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德育滲透》教學計劃 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 單元德育滲透要點 三 年 級 單 元 德 育 滲 透 要 點 第 一 單 元 快樂學習 本單元是學生升入小學中年段后的第一個學習單元。三年級的小學生經(jīng)過低年段兩年的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學習經(jīng)驗,并形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這為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提供了條件。但是,升人三年級的學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隨著課程內(nèi)容的加深,學習任務的加重,學習難度的加大,學習煩惱和學習困難也相應地增加。如果不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可能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甚至出現(xiàn)厭學心理,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品行問題。三年級的小學生學習動機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對學習方法的掌握也需要加強,非常需要設計“學習”單元以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本單元重在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明確學習動機,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 二 單 元 我們的學校 以學校生活為主題的內(nèi)容在教材的各個年段都有所體現(xiàn)。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學校的空間環(huán)境和組織機構,增進對學校的歸屬感,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體會教師對學生的愛,體會學校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一員,提高積極參與學校公共生活的意識。 校園是學生的重要活動場所,學校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校園里不僅獲得學業(yè)的提升,而且學會與人交往,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盡管學校生活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學生對此“渾然不覺”,所以,需引導學生整體認識學校。經(jīng)過兩年的學校生活后,學生對學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認同,在此基礎上學習“我們的學校”單元能增進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在校園中,和學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學和老師,學生對老師有天然的尊敬與熱愛。但是學生對老師工作的感受往往是籠統(tǒng)的,并不能清晰地認識到老師的辛苦,對老師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師生之間產(chǎn)生矛盾或誤會也不知如何處理,這一點也是需要引導和教育的。和低年級相比,三年級的學生不僅是學校教育的接受者,更成長為主動的參與者。他們不僅能認識到自己在學校中的成長,對于校園生活和班級建設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學校存在的問題,通過合適的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并以行動來參與解決,這是培養(yǎng)兒童責任感和民主意識的良好契機。 第 三 單 元 安全護我成長 針對學生階段各種層出不窮的安全傷害事故,本冊教材將安全問題及早引人,設計了“安全護我成長”單元,本單元不僅是對學生進行各種安全技能的教育,更是幫助他們樹立安全意識,珍惜生命。 保證人身安全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由于兒童正處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社會的變化和兒童自主活動空間的擴大使兒童直接面對危險的概率增大,加之自身安全意識匱乏,家長、老師的疏忽,極易出現(xiàn)難以預料的安全事故,于是,安全教育成為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如何能讓兒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時還能樹立起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而健康安全地生活呢?通過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大部分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為此,本單元從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的安全入手,培養(yǎng)兒童珍愛生命的意識。本單元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tài),減少危險事件發(fā)生。 第四單元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的民族,尊老愛幼、孝親敬長也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家庭為主題的學習內(nèi)容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幾個學段都有所體現(xiàn),低年段以家庭為主題的學習強調(diào)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與健康問題,以及初步體會家庭的溫暖,中年段以家庭為主題的學習主要引導學生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理解和接納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了解父母,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了解自己家史,提高對“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的認識以及加深對中國家庭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 中年段的學生知道父母愛他們,但容易忽視父母日常生活細節(jié)中付出的愛,對父母之愛的表達方式,有誤解和不能體察的問題,這些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孩子都是愛父母的,可他們對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樣去愛父母,教育需要引導他們用行動去愛父母,學會表達。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除了建立與家庭的情感聯(lián)系之外,還需要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稱呼。 2021年 月 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