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密度與比熱 知識點講解+習題(學生+教師版)—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學期期末專題復習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密度與比熱 知識點講解+習題(學生+教師版)—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學期期末專題復習講義

資源簡介

浙教版
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第四單元
知識點1:物質的密度
1、密度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是不變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
通常不同的物質,密度也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ρ=m/v
(公式變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m
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單位:米
3或厘米
3)。
水銀的密度為
13.6×103千克/立方米,表示的意義是
1
立方的水銀的質量是
13.6×103千克。
3、密度的單位:
常用密度的單位: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kg/m3,g/cm3)
(2)兩者的關系:
1
克/立方厘米=1000
千克/立方米
1
千克/立方米=1×10-3
克/立方厘米
(3)水的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1
克/立方厘米
4、密度的測量:測量原理:ρ=m/v
(1)測量步驟(固體):①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m;②用量筒或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
v(一般用排水法);
③計算ρ=m/v。
(2)測量步驟(液體):①量筒量出液體的體積為
V
;②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
M1;
③把液體倒入空燒杯中,稱的總質量為
M2
;④計算液體密度ρ=(M2-
M1)/V。
【典例精講】
1.用密度為2.7×103
kg/m3的鋁制成的甲
、乙、丙三個不同的正方體,要求他們的邊長分別為0.1
m、0.2
m、0.3
m。制成后經質量檢驗員稱得它們的實際質量分別是3
kg、21.6
kg、54
kg,質量檢驗員指出:有兩個不合格,其中一個摻進了雜質為廢品,另一個混進了空氣是次品。則這三個正方體(  )
A.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
B.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
C.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
D.以上結論都不對
2.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質量的大小與地理位置無關
B.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變小
D.物體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3.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某同學用稱量為500克,最小刻度為0.2克,最小砝碼為5克的托盤天平稱量一鐵塊的質量,當調節衡量平衡后,他將鐵塊放在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左盤,同時移動游碼,當天平平衡時,他讀出鐵塊質量是75.2克,則鐵塊實際質量是(  )
A.74.8克
B.75克
C.75.2克
D.65克
5.分別由a、b、c三種物質制成的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的密度最大??????????
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C.?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
D.?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
6.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千克/米3),則該混合液的密度是(??
)
大于0.9×103千克/米3?????
?B.?小于0.9×103千克/米3???????
?C.?等于0.9×103千克/米3????????D.?無法判斷
7.小海從旅游勝地帶回一塊玄武巖火山石,如圖甲所示,他通過多種方法測定這塊玄武巖的密度。
(1)方法一:
①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標尺上的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直到指針在__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量火山石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示數,如圖乙,火山石質量為
________g;
③再用排水法測得火山石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算得了火山石的密度。
(2)方法二:
①將裝有水的玻璃杯放在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清零,如圖丙:
②火山石用細線綁住懸掛著浸沒于水中,電子秤示數為8.6g,如圖丁;
③結合方法一中測得的數據,小海算出火山石的密度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數)。
知識點2:物質的比熱
1、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熱,降溫;低溫物體吸熱,升溫。
2、熱量: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用符號
Q
表示,熱量單位為焦耳,簡稱焦,符號
J。
3、比熱:我們把
1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降低)1℃時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
比熱單位: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J/(kg.℃)
水的比熱:4.2×103
焦/(千克×℃)
意義:1kg
水溫度升高
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
4.2×103焦。
4、比熱表的閱讀:
⑴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比熱大的物體升溫慢降溫也慢,反之則相反。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巖石)要大,升溫慢。)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典例精講】
1.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可知(  )
A.甲液體吸收熱量比乙的多
B.溫度升高,液體分子運動變慢
C.甲液體的比熱容比乙的大
D.乙液體的比熱容比甲的大
2.星期天,小林同學在父母的協助下,從早上6:00開始每隔半小時分別對他家附近的氣溫和一個深池里的水溫進行測量,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成溫度一時刻圖線,如圖所示.則可以判斷(

A.甲是“氣溫”圖線,乙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大
B.甲是“氣溫”圖線,乙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小
C.甲是“水溫”圖線,乙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大
D.甲是“水溫”圖線,乙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小
3.將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鋁塊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加熱足夠長時間后取出,分別放置在足夠大的0℃的冰塊上,直至冰塊停止熔化。(已知c鋁>c銅

鋁塊和銅塊放出的熱量被冰塊完全吸收)則(
??)
A.?放置鋁塊的冰塊熔化得更多
B.?放置銅塊的冰塊熔化得更多
C.?放置兩金屬塊的冰塊熔化得一樣多?????
D.?無法判斷
4.一根均勻的鐵棒,質量是m,密度為ρ,比熱容是c,去掉1/2,則剩余部分的質量、密度、比熱容分別為(??

A.?m、ρ、c???B.?1/2m、1/2ρ、1/2c??C.?1/2m、ρ、2c?
D.?1/2m、ρ、c
5.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溫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
℃,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熱大?????????B.?乙的比熱大???????????????
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
6.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根據圖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斷該物質是________(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________在熔化過程中________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7.?同學們在進行比較水和沙子的吸熱能力的探究實驗.
(1)實驗中需要測量水的質量.
①小范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歸零,發現指針指在分
度盤中線的左側.要使橫梁平衡,應怎樣操作?
②如圖甲,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 ________? g.
(2)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要將________?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小范測得水的初溫是30℃,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則水溫升高了 ________?℃.
(3)實驗中,加熱與水等質量的沙子,使其與水吸收相同的熱量,發現比水升高的溫度高.請寫出實驗的結論.浙教版
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第四單元
知識點1:物質的密度
1、密度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是不變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
通常不同的物質,密度也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ρ=m/v
(公式變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m
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單位:米
3或厘米
3)。
水銀的密度為
13.6×103千克/立方米,表示的意義是
1
立方的水銀的質量是
13.6×103千克。
3、密度的單位:
常用密度的單位: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kg/m3,g/cm3)
(2)兩者的關系:
1
克/立方厘米=1000
千克/立方米
1
千克/立方米=1×10-3
克/立方厘米
(3)水的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1
克/立方厘米
4、密度的測量:測量原理:ρ=m/v
(1)測量步驟(固體):①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m;②用量筒或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
v(一般用排水法);
③計算ρ=m/v。
(2)測量步驟(液體):①量筒量出液體的體積為
V
;②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
M1;
③把液體倒入空燒杯中,稱的總質量為
M2
;④計算液體密度ρ=(M2-
M1)/V。
【典例精講】
1.用密度為2.7×103
kg/m3的鋁制成的甲
、乙、丙三個不同的正方體,要求他們的邊長分別為0.1
m、0.2
m、0.3
m。制成后經質量檢驗員稱得它們的實際質量分別是3
kg、21.6
kg、54
kg,質量檢驗員指出:有兩個不合格,其中一個摻進了雜質為廢品,另一個混進了空氣是次品。則這三個正方體(  )
A.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
B.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
C.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
D.以上結論都不對
【答案】B
【解析】
甲的體積:V甲=0.1m×0.1m×0.1m=0.001m3,則甲的密度:ρ甲=
=3×103kg/m3;
乙的體積:V乙=0.2m×0.2m×0.2m=0.008m3,則乙的密度:ρ乙=
=2.7×103kg/m3;
丙的體積:V丙=0.3m×0.3m×0.3m=0.027m3,則丙的密度:ρ丙=
=2×103kg/m3;
因為ρ乙=ρ鋁,所以乙是合格品;因為ρ丙<ρ鋁,所以丙是次品;因為ρ甲>ρ鋁,所以甲是廢品。故選B。
2.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質量的大小與地理位置無關
B.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變小
D.物體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一個物體質量大小決定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都無關,故A正確;同種物質密度一定,它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B錯誤;冰熔化為水,狀態變了,但質量是不變的;根據水的反常膨脹,體積變小;根據ρ=m/v,在質量一定時,體積變小,密度變大,故C錯誤;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僅與物質的種類和所處的狀態有關,不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故D錯誤,故選A。
3.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測量牛奶質量,用量筒測量牛奶的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測量戒指的質量,用量筒和水測量戒指的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鑒別金戒指的真偽,可以完成。
③取一小段銅導線,可以測它的質量、體積,算出它的密度,但無法測銅導線的直徑、總質量,就無法得出它的長度,不能完成實驗。
④鑒別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用天平測量銅球的質量,用量筒和水測量體積,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銅的密度比較,可以完成實驗。
⑤用天平稱出一堆大頭針的數目:先用天平測量50個大頭針的質量,求出一個大頭針的質量,再用天平測量一堆大頭針的總質量,求出一堆大頭針的數量,可以完成。
故選C。
4.某同學用稱量為500克,最小刻度為0.2克,最小砝碼為5克的托盤天平稱量一鐵塊的質量,當調節衡量平衡后,他將鐵塊放在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左盤,同時移動游碼,當天平平衡時,他讀出鐵塊質量是75.2克,則鐵塊實際質量是(  )
A.74.8克
B.75克
C.75.2克
D.65克
【答案】A
【詳解】
天平使用時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讀數時左盤物體的質量=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的指示值。當左右盤放錯時,可用左盤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的指示值=右盤物體的質量。
根據左右盤放錯時的讀數為75.2g可知,砝碼質量為75g,游碼的指示值為0.2g,所以此時鐵塊的質量為75g-0.2g=74.8g,A選項正確。
5.分別由a、b、c三種物質制成的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的密度最大??????????
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C.?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
D.?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
【答案】
B
【解答】根據圖像可知,
a的密度為:;
b的密度為:;
c的密度為:。
A.a物質的密度最小,故A錯誤;
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故B正確;
C.c物質的密度是a物質的4倍,故C錯誤;
D.同種物質,它的密度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6.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千克/米3),則該混合液的密度是(??
)
大于0.9×103千克/米3?????
?B.?小于0.9×103千克/米3???????
?C.?等于0.9×103千克/米3????????D.?無法判斷
【答案】
A
【解析】【分析】(1)混合液體的總質量等于各種液體的質量之和,混合液體的體積等于各種液體的體積之和,然后根據公式計算混合液體的密度;
(2)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會變小。
【解答】假設水和酒精混合后體積不縮小,
那么混合液體的密度為:;
由于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縮小,那么混合液體的密度肯定增大,即大于0.9×103kg/m3。
故選A。
7.小海從旅游勝地帶回一塊玄武巖火山石,如圖甲所示,他通過多種方法測定這塊玄武巖的密度。
(1)方法一:
①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標尺上的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直到指針在__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量火山石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示數,如圖乙,火山石質量為
________g;
③再用排水法測得火山石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算得了火山石的密度。
(2)方法二:
①將裝有水的玻璃杯放在電子秤上,電子秤示數清零,如圖丙:
②火山石用細線綁住懸掛著浸沒于水中,電子秤示數為8.6g,如圖丁;
③結合方法一中測得的數據,小海算出火山石的密度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
(1)分度盤中央刻度線;21.6(2)2.5
【解析】【分析】(1)①使用天平時,如果指針在分度盤的中央,或者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相同,那么表示天平平衡;
②物體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
(2)電子秤的示數就是火山石排開水的質量,根據計算出它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密度即可。
【解答】(1)①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標尺上的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直到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表示天平平衡;
②砝碼質量是20g,游碼質量是1.6g,那么火山石的質量m=20g+1.6g=21.6g;
(2)火山石的體積;
火山石的密度為:.
故答案為:(1)①
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②21.6;(2)③2.5
知識點2:物質的比熱
1、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熱,降溫;低溫物體吸熱,升溫。
2、熱量: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用符號
Q
表示,熱量單位為焦耳,簡稱焦,符號
J。
3、比熱:我們把
1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降低)1℃時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
比熱單位: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J/(kg.℃)
水的比熱:4.2×103
焦/(千克×℃)
意義:1kg
水溫度升高
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
4.2×103焦。
4、比熱表的閱讀:
⑴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比熱大的物體升溫慢降溫也慢,反之則相反。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巖石)要大,升溫慢。)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典例精講】
1.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可知(  )
A.甲液體吸收熱量比乙的多
B.溫度升高,液體分子運動變慢
C.甲液體的比熱容比乙的大
D.乙液體的比熱容比甲的大
【答案】D
【解析】
A.根據題意知道,
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甲乙,當加熱時間相同時,即吸收的熱量相同時,由于不知加熱時間,所以,無法比較甲乙吸收的熱量,故A錯誤;
B.物質溫度升高內能增加,分子無規則運動更劇烈,故B錯誤;
C、D.由圖像知道,當加熱時間相同時,即吸收的熱量相同時,甲的溫度升高的快,由Q吸=cm△t知道,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吸熱也相同的情況下,誰的溫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熱容小,所以,甲的比熱容較小,乙的比熱容較大,故D錯誤,C正確。
2.星期天,小林同學在父母的協助下,從早上6:00開始每隔半小時分別對他家附近的氣溫和一個深池里的水溫進行測量,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成溫度一時刻圖線,如圖所示.則可以判斷(

A.甲是“氣溫”圖線,乙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大
B.甲是“氣溫”圖線,乙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小
C.甲是“水溫”圖線,乙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大
D.甲是“水溫”圖線,乙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的小
【答案】A
【詳解】
水池的水和空氣在同樣吸放熱條件下,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溫度變化小,所以溫度變化較小的乙是水溫的圖線。故A正確.BCD錯誤。
3.將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鋁塊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加熱足夠長時間后取出,分別放置在足夠大的0℃的冰塊上,直至冰塊停止熔化。(已知c鋁>c銅

鋁塊和銅塊放出的熱量被冰塊完全吸收)則(
??)
A.?放置鋁塊的冰塊熔化得更多
B.?放置銅塊的冰塊熔化得更多
C.?放置兩金屬塊的冰塊熔化得一樣多?????
D.?無法判斷
【答案】
A
【解析】【分析】
由于鐵塊和鋁塊在沸水里煮較長一段時間,因此鐵塊和鋁塊的末溫應與水溫相同,即鐵塊和鋁塊的末溫t相同,又已知鐵塊和鋁塊質量m、初溫t
0也相同,但c
鐵<c


故Q
鐵吸<Q


【解答】
已知c鋁>c銅

鋁塊和銅塊放出的熱量被冰塊完全吸收,鋁的熱熔大,吸收得熱量多,放出的也多,最終融化的冰塊越多。
故選:A
4.一根均勻的鐵棒,質量是m,密度為ρ,比熱容是c,去掉1/2,則剩余部分的質量、密度、比熱容分別為(??

A.?m、ρ、c???B.?1/2m、1/2ρ、1/2c??C.?1/2m、ρ、2c?
D.?1/2m、ρ、c
【答案】
D
【解析】【分析】質量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密度和比熱容是物體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無關。
【解答】一根均勻的鐵棒,去掉1/2,所含物質減少1/2,即剩余部分的質量變為1/2m,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與質量無關,都不變。
故答案為:D。
5.甲、乙兩物體,質量和初溫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攪拌后,水的溫度升高了5
℃,將甲取出,再把乙放進去(假設沒有熱損失)攪拌后,水的溫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甲的比熱大?????????B.?乙的比熱大???????????????
C.?兩者的比熱一樣大??????D.?無法比較兩者的比熱
【答案】B
【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每個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各自杯中水吸收的熱量,由題知兩次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也就是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于水的溫度越來越高,所以乙物體的末溫比甲物體的末溫高,即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由上述分析可知: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放出相同的熱量,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所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
【解答】先后將甲乙兩物體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相同;由題知,乙物體的末溫高,乙物體降低的溫度少;根據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降低少的比熱容大,可知乙物體的比熱容大。故答案為B。
6.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根據圖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斷該物質是________(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________在熔化過程中________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答案】
晶體;80;吸熱;大于
【解析】【分析】(1)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2)晶體在熔化時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就是它的熔點;
(3)由于實驗時使用相同的加熱方式,因此時間相同就意味著吸收的熱量相同;AB段是固態,CD段是液態,比較10min內升高溫度的多少;根據公式
可知,△t越小,比熱容越大。
【解答】?該物質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說明它有熔點,因此它是晶體,而它的熔點是80℃;在熔化過程中,它需要不斷的吸熱;
AB段該物質是固態,10min內從50℃升高到80℃,那么升高的溫度△t=30℃;CD段該物質是液態,10min內溫度從80℃升高到100℃,那么升高的溫度△t'=20℃;因為△t>△t',所以c固<c液。
7.?同學們在進行比較水和沙子的吸熱能力的探究實驗.
(1)實驗中需要測量水的質量.
①小范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歸零,發現指針指在分
度盤中線的左側.要使橫梁平衡,應怎樣操作?
②如圖甲,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 ________? g.
(2)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要將________?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小范測得水的初溫是30℃,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則水溫升高了 ________?℃.
(3)實驗中,加熱與水等質量的沙子,使其與水吸收相同的熱量,發現比水升高的溫度高.請寫出實驗的結論.
【答案】(1)71(2)溫度計的感溫泡 ;16(3)水的吸熱能力比沙子吸熱能力強.
【解析】【解答】解:(1)①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歸零,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調節天平平衡.
②由圖示天平可知,其示數為:20g+50g+1g=71g.
(2)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要將溫度計的感溫泡全部浸入水中;由圖示溫度計可知,其分度值為1℃,示數為46℃,溫度升高力:46℃﹣30℃=16℃.
(3)加熱與水等質量的沙子,使其與水吸收相同的熱量,發現比水升高的溫度高,由Q=mc△t,可知,水的比熱容c大,水的吸熱能力強.
故答案為:(1)①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②7l;(2)溫度計的感溫泡;16;
(3)水的吸熱能力比沙子吸熱能力強.
【分析】(1)使用天平前要對天平調平;砝碼與游碼示數之和是天平的示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溫度計的測溫泡要全部浸入被測物體中;由圖示溫度計確定其分度值,讀出其示數,然后求出升高的溫度.
(3)相同質量的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物質升高的溫度越高,物質的吸熱能力越弱,物質升高的溫度越低,物質的吸熱能力越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双鸭山市| 内江市| 乌苏市| 开阳县| 泸定县| 伊宁县| 公安县| 嘉黎县| 宾川县| 海原县| 玛纳斯县| 四子王旗| 青海省| 双峰县| 大洼县| 潼南县| 龙井市| 嘉义市| 宁乡县| 仁布县| 吉林省| 吉安市| 揭西县| 福泉市| 澄城县| 玛曲县| 隆德县| 韩城市| 昆明市| 万州区| 长寿区| 漯河市| 柳河县| 宜兰市| 佳木斯市| 深水埗区| 石首市| 宾川县| 铁岭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