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1八下·嵊州期末)史載,某皇帝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分相權于六部。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為了加強君主的權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機構,其中在中央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明太祖是題干描述的皇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2021八下·嵊州期末)明萬歷年間,蘇州“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在蘇州出現了機工尋求雇傭機會的固定勞動力市場。該現象表明這一時期江南地區(  )
A.精耕細作水平得到提高 B.手工業產品質量超前代
C.工商業市鎮大規模興起 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明朝中后期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機戶。“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機戶和機工兩者之間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他們之間這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及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中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3.(2021八下·嵊州期末)清朝時期,達賴、班禪“金瓶掣簽”儀式的舉行,需受駐藏大臣的監視,其他如審查財政收支、主持對外事務、春秋巡邊等,也都有駐藏大臣經管。這些舉措(  )
A.表明駐藏大臣是西藏的最高統治者
B.標志西藏開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C.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
D.加強了對我國西北邊疆地區的管理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規定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清朝對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時期對西藏的管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2021八下·嵊州期末)明清之交,國亡家破,一些進步人士痛心之余對于中國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與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檢討。其破陳立新的精神,堪稱中國近古以來的一段啟蒙精神。下列能為之提供佐證的是(  )
A.“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B.“均田免賦,平買平賣”
C.“農為天下本務,工商皆末也”
D.“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明清之交” “破陳立新的精神,堪稱中國近古以來的一段啟蒙精神”可知明清之際中國傳統文化有傳承也有批判與創新,為儒學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為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的啟迪。黃宗羲提出的 “天下為主,君為客”是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體現的是一種民本思想。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能為題干提供佐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之際思想領域的變化,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2021八下·嵊州期末)辣椒起源于美洲,歐洲人通過地理大發現將辣椒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區,印度人、阿拉伯人、馬來人等也參與了辣椒的傳播。可見,地理大發現(  )
A.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
B.帶動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繁榮
C.進行了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
D.加強了各地聯系,世界已連為整體
【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題干中“歐洲人通過地理大發現將辣椒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區,印度人、阿拉伯人、馬來人等也參與了辣椒的傳播”反映了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
A項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6.(2021八下·嵊州期末)下圖所示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部分),它反映的學習主題最合理的是(  )
A.天賦人權 B.人民主權 C.三權分立 D.君主立憲
【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寫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當人民的權利被篡奪并被應用來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完全有權利舉行起義,有權利用暴力來消滅篡權者。”體現了盧梭主張人民主權說。
ACD三項和題干學習筆記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人民主權最合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梭的思想主張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7.(2021八下·嵊州期末)錢乘旦指出,“從血統上說,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兒和女婿,這樣就保留了斯圖亞特的族譜,但王位的內容卻因此起了變化。”“王位內容的變化”主要體現在(  )
①從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
②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
③從君主至上到議會至上
④從專制王權到民主共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光榮革命及之后頒布的《權利法案》內容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國王的權利受到了議會的限制,王權受到法律的限制。①②③正確。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保留了君主制,不屬于民主共和政體,故④錯誤,排除。
A項①②③是“王位內容的變化”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2021八下·嵊州期末)李鴻章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以數萬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基于這種認識,洋務派創辦了(  )
A.江南制造總局
B.輪船招商局
C.京師同文館
D.赴美留學計劃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患貧”、“ 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可以看出李鴻章主張向西方學習,發展民用工業以“求富”。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用企業之一。
A項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不符合題意;
B項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工業,符合題意;
C項是洋務運動創辦的新式學堂,不符合題意;
D項赴美留學計劃是洋務運動時期派遣的留學生,培養人才的舉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9.(2021八下·嵊州期末)梁啟超提出“變法”“可以保國,可以保種,可以保教”,于是以他為代表的進步人士發起了變法圖強運動。該運動(  )
A.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B.對思想文化產生了廣泛影響
C.開啟了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 D.開辦新式學堂并廢除了科舉
【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發展農工商業;訓練新式陸海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培養人才等,同時規定,今后科舉考試中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開辦新式學堂并廢除了科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的知識。掌握戊戌變法的史實。
10.(2021八下·嵊州期末)這部著作提出了學習西方的長處、以抵抗西方侵略的主張,是鴉片戰爭后,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重新認識外部世界的代表作之一。這部著作是(  )
A.《海國圖志》 B.《四洲志》
C.《使西紀程》 D.《天演論》
【答案】A
【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在書中他闡述了其救國主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來抵抗外國人的侵略。
A項《海國圖志》是題干描述的著作,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魏源思想主張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要熟記魏源的主要思想。
二、綜合題
11.(2021八下·嵊州期末)棉花及其制品貿易是國家發展的一面鏡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美國崛起并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是一場徹底的命運逆轉。拓殖者成功地將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法律上的“空地”,到1850年,美國有67%的棉花產自半個世紀前還不屬于美國的土地。……約100萬奴隸強制遷徙到了美國深南部,大部分都去種植棉花。
——摘編自(美)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
材料二: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后,大量外國工業品充斥日本市場,生絲、棉花的大量出口,極大影響了日本本國的絲織業和棉紡織業的發展,許多手工工場紛紛破產。……19世紀70-80年代,為培育建設資本主義新國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產業工人和軍人,新政府效仿西方國家建立了近代學校體系。……由于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持,從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現了早期工業革命的熱潮。1885-1890年的短時期內,棉紡廠就從20個增加到30個。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三:1890年,棉紡織業的發展很快遇到國內市場狹小的障礙。明治政府意識到只有開辟海外市場才是出路,由此確立了貿易立國的原則,該原則得到了富國強兵的支持。政府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直接為私人企業開拓市場。
——高德步王鈺《世界經濟史》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析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
(2)依據材料,說明“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導致的后果,并結合所學,分析材料二中日本棉紡織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具體政策因素。
(3)根據材料三,簡要說明明治政府改革的影響,并用19世紀末的一例史實證明“政府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直接為私人企業開拓市場”。
【答案】(1)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
(2)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明治維新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1894 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使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拓殖者成功地將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法律上的“空地”,到1850年,美國有67%的棉花產自半個世紀前還不屬于美國的土地。”可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是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根據材料一中的 “……約100萬奴隸強制遷徙到了美國深南部,大部分都去種植棉花”可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是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除此之外,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也是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
(2)根據材料二中的“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后,大量外國工業品充斥日本市場,生絲、棉花的大量出口,極大影響了日本本國的絲織業和棉紡織業的發展,許多手工工場紛紛破產”可知,“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導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根據材料二中的“新政府效仿西方國家建立了近代學校體系。……由于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持,從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現了早期工業革命的熱潮。1885-1890年的短時期內,棉紡廠就從20個增加到30個”可知,日本棉紡織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具體政策因素有:明治政府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根據材料三中的“1890年,棉紡織業的發展很快遇到國內市場狹小的障礙。明治政府意識到只有開辟海外市場才是出路......”,聯系所學,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戰,發動了蓄謀已久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為:(1)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
(2)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明治維新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 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使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棉花及其制品貿易是國家發展的一面鏡子。”為切入點,考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日本明治維新的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12.(2021八下·嵊州期末)120年前的辛丑年,恥辱與生機共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末期 ( 1871-1900)是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資本的胃口更大,它不但繼續要求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也要求擴大資本輸出地。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庚子年(1900年),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并向清政府共同提出“議和大綱十二條”,第二年,雙方便簽訂了正式條約。……外國在華投資是在20世紀初期大大發展起來的……隨著原有經濟結構的破壞,農產品日漸商品化,農村經濟被卷入了商品市場。——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
第六款: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于后:一、新關各進款……二、所有常關各進款,……三、所有鹽政各進項……諸國現允可行。
第十款:各省撫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材料三它的訂立,使許多進步的中國人開始有了新的認識。……1903年前后,在他們中間興起了一個創辦刊物、翻譯介紹西方民主政治學說和各國民主革命歷史的熱潮,二三年內,出版政治性刊物20種。
——摘編自李侃等 《中國近代史》
(1)分別指出材料中“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與“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并簡析兩者之間的聯系。
(2)概括材料二中條款的主要內容,并指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場景。
(3)有學者認為“庚子辛丑之間,陳舊一面的解體,同時又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請運用上述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對該觀點進行闡釋。(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火國聯軍侵華戰爭: 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狂潮,要求持續擴大在華利益、使其成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2)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并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清政府保證所禁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辛丑條約》的簽訂。
(3)“陳舊一面的解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掠奪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加快了西方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舊式經濟結構逐步走向解休: 《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封建專制統治趨于瓦解:
“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辛丑條約》后掀起興辦宣傳西方民主革命的刊物熱湖,促進了革命思想的傳播,使進步的中國人得以覺醒。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9世紀末期 ”這一關鍵信息可知,材料中“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根據材料中的“庚子年(1900年),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可知,“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所反映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要求擴大在華利益,于是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材料二反映的是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根據材料中的“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于后:一、新關各進款……二、所有常關各進款,……三、所有鹽政各進項……諸國現允可行”可以把其內容概括為: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圖片反映的即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的歷史場景。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第二次工業革命、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狂潮,要求持續擴大在華利益、使其成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2)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并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擔保;清政府保證所禁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辛丑條約》的簽訂。
(3)“陳舊一面的解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掠奪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加快了西方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舊式經濟結構逐步走向解休: 《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封建專制統治趨于瓦解。
“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辛丑條約》后掀起興辦宣傳西方民主革命的刊物熱湖,促進了革命思想的傳播,使進步的中國人得以覺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 / 1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1八下·嵊州期末)史載,某皇帝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分相權于六部。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2.(2021八下·嵊州期末)明萬歷年間,蘇州“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在蘇州出現了機工尋求雇傭機會的固定勞動力市場。該現象表明這一時期江南地區(  )
A.精耕細作水平得到提高 B.手工業產品質量超前代
C.工商業市鎮大規模興起 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3.(2021八下·嵊州期末)清朝時期,達賴、班禪“金瓶掣簽”儀式的舉行,需受駐藏大臣的監視,其他如審查財政收支、主持對外事務、春秋巡邊等,也都有駐藏大臣經管。這些舉措(  )
A.表明駐藏大臣是西藏的最高統治者
B.標志西藏開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C.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
D.加強了對我國西北邊疆地區的管理
4.(2021八下·嵊州期末)明清之交,國亡家破,一些進步人士痛心之余對于中國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與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檢討。其破陳立新的精神,堪稱中國近古以來的一段啟蒙精神。下列能為之提供佐證的是(  )
A.“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B.“均田免賦,平買平賣”
C.“農為天下本務,工商皆末也”
D.“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5.(2021八下·嵊州期末)辣椒起源于美洲,歐洲人通過地理大發現將辣椒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區,印度人、阿拉伯人、馬來人等也參與了辣椒的傳播。可見,地理大發現(  )
A.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
B.帶動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繁榮
C.進行了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
D.加強了各地聯系,世界已連為整體
6.(2021八下·嵊州期末)下圖所示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部分),它反映的學習主題最合理的是(  )
A.天賦人權 B.人民主權 C.三權分立 D.君主立憲
7.(2021八下·嵊州期末)錢乘旦指出,“從血統上說,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兒和女婿,這樣就保留了斯圖亞特的族譜,但王位的內容卻因此起了變化。”“王位內容的變化”主要體現在(  )
①從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
②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
③從君主至上到議會至上
④從專制王權到民主共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021八下·嵊州期末)李鴻章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圓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以數萬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基于這種認識,洋務派創辦了(  )
A.江南制造總局
B.輪船招商局
C.京師同文館
D.赴美留學計劃
9.(2021八下·嵊州期末)梁啟超提出“變法”“可以保國,可以保種,可以保教”,于是以他為代表的進步人士發起了變法圖強運動。該運動(  )
A.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B.對思想文化產生了廣泛影響
C.開啟了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 D.開辦新式學堂并廢除了科舉
10.(2021八下·嵊州期末)這部著作提出了學習西方的長處、以抵抗西方侵略的主張,是鴉片戰爭后,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重新認識外部世界的代表作之一。這部著作是(  )
A.《海國圖志》 B.《四洲志》
C.《使西紀程》 D.《天演論》
二、綜合題
11.(2021八下·嵊州期末)棉花及其制品貿易是國家發展的一面鏡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美國崛起并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是一場徹底的命運逆轉。拓殖者成功地將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法律上的“空地”,到1850年,美國有67%的棉花產自半個世紀前還不屬于美國的土地。……約100萬奴隸強制遷徙到了美國深南部,大部分都去種植棉花。
——摘編自(美)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
材料二: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后,大量外國工業品充斥日本市場,生絲、棉花的大量出口,極大影響了日本本國的絲織業和棉紡織業的發展,許多手工工場紛紛破產。……19世紀70-80年代,為培育建設資本主義新國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產業工人和軍人,新政府效仿西方國家建立了近代學校體系。……由于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持,從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現了早期工業革命的熱潮。1885-1890年的短時期內,棉紡廠就從20個增加到30個。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三:1890年,棉紡織業的發展很快遇到國內市場狹小的障礙。明治政府意識到只有開辟海外市場才是出路,由此確立了貿易立國的原則,該原則得到了富國強兵的支持。政府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直接為私人企業開拓市場。
——高德步王鈺《世界經濟史》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析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
(2)依據材料,說明“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導致的后果,并結合所學,分析材料二中日本棉紡織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具體政策因素。
(3)根據材料三,簡要說明明治政府改革的影響,并用19世紀末的一例史實證明“政府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直接為私人企業開拓市場”。
12.(2021八下·嵊州期末)120年前的辛丑年,恥辱與生機共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末期 ( 1871-1900)是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資本的胃口更大,它不但繼續要求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也要求擴大資本輸出地。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庚子年(1900年),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并向清政府共同提出“議和大綱十二條”,第二年,雙方便簽訂了正式條約。……外國在華投資是在20世紀初期大大發展起來的……隨著原有經濟結構的破壞,農產品日漸商品化,農村經濟被卷入了商品市場。——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
第六款: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于后:一、新關各進款……二、所有常關各進款,……三、所有鹽政各進項……諸國現允可行。
第十款:各省撫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材料三它的訂立,使許多進步的中國人開始有了新的認識。……1903年前后,在他們中間興起了一個創辦刊物、翻譯介紹西方民主政治學說和各國民主革命歷史的熱潮,二三年內,出版政治性刊物20種。
——摘編自李侃等 《中國近代史》
(1)分別指出材料中“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與“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并簡析兩者之間的聯系。
(2)概括材料二中條款的主要內容,并指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場景。
(3)有學者認為“庚子辛丑之間,陳舊一面的解體,同時又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請運用上述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對該觀點進行闡釋。(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為了加強君主的權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機構,其中在中央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明太祖是題干描述的皇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明朝中后期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機戶。“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機戶和機工兩者之間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他們之間這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及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中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3.【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規定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清朝對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時期對西藏的管轄,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明清之交” “破陳立新的精神,堪稱中國近古以來的一段啟蒙精神”可知明清之際中國傳統文化有傳承也有批判與創新,為儒學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為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的啟迪。黃宗羲提出的 “天下為主,君為客”是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體現的是一種民本思想。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能為題干提供佐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之際思想領域的變化,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題干中“歐洲人通過地理大發現將辣椒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區,印度人、阿拉伯人、馬來人等也參與了辣椒的傳播”反映了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
A項促進了全球范圍內植物品種的傳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6.【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寫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當人民的權利被篡奪并被應用來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完全有權利舉行起義,有權利用暴力來消滅篡權者。”體現了盧梭主張人民主權說。
ACD三項和題干學習筆記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人民主權最合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盧梭的思想主張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7.【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光榮革命及之后頒布的《權利法案》內容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國王的權利受到了議會的限制,王權受到法律的限制。①②③正確。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光榮革命后,英國保留了君主制,不屬于民主共和政體,故④錯誤,排除。
A項①②③是“王位內容的變化”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患貧”、“ 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可以看出李鴻章主張向西方學習,發展民用工業以“求富”。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用企業之一。
A項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不符合題意;
B項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工業,符合題意;
C項是洋務運動創辦的新式學堂,不符合題意;
D項赴美留學計劃是洋務運動時期派遣的留學生,培養人才的舉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9.【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發展農工商業;訓練新式陸海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培養人才等,同時規定,今后科舉考試中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開辦新式學堂并廢除了科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的知識。掌握戊戌變法的史實。
10.【答案】A
【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在書中他闡述了其救國主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來抵抗外國人的侵略。
A項《海國圖志》是題干描述的著作,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魏源思想主張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要熟記魏源的主要思想。
11.【答案】(1)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
(2)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明治維新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1894 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使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拓殖者成功地將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法律上的“空地”,到1850年,美國有67%的棉花產自半個世紀前還不屬于美國的土地。”可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是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根據材料一中的 “……約100萬奴隸強制遷徙到了美國深南部,大部分都去種植棉花”可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是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除此之外,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也是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
(2)根據材料二中的“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后,大量外國工業品充斥日本市場,生絲、棉花的大量出口,極大影響了日本本國的絲織業和棉紡織業的發展,許多手工工場紛紛破產”可知,“美國脅迫日本開港”導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根據材料二中的“新政府效仿西方國家建立了近代學校體系。……由于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持,從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現了早期工業革命的熱潮。1885-1890年的短時期內,棉紡廠就從20個增加到30個”可知,日本棉紡織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具體政策因素有:明治政府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根據材料三中的“1890年,棉紡織業的發展很快遇到國內市場狹小的障礙。明治政府意識到只有開辟海外市場才是出路......”,聯系所學,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戰,發動了蓄謀已久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為:(1)美國的西進運動為棉花種植提供了廣闊的土地;美國南方保留的奴隸制為棉花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英國工業革命展開,對棉花需求量猛增,刺激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
(2)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激化國內矛盾,引發明治維新。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明治維新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 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使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棉花及其制品貿易是國家發展的一面鏡子。”為切入點,考查美國獨立后能夠“主宰全球棉花市場”所具有的優勢,日本明治維新的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12.【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火國聯軍侵華戰爭: 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狂潮,要求持續擴大在華利益、使其成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2)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并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清政府保證所禁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辛丑條約》的簽訂。
(3)“陳舊一面的解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掠奪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加快了西方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舊式經濟結構逐步走向解休: 《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封建專制統治趨于瓦解:
“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辛丑條約》后掀起興辦宣傳西方民主革命的刊物熱湖,促進了革命思想的傳播,使進步的中國人得以覺醒。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9世紀末期 ”這一關鍵信息可知,材料中“這個時期的技術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根據材料中的“庚子年(1900年),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可知,“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所反映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要求擴大在華利益,于是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材料二反映的是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根據材料中的“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于后:一、新關各進款……二、所有常關各進款,……三、所有鹽政各進項……諸國現允可行”可以把其內容概括為: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圖片反映的即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的歷史場景。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第二次工業革命、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引起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狂潮,要求持續擴大在華利益、使其成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2)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并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擔保;清政府保證所禁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辛丑條約》的簽訂。
(3)“陳舊一面的解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掠奪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加快了西方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舊式經濟結構逐步走向解休: 《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封建專制統治趨于瓦解。
“促成了新的民族覺醒”:《辛丑條約》后掀起興辦宣傳西方民主革命的刊物熱湖,促進了革命思想的傳播,使進步的中國人得以覺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娄烦县| 昭觉县| 丹棱县| 博白县| 张家口市| 文成县| 汾阳市| 河北区| 西林县| 庆安县| 米林县| 长汀县| 雅江县| 米林县| 如皋市| 南汇区| 中西区| 将乐县| 汾阳市| 嘉义市| 调兵山市| 新余市| 额敏县| 遵义市| 平乡县| 栾川县| 石台县| 邹平县| 来宾市| 齐齐哈尔市| 衡水市| 松江区| 榆树市| 花莲县| 尼勒克县| 鲜城| 佛冈县| 高碑店市| 黄山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