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感受社會生活1.1我與社會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社會生活絢麗多彩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判斷題1.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是個人的有機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人際關系中確定的。3.在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同樣的身份。××社會關系×不同1.1易錯點1.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2.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3.主要的社會關系: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1.2在社會中成長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并在社會實踐、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收獲快樂。能力目標:主動積累社會生活經驗,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方法,提高實踐能力,養成親社會行為。知識目標:知道親社會的表現;理解“社會化”的內涵。重點:青少年應該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小調查:你會游泳嗎?是如何學會的?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在陜西,一名1歲的孩子常年被用繩子拴在樹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與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因為從小沒有人教他說話,所以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就連“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語也只會用“咩咩”的羊叫聲來表達,被人們稱作“羊孩”。后來,多家媒體報道了他的經歷。一些熱心讀者為他捐款2萬余元,并專程派車將孩子送到聾啞語言康復學校,套在他身上6年的繩套這才真正被解開。在學校老師的教育下,他先是學會了自己吃飯,又學會了簡單的穿脫衣服,并且終于開口說話了。他之前為什么不會人類的語言?他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他哪些方面能力的提升?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經歷社會化的過程,才能融入社會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①社會化的途徑合格的社會成員③社會化的表現知識技能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②社會化的結果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p7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社會化含義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獲得社會經驗,形成思維和行為方式。p7社會化社會人生物人(1)結合右圖,說明食物、學習用品、衣服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2)這說明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問題來了食衣書籍和娛樂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為什么2.為什么說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為什么是人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p7①②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的過程。p7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②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和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和。p7社會化生存發展物質支持精神滋養八上道德與法治小結:個人與社會關系怎樣?p4①②p5③p6④p7⑤⑥①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P4d2②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P4d1③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P5④個人在社會中成長P6。⑤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p7d1⑥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p7d21.結合視頻分析,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2.養成這種行為對我們青少年有何意義?親社會行為體現了關愛幫助他人、服務奉獻社會、承擔社會責任、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又叫積極的社會行為,它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一些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比如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這一類行為統稱為親社會行為。二、養成親社會行為3、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P8①②③④為什么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d1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d1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d3④結合材料活動不僅能夠為需要幫助的群體送去溫暖,也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奉獻的無私;感受到通過努力獲得回報的成就感;感受到父母賺錢的不容易;感受到精神文明的力量。4.小組討論:作為中學生,我們應怎樣養成這種行為?二、養成親社會行為4、青少年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p8①②③④⑤怎么做▲①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的行為。p8d1▲②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p8d2▲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向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p8d2④在社會生活中學會謙讓、助人、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p8d1⑤要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從小事做起,例如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主動參與勞動體驗、研學旅行,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等。p8d3(抄寫)八上道德與法治判斷題1.只要關心社會,就能實現人生價值。2.走進社會是我們獲得生存技能、促進全面發展的唯一方式。××1.2易錯點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2020年1月,期末考試一結束,菏澤一中高一同學紛紛走上了社會實踐崗位,開始了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與社會真正有了“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①與所有的人都成為好朋友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中國飛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接受采訪時說:“無數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國人民飛天夢的第一次,是祖國和人民用智慧的雙手把我送上太空。”這深刻闡釋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由個人組成②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舍棄個人利益③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④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C3.新學期第一節課,小明同學“曬”起了自己暑假作業的完成情況:外出時,我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車上有灰塵,便連續幾天到小區附近的公共自行車站點,擦拭公共自行車,另外,我還參加了幾次公益活動……你對這份暑假作業的看法是( )①能緩解平時的學習壓力,避免產生厭學情緒②能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④有利于養成參與公益活動、愛護公共設施的好習慣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D4.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可以通過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等途徑了解最新的時事。這有利于我們( )①了解社會,拓寬視野,增長知識②增強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③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④提高道德與法治科目成績,使我們考上重點高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5.“吃瓜群眾”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指的是在社會生活中不發言只圍觀,表現冷漠的群眾。這些“吃瓜群眾”( )A.缺乏親社會意識和社會參與意識B.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C.能夠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D.懂得個人對社會不能發揮作用6.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的過程。( )A.公民B.居民C.社會人D.成年人AC7.據某研究機構調查顯示:59?83%的大學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從不外出,幾乎沒有任何戶外活動。這部分大學生過于“宅化”的問題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 )①大學生是社會精英,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②社會課堂是大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源泉③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④脫離社會不利于我們成長和發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B8.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奧組委啟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會志愿者全球招募。截至1月5日上午8時,報名人數已突破63萬,在這些報名申請人中,青年學生依然是主力軍。這啟示我們( )①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②要樂于助人,助力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氛圍③從事志愿者活動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得不到回報④要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努力做負責任的公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9.“每人前進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這句公益廣告語告訴我們( )A.個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B.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各種條件C.個人決定社會的文明進步D.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人們的共同努力1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句話告訴我們( )A.要專心學習B.關心國家大事是中學生最主要的任務C.在搞好學習的同時要了解社會、關心社會D.中學生什么事都要關注D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在社會中成長.pptx 上海學生募集善款6萬瓶純凈水被送往災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