.三個試管中分別裝甲、乙、丙固體,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甲、乙、丙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關于甲、乙、丙之間的質量關系,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甲的質量大于乙B.乙的質量小于丙C.乙的質量大于丙D.甲的質量小于乙【答案】D【解析】AB.晶體熔化圖象有一段時間溫度不變,非晶體圖象隨時間增加溫度不斷上升;由圖可知,這三種物質都是晶體;熔點相同可能是一種物質,甲乙熔點相同,可能是同種物質;因為乙熔化的時間比甲長,所以乙的質量比甲的質量大。故A錯誤.B正確。CD.乙丙熔點不同,物質種類不同,所以無法從圖象中比較二則的質量關系,故CD錯誤。故選B.2.已知空氣的密度為1.29,一間普通教室內空氣的質量與下列哪個物體最接近( )A.一個蘋果B.一名中學生C.一頭牛D.一輛家用轎車【答案】C【解析】臥室的長寬高分別為4m、3m、3m,臥室中空氣的體積為V=4m×3m×3m=36m3,臥室中空氣的質量大約為m=ρV=1.29kg/m3×36m3=46.44kg.A.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0.2kg,不符合題意;B.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所以一名中學生的質量與臥室中空氣質量最接近;C.一頭牛的質量在幾百千克,不符合題意;D.一輛家用轎車在1000kg以上,不符合題意。3.托盤天平上都有游碼,當向右移動游碼時,相當于( )A.向右調節平衡螺母B.向左調節平衡螺母C.在右盤中添加小砝碼D.在左盤中添加小砝碼【答案】C【解析】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調節橫梁螺母使天平的橫梁平衡,故AB錯誤。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通過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重新平衡,根據天平的讀數規則可知,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加游碼指示的質量值,故向右移動游碼時,相當于向右盤中添加小砝碼。故C正確D錯誤。4.在實驗課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首先觀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碼為5克,接下來小米未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即開始調節平衡螺母,將天平調平衡后,在右盤加上20克砝碼,正好使天平達到平衡。此時小米的同桌小李剛從教室外回來,小李主動要求讀數,于是小李根據正常的方法讀得天平的示數為22克,則所稱物體的實際質量為(??)A.?20克????????????B.?18克?C.?22克?D.?25【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在調節天平平衡時,游碼沒有歸零,所以它的質量已經被平衡螺母平衡掉,據此分析即可。【解答】由于游碼在測量前已經離開零刻度,所以它的質量已經被平衡掉。當放上物體測量質量時,如果游碼沒有移動位置,那么它的質量就不能再計算在內,因此這個物體的實際質量就是砝碼的質量20g。故選A。5.小紅要測量一個鐵塊的質量。她向右盤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碼各一個,再向右盤中放入一個20克的砝碼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后用一個10克的砝碼將一個20克的砝碼替換下來,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鐵塊的質量在(??)?70~80克之間???????B.?80~90克之間????C.?90~100克之間??????D.?100~110克之間【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的指針偏右,說明左盤質量小于右盤;指針偏左,說明左盤質量大于右盤質量,據此分析即可。【解答】她向右盤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碼各一個,再向右盤中放入一個20克的砝碼時,指針偏右,那么說明左盤物體的質量小于砝碼的質量:50g+20g+20g=90g;然后用一個10克的砝碼將一個20克的砝碼替換下來,天平的指針偏左,說明左盤物體的質量大于右盤砝碼的質量:10g+20g+50g=80g。因此鐵塊的質量在80~90g之間。故選B。6.小科在幫媽媽剝蠶豆時,腦海中冒出有個想法——測量一粒蠶豆種子的質量。經過一番考慮,小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說明:圖甲為將蠶豆種子放入清水中,蠶豆種子下沉到容器底部。圖乙為將清水中加入適量食鹽,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蠶豆會懸浮于食鹽水中。(1)在使用天平測量食鹽水前,小科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時,發現刻度盤上的指針沒有指在中央刻度線上,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2)小科調好的天平后,稱食鹽水的質量時,在天平的右盤加了某個質量較小的砝碼后,指針稍微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答案】(1)將游碼撥回零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線上(2)砝碼取下來,撥動游碼,使天平平衡。【解析】【分析】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碼要指向紅色0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準中央刻度線;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減小。托盤天平只能稱準到0.1克。加減砝碼并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直至指針再次對準中央刻度線;???【解答】(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刻度盤上的指針沒有指在中央刻度線上應將游碼撥回零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線上;(2)稱食鹽水的質量時,在天平的右盤加了某個質量較小的砝碼后,指針稍微偏右,說明砝碼放多,應將砝碼取下來,撥動游碼,使天平平衡;故答案為:(1)游碼撥回零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線上;(2)砝碼取下來,撥動游碼,使天平平衡。7.小明同學購置了一輛折疊自行車用于上下學騎行,如圖所示。通過產品說明,他獲取到這輛折疊自行車部分技術指標,如表所示。于是他提出了兩個問題,請你解答:(已知鋁=2.7×103千克/米3、鐵=7.8×103千克/米3)(1)這輛折疊白行車車架所用鋁材的體積是多少米3?(2)如果該車車架用同體積的鐵材制成,則整車的質量變為多少千克?【答案】(1)解:由表格數據可知,鋁制車架的質量m鋁=10.8kg,由ρ=可得,車架所用鋁材的體積:V鋁==10.8kg/2.7×103kg/m3=4×10-3m3答:車架所用鋁材的體積為4×10-3m3(2)解:V鐵=V鋁=4×10-3m3m鐵=ρ鐵V鐵=7.8×103kg/m3×4×10-3m3=31.2kg車架換為鐵材增加的質量:△m=m鐵-m鋁=31.2kg-10.8kg=20.4kg此時整車的質量變為:m總′=12.8kg+△m=12.8kg+20.4kg=33.2kg。答:如果該車車架用鐵材制成,整車質量為33.2kg【解析】【分析】根據表中的數據和分析,即可求解。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第四單元知識點1:物質的構成1、定義: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2、性質:(1)分子很小;(2)分子之間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4)同種分子之間有斥力,不同種分子之間存在斥力。3、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液體分子次之,固體分子之間間隙比較小。4、擴散現象說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還能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5、蒸發的微觀解釋:處于液體表面的分子由于運動要離開液面的過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越容易離開液面。6、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水蒸氣容易被壓縮,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壓縮:水蒸氣、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但水分子之間間隙差別較大,水蒸氣的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間間隙很小,所以水蒸氣易被壓縮,而水和冰不易被壓縮。(黃豆與芝麻的實驗是模擬實驗,用宏觀現象類比微觀結構,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間有間隙的結論。)【典例精講】1.下列對日常生活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紅墨水在水中能擴散,說明分子不停在做無規則運動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現象C.廚房炒菜時,聞到菜香,是因為分子運動的緣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熱量,使氣溫降低2.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斥力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B.沾在物體上的灰塵能被抖掉C.一根細鉛絲很難被拉斷D.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排斥3.如圖所示,兩表面磨平的鉛塊緊密接觸后可吊起臺燈,這說明( )A.分子間存在斥力B.分子間存在引力C.分子間存在間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4.下列對表中實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ABCD實驗現象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品紅加入水中后,整個液體變紅色水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運動情況50毫升水與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毫升解釋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常溫時分子不運動,加熱時分子才運動分子間有間隙A.AB.BC.CD.D5.下列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有(??)①放在鹽水中的雞蛋被腌咸了;②在陽光照射下,看見空氣中的塵土飛揚;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變甜;④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動A.?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都是6.如圖所示,上、下兩個廣口瓶分別裝有空氣和二氧化氮氣體,中間用玻璃板隔開,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擴散,空氣不會向下方擴散B.?空氣向下方擴散,二氧化氮不會向上方擴散C.?空氣和二氧化氮將同時向對方擴散D.?當兩種氣體分布均勻后,分子就不會向上或向下運動了7.“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點實驗中,采用該方法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B.?黃豆和芝麻混合C.?氣體擴散實驗??D.?鉛柱粘合實驗知識點2:質量的測量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質量的含義: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它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物體質量的主要單位(標準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3、單位換算: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感受質量的大小: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4Kg。4、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5、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左盤、右盤、平衡螺母、游碼、底座、分度盤、指針、橫梁標尺、砝碼及砝碼盒、鑷子。平衡螺母:用來調節天平橫梁的平衡。指針和分度盤:判斷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據指針在分度盤上左右搖擺幅度是否相等來判斷,不必等到指針完全停止擺動,只要擺動幅度相同即可。使用天平注意事項:1注意稱量值不能超過量程(最大稱量值);2瑪法不能用手直接取,應用鑷子取,稱后及時放回砝碼盒,以免生銹;3防止天平與潮濕、有腐蝕性的物體接觸;4加砝碼時要輕放輕拿。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同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再稱量)。托盤天平使用方法:調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動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游碼歸零),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零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調節平衡螺母的方法歸納為“螺母反指針法”,也就是當指針向右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調,當指針向左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調。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估計一下被測物體質量后,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向右盤中依次試加砝碼,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碼嫌多,而退出這個最小的砝碼又嫌小,這時應退出最小的砝碼,再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上。(“左物右碼”)讀數:被測物體質量=所有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刻度值。(游碼以左端刻度線為準,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收好: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0”。注:1.砝碼的規格:100g,50g,20g,10g,5g,2g,1g(每種砝碼最多兩個);2.游碼的量程=砝碼中最小的砝碼;3.稱量時,指針偏右,則減少砝碼或游碼向左移;指針偏左,則增加砝碼或游碼向右移;4.稱量時絕對不可用平衡螺母來調節平衡;5.砝碼變重(如生銹),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小;6.砝碼變輕(如磨損),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大;7.若物體錯放在了右盤,則物體質量=左盤所放砝碼總質量—游碼所示刻度值。【典例精講】1.三個試管中分別裝甲、乙、丙固體,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甲、乙、丙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關于甲、乙、丙之間的質量關系,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甲的質量大于乙B.乙的質量小于丙C.乙的質量大于丙D.甲的質量小于乙2.已知空氣的密度為1.29,一間普通教室內空氣的質量與下列哪個物體最接近( )A.一個蘋果B.一名中學生C.一頭牛D.一輛家用轎車3.托盤天平上都有游碼,當向右移動游碼時,相當于( )A.向右調節平衡螺母B.向左調節平衡螺母C.在右盤中添加小砝碼D.在左盤中添加小砝碼4.在實驗課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首先觀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碼為5克,接下來小米未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即開始調節平衡螺母,將天平調平衡后,在右盤加上20克砝碼,正好使天平達到平衡。此時小米的同桌小李剛從教室外回來,小李主動要求讀數,于是小李根據正常的方法讀得天平的示數為22克,則所稱物體的實際質量為(??)A.?20克????????????B.?18克?C.?22克?D.?255.小紅要測量一個鐵塊的質量。她向右盤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碼各一個,再向右盤中放入一個20克的砝碼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后用一個10克的砝碼將一個20克的砝碼替換下來,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鐵塊的質量在(??)?70~80克之間???????B.?80~90克之間????C.?90~100克之間??????D.?100~110克之間6.小科在幫媽媽剝蠶豆時,腦海中冒出有個想法——測量一粒蠶豆種子的質量。經過一番考慮,小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說明:圖甲為將蠶豆種子放入清水中,蠶豆種子下沉到容器底部。圖乙為將清水中加入適量食鹽,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蠶豆會懸浮于食鹽水中。(1)在使用天平測量食鹽水前,小科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時,發現刻度盤上的指針沒有指在中央刻度線上,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2)小科調好的天平后,稱食鹽水的質量時,在天平的右盤加了某個質量較小的砝碼后,指針稍微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7.小明同學購置了一輛折疊自行車用于上下學騎行,如圖所示。通過產品說明,他獲取到這輛折疊自行車部分技術指標,如表所示。于是他提出了兩個問題,請你解答:(已知鋁=2.7×103千克/米3、鐵=7.8×103千克/米3)(1)這輛折疊白行車車架所用鋁材的體積是多少米3?(2)如果該車車架用同體積的鐵材制成,則整車的質量變為多少千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物質的構成與質量的測量--知識點講解+習題(學生).doc 第四章--物質的構成與質量的測量--知識點講解+習題(教師).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