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練習第六學習主題1.581年,北周外戚 稱帝,建立以 為都城的隋朝,年號為開皇。楊堅就是 。589年,隋滅 ,統一全國。他統治期間,出現了“ ”的局面。2. 626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他以 為年號。改革措施:①選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 、 、 和 等在 中擔任要職②輕徭薄役,減輕農民負擔;允許農民以 代替勞役。③簡 輕刑,修訂法律,制定了《貞觀律》;④重視 ,大力培養人才;唐朝中央設 、 等學校。⑤實行 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關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共同擁戴為“ ”。意義:由于唐太宗推行開明務實的政策,貞觀年間出現經濟 、政治 、社會 、國力 的局面,歷史上稱為“ ”。“貞觀之治”奠定了唐朝進一步發展的基礎。3. 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提拔了 、 等名臣。4. 唐玄宗是 。他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①任用德才兼備的人為官②采取措施發展生產③唐玄宗下令整理財政,清理土地和戶口。④廢除嚴刑苛法⑤倡導節儉。經過唐玄宗的治理,不僅“貞觀之風一朝重振”,而且經濟文化又有新的發展,開元年間,唐朝進入 時期,史稱“ ”。5. 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主要用 制選拔官員。隋朝建立和統一全國后,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舉人”。 時開設 科,標志科舉制度的正式創立。科舉制度在唐朝得到了發展。 、 是科舉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舉考試分 和 兩大類。常科中,最重要的是 ,其次是 。6. 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初, 把 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 宗時把 公主嫁給尺帶珠丹,823年唐蕃正式 ,并建立唐蕃會盟碑。7. 南詔是 族和 族的先民。8世紀初, 詔統一各詔,建立了以太和城為中心的南詔政權。唐 宗冊封南詔首領 為云南王。8. 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唐 宗冊封首領 為懷仁可汗。唐玄宗時借 兵,平“安史之亂”。9. 唐朝時,日本派很多“遣唐使”來到中國,其中的 、 和 是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貢獻。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最突出的是高僧 .他不畏艱難, 次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 、 、 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兩國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10.中國古代稱印度半島為 。唐朝貞觀年間,僧人 ,從長安出發,求取佛經,寫出《大唐西域記》。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第七學習主題1. 916年,生活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在首領 的領導下,統一了 各部,建立了契丹國,定都上京。947年, 改國號為遼。2. 960年,后周大將 奪取后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定都 (今 ),史稱北宋。3. 11世紀初, 族首領 稱帝,定都興慶,國號大夏,史稱西夏。4. 1005年,宋遼議和,史稱“ 之盟”。5. 1115年, 族首領 建立金朝,定都上京。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軍滅北宋。(史稱 之變)1127年, 重建宋朝,以 為都城,歷史上稱為“南宋”。在眾多的抗金雄師中以 領導的岳家軍最為突出。6. 遼、宋、西夏、金并立時期我過南方的農業得到發展。主要表現在:①南方灌溉技術和耕作技術有很到的提高②擴大了耕地面積③蘇州與湖州成為著名 產區。7. 南宋時, 業在南方興起。此后,棉紡織業成為我國古代手工業中一個重要行業。南方的制瓷業發展很快, 成為著名的瓷業生產中心。8. 時期一種名叫“ ”的紙幣在 地區出現,這是世界上最早發行和流通的紙幣。南宋時,發行了紙幣“ ”。9.南宋都城 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華的商業城市。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 、 等。政府在這里設 進行管理。10.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①由于 人口的大量南遷,南方勞動力增多②帶來先進的勞動工具、技術以及優良品種等③南方相對 的政治環境④南方的 資源得到更多地開發和利用,經濟迅速發展。 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以后,轉移速度加快。 時,南方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11.兩宋時, 仍是主要衣料,不同的行業的人,穿著不同行業特征的服裝,婦女服裝樣式變化最多。12.兩宋時,北方人仍以 為主食,南方人仍以 為主食。開始普遍食用 油。東京等地燒 已很普遍。 家具廣泛流行。13. 是北宋最繁華的城市,城內有專門供人們娛樂的場所“ ”。“瓦子”里專供舞臺演出的地方叫“ ”。南宋都城臨安也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城內供人民娛樂消遣的場所叫“ ”。14.12世紀時, 統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鐵木真被尊稱為“ ”。15.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 改國號為元。第二年定都 (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 祖。1276年,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政權滅亡。1279年,南宋殘余勢力最后被消滅,元朝統一中國。在元軍向南推進的過程中,遭到了以 為代表的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16.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統一全國后,忽必烈重用大批漢族人士為謀士,推行漢制,進行改革。①在中央,設置了管理全國政務的 。增設 ,專門負責對全國 教事務和 族地區軍政事務的管理。②在地方,設立 (簡稱行省)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③元朝還設置了 作為管理 (今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專門機構。④忽必烈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多次下令禁止把農田變為牧場,鼓勵人民開荒種糧。他向全國推廣 種植技術, 布開始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⑤忽必烈統治時期,政府還主持治理 河水患,開鑿了兩段新運河⑥意義:這些措施,鞏固了元朝統治,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成為國內外聞名的大城市。17.民族關系的發展:①原因:元朝的 ,為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促進了民族融合②表現:原已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人同當地漢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在一起,被統稱為 。一些由 遷到中國居住的各族人,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族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生活習慣和文化特點,并且都信奉 教的新民族—— 。第八學習主題1.1368年, 在 (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 。1368年秋,明軍攻占大都,元朝滅亡。2.明朝建立后,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軍權。①廢除 制,以謀殺的罪名誅殺了丞相胡惟庸②明成祖設立 ,協助皇帝處理政務③明朝統治者還利用 制度實施恐怖專政,以強化君權。3.1616年, 統一女真,建立金國,史稱后金。 繼位后,改女真族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遼寧沈陽)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入關,打敗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 帝遷都北京,逐漸建立對全國的統治。 時,建立了 ,它是皇帝專權的工具。4. 明清時期,仍采用 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但考試的內容和文體的形式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題目選自 的文句,考生答卷必須按照 的格式書寫,所論述的內容須遵循宋朝 的《 》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這就是所謂的八股文,八股取士是明清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有力措施,它禁錮了人們 ,阻礙了 的發展。5. 獄是統治者為了集權的需要,加強思想控制,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謂錯誤而興起的大獄。在歷史上以明清時期最厲害, 朝文字獄達到頂峰。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6.明成祖 即位后,為加強與 的聯系,并宣揚 ,命 率船隊出使西洋。1405年,鄭和率船隊從 出發,經占城、爪哇、蘇門答臘等地,最后到達印度古里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務。鄭和共率船隊 次下西洋。他一共到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 和 。鄭和下西洋擴大了中國和 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使明朝與30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他的遠航比著名的歐洲航海家 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 史上的壯舉,鄭和不愧為世界杰出的 家。7.明朝中期,倭患嚴重, 奉命到浙東一帶抗擊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海盜、武士勾結不法商人,結成武裝集團,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走私、劫掠。這些人被稱為倭寇)。他組建了“戚家軍”。1561年 戰役以后基本上掃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幾年以后東南沿海外寇基本平息。 英雄戚繼光的抗倭業彪炳千秋。8.17世紀20年代, 殖民者霸占了我國寶島臺灣。1661年 率軍2萬多人從金門出發橫渡臺灣海峽,攻破荷蘭殖民者在臺灣的據點赤嵌城,并將荷軍圍困在臺灣城長達數月。 年初,荷軍投降。被荷蘭殖民者盤踞38年的臺灣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民族英雄鄭成功在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9.鄭成功死后,其子孫爭權奪利,致使政治日益腐朽,勢力大減,臺灣又面臨被侵略的危險。為此, 皇帝命施瑯率軍武力統一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置 ,隸屬 省,臺灣府的設置,鞏固了清朝對 邊疆的統治。10.17世紀中葉, 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以雅克薩、尼布楚為據點,建立城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1685年和1686年 皇帝兩次派兵在 打敗俄軍,戰后,沙俄政府與清政府就中俄邊界問題進行談判。 年,中俄雙方代表通過平等談判,簽定了《 條約》。這是劃定中俄邊界的第 個條約。規定: 江和 江流域(包括 島在內)的大片地區是中國的領土,從法律上劃定了 的邊界。11.清朝時期, 皇帝冊封喇嘛教首領 。 皇帝冊封 , 時期設置 。乾隆通過“ ”制度確定達賴、班禪的繼承人,并且由 督辦。駐藏大臣的設置,進一步加強了清朝廷對 的管理,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 。12.17世紀清政府平定沙俄支持的 叛亂和18世紀平定 叛亂以后,為了加強對北部和西部邊疆的統治,先后設置了 和 ,對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起了重要作用。13.清朝前期,我國的疆域西跨 ,西北達 岸,北接 ,東北到黑龍江以北的 ,東臨 ,東南到 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是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在遼闊的領土上生活著漢、滿、蒙、回、藏、維吾兒等50多個民族,各族人民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4.清朝康熙到乾隆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 ”。“康乾盛世”出現在封建社會末期,盛世之中潛伏著危機。 以后,土地兼并嚴重,統治集團奢侈,吏治腐敗,軍隊腐朽,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強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15.清朝初年,為了打擊 等沿海抗清勢力,清政府實行“ ”政策,禁止商民出海。 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寬,并開放 等地作為對外貿易港口,到 年間,面對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貪欲,清政府又加強了限制,只準開放 一處,并頒布了嚴格限制外商活動和國內商民出海貿易的章程和條例,形成了嚴厲的 政策。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雖曾在 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這一政策的長期推行,阻礙了 聯系,影響了中國吸收世界先進的 和 ,阻礙了中國 的發展,是中國近代社會 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九學習主題1. 時,我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時,雕版印刷術進入了全盛時期。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刻印的《 》。2.北宋中期,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術更先進,很快得以推廣,不久傳到日本、朝鮮,元朝時傳到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400多年后,歐洲才有活字印刷。3. 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 。北宋時, 發明,并開始用于航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針用于航海業的國家。12世紀,指南針經 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業的發展。4. 時,煉丹家們在煉制“仙丹”的過程中發明了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出現了各種火器。13—14世紀,火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5. 朝時, 設計和主持建造了趙州橋,它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橋。6. 帝時,在天然河道和前人開鑿的運河基礎上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 為中心,東南起 (今浙江杭州),北達 (今北京),由北向南分為 、 、 和 四段。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7.元朝統一全國后,又開鑿了 和 ,縮短了運河的距離。大運河溝通了 、 、 、 、和 五大流域,加強了 的交流,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8. 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多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長城。明長城西起 ,東到 ,全長6000多千米,是歷代規模最大、防御設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9. 又叫宮城,故宮是世界上現存最 最完善的宮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筑,特別是木結構建筑的杰出成就。10.《本草綱目》是 代醫藥學家 編著的一部藥物學巨著。全書圖文并茂,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使我國的藥物學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還流傳到日本、英國、法國等國,為世界醫藥學作出了重大貢獻。11.《天工開物》是 朝末年 的代表著作。全書廣泛記載了各地農作物的品種、特性、栽培方法等,著重敘述了紡織、造紙、燒瓷、采礦、冶煉等手工業生產的過程和技藝,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這本書被外國人稱為“ ”。12.《資治通鑒》是 史學家 主持編成的一部 體史學巨著。它記載了上起 下至 1300多年的歷史,史料翔實豐富,為后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13. 是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風豪邁飄逸清新瑰麗人稱“ ”。 是我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反應了 之亂時代,故稱“ ”,詩風沉郁頓挫人稱“ ”。 的詩語言通俗,寓意深刻,達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琵琶行》《長恨歌》是其代表作。14.宋朝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是 和 。豪放詞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 (豪放飄逸雄風千里)和南宋的 (歌頌征戰,希望完成統一)15.為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 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小說在 代繁榮起來。《 》、《 》、《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稱明代“三大奇書”。16.《三國演義》是 在史書《三國志》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是 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寫成的一部長篇英雄傳奇小說。《西游記》是 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創作的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17.清朝時,小說創作繼續發展。 創作的《紅樓夢》是我國最優秀的古典小說。全書以賈府盛衰為主線, 以 和 的愛情為核心,廣泛深入的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社會生活,揭示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18. 又稱“千佛洞”,位于甘肅 東南鳴沙山的斷崖上。至今保存著北朝、隋唐、宋元等時期的近500個洞窟,其中大部分是 朝時期開鑿的。洞中有大量精美生動的彩色塑像和壁畫,是世界上現存最 的石窟之一。19.云岡石窟屹立在山西 武周山麓,石窟開鑿與北魏中后期。河南 的龍門石窟,是北魏遷都洛陽后開始大規模修建的,其中最大的是奉先寺盧舍那佛龕。莫高窟、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被稱為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20. 四川 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重慶市大足縣的 被譽為神奇的東方明珠。21.唐朝時的 和 是草書中代表,他們并稱為“癲張醉素”, 、 的楷書講究形式,嚴格規范,形成顏體和柳體。宋代著名書法家有 和 。元朝書法家 綜合歷代書法特征,創造出“趙體”。22.人物畫在 朝時進入黃金時期,著名的畫家 的作品有《步輦圖》和《歷代帝王圖》, 被稱為“畫圣”,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風俗畫以 朝畫家 的《清明上河圖》為代。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