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央視網評:任何人跨越底線公然違法,就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在中國土地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什么護身符,明星光環護不了,粉絲護不了,外國護照也護不了,任何人都沒有僭越法律的特權。對此事件,你怎么看?做守法的公民第5課5.1法不可違5.2預防犯罪5.3善用法律小勤家里生活比較困難,要強的他想通過勤工儉學減輕家里的負擔,看到撿廢品能夠賺錢,小勤決定試試,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工地保安發現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拿得少,那是侵占他人財物,是違法;數量足夠大,構成盜竊,就是犯罪,一、違法無小事這樣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違反法律的事。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探究一:身邊小事行為規范有哪些?道德紀律法律探究二:溫故知新法律有什么作用?法律的特征是什么?1、法律明確告訴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指引作用2、法律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那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評價作用(一)法不可違的原因(法律規范的社會作用)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法無小事一探究三:合作學習1、上述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歸納什么是違法行為?2、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根據什么劃分的類別?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自主預習P48小組討論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事違法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不同點相同點違反的法律社會危害性法律后果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相對輕微相對輕微最嚴重民事責任受行政制裁(行政處分)(行政處罰)刑罰處罰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1)都具有社會危害性2)都是違法行為3)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歸納總結探究四:提高警惕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1、你自己或身邊人有類似行為嗎?為什么會有此類事情發生?2、哪些屬于行政違法行為?3、哪些屬于民事違法行為?(一)為什么需要警惕?(1)有的人實施了這些行為,卻自以為只是犯個小錯,全然不知道已經違法;(2)有的人受到類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二標題文本預設標題文本預設標題文本預設標題文本預設1、行政違法行為(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1)含義、特點、危害: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行為。(3)表現:如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2)目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是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而制定的。。2、民事違法行為(1)民事活動:如購置財產、簽訂合同、勞動就業、經營創業、結婚等。民事活動由民法規定權利與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2)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沒依法履行合同補充:民事權利財產權(物權、債權、繼承權等)人身權(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探究五:出謀劃策(1)該業主養狗帶來了什么影響?(2)居民可以怎么做來維護自身權益?根據正式實施的新《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5條規定: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這就意味著寵物擾民,主人將要承擔法律后果。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社會交往中,依法從事民法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法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權益。(2)針對行政違法行為(做法)(3)針對民事違法行為(做法)(1)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三)怎樣做到遵章守法5.1法不可違1、法不可違的原因(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最剛性)2、認識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種類(法律類別)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1、警惕原因2、常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3、怎樣做到遵章守法一、違法無小事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課堂小結1.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那么,人們行為的底線就是()A.不違法B.不違紀C.不說謊D.不犯罪2.對犯罪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根據其違反的法律,也叫嚴重違法行為②違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違法③是對社會危害程度比較大的嚴重違法行為④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⑤犯罪的特征體現了犯罪與一般違法的區別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課堂訓練AD3.底線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線,一旦突破底線,就可能出現壞的結果。我們應該做到()A.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B.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C.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D.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課堂訓練B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課時教學設計課題5.1法不可違單元二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八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法律的尊嚴,增強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自覺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用法。能力目標:能夠反思日常行為,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覺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什么是違法,了解違法行為的類別;明確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重點違法行為的分類,不同類型違法行為適用的法律;自覺做到守法護法。難點感受法律尊嚴,自覺遵法守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吳亦凡涉強奸罪被刑拘,對此事件,你怎么看?央視網評:任何人跨越底線公然違法,就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在中國土地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也沒有什么護身符,明星光環護不了,粉絲護不了,外國護照也護不了,任何人都沒有僭越法律的特權。談感受熱點講授新課探究一:身邊小事小勤家里生活比較困難,要強的他想通過勤工儉學減輕家里的負擔,看到撿廢品能夠賺錢,小勤決定試試,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工地保安發現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探究二:溫故知新行為規范有哪些?法律有什么作用?法律的特征是什么?(一)法不可違的原因(法律規范的社會作用)1、法律明確告訴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2、法律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那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探究三:合作學習1、上述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歸納什么是違法行為?2、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根據什么劃分的類別?探究四:提高警惕1、你自己或身邊人有類似行為嗎?為什么會有此類事情發生?2、哪些屬于行政違法行為?3、哪些屬于民事違法行為?(一)為什么需要警惕?(1)有的人實施了這些行為,卻自以為只是犯個小錯,全然不知道已經違法;(2)有的人受到類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1、行政違法行為(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1)含義、特點、危害: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行為。(2)目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是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而制定的。。(3)表現:如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2、民事違法行為(1)民事活動:如購置財產、簽訂合同、勞動就業、經營創業、結婚等。民事活動由民法規定權利與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2)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沒依法履行合同探究五:出謀劃策(1)該業主養狗帶來了什么影響?(2)居民可以怎么做來維護自身權益?(三)怎樣做到遵章守法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社會交往中,依法從事民法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法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權益。回答問題回顧舊知小組討論回答問題看視頻,思考問題引入本節小目題運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即學即用遵章守法課堂小結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甚至是習以為常的小事,已經涉及到違法,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和民事違約行為,既維護自己的權益,又不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在社會生活中,要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增強守法觀念;要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要做到知法、尊法、守法。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法不可違.pptx 5.1法不可違教學設計.doc 天臺養狗太擾民.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