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社成長會中在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重點)2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方法,養成親社會行為。(難點)31了解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重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意義難點:如何培養親社會行為學習目標自主預習1.社會化的含義及途徑2.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3.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4.親少年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5.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01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因母親過早去世,父親智力低下,年邁的奶奶又無力照顧,在陜西榆林王家河村,一名“啞童”常年被用繩子拴在樹上,與一只山羊為伴。六年間,孩子從來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就連“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語也不會說。。。。。。與羊為伴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這個故事說明: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真正意義上的人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在與他人的不斷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長和發展起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結論:掌握了工作知識和技能,并從中獲得了社會工作經驗,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就是我們的社會化。學習社會化生物人社會人剛出生的人,僅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類特征,但還不具備人的品質。通過學習社會知識、從生物人變成社會人,完成了人的社會化。【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1、社會化的含義:母親教子女學習同學一起玩樂,感受集體的溫暖認真聽課,學習知識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成長的途徑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解讀: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父母的養育同伴的幫助教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知識技能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生物的我自然人社會化社會人2、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社會的我社會化的途徑社會化的影響社會化的結果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食衣住行①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習用書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歸納概括: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生活的關系?(為什么個人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02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2、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幫助謙讓分享關心親社會行為2、養成親社會行為(表現)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表現:遵守規則、愛護環境、團結同學、互相謙讓、彼此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心理學家把這一類行為稱為親社會行為。4.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1)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了解、服務社會。可塑性強、不穩定時期給老人讓座扶盲人過馬路參觀磁州窯;瞻仰烈士親近自然:植樹節為小樹澆水生物社團:碩果累累情境再現夏令營: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合作探究:小組研討1錦玉中學舉辦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2)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攫B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觀看視頻,請你評價志愿者的行為.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今中國社會狀況?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4、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意義)?①親社會行為是個體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②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探究與分享33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圖片探究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社會體驗志愿服務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5.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5、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6.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3)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4)有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拓展提升:奉獻你的愛!板書設計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的含義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青少年培養親社會行為意義(重點)青少年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重點)親社會行為的含義、表現本課小結課堂練習1、武漢封城期間,5名來自不同行業的熱心武漢人自發組成“W大武漢緊急救援隊”,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醫院的待產孕婦,在他們的幫助下,有23位武漢留守孕婦順利到醫院生產,無一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對5名熱心人的行為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①他們樂于助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他們服務社會,培養親社會行為③他們急人所急,為的是贏得他人的贊許和肯定④他們熱心公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2、2020年5月19日是全國第29個助殘日。某校開展以“心手相連,共浴陽光”為主題的手工制品義賣銷售活動,所得的資金全部用于幫助殘疾人。該校開展這項活動( ?。?br/>①能夠徹底解決殘疾人的困難②有利于學生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③培養學生通過努力,獲取物質財富的意識④有助于學生養成親社會行為和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B3、下列有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 ?。?br/>①小強為方便個人使用將共享單車搬進自家樓道②小惠乘坐公交上下學時經常給需要的乘客讓座③小軒因上課外輔導班而不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④小芳常利用周末時間到博物館做志愿講解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D4、湖北武漢某地鐵站內,一名中年男子乘自動扶梯時不慎摔倒。危急關頭,大學生志愿者余濤宏飛奔上前,雖因救人心切中途摔倒磕破膝蓋,但他馬上爬起來及時關停電梯,成功救人!你對余濤宏這一舉動的看法是( )①志愿者工作都是危險的②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是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只有成為志愿者,才能實現人生價值④這是親社會行為的表現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B5、2019年我市不少學校都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志愿者服務活動。5月初,結合“五一勞動節”,組織中小學生到市區草坪撿拾垃圾。通過開展此項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奉獻意識和文明素養,更能夠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新風。請回答:(1)我們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2)親社會行為在什么中養成?青少年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3)列舉出我們可以參加的三項親社會行為。(1)①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人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①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③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3)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給留守兒童補習功課;到敬老院獻愛心;到街上參加志愿者活動如擦欄桿、幫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等。答案TheEnd!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 3.2 參與民主生活 課件(共50張PPT).pptx 2456aedb4836453aae8bd5f45bf72704.mp4 人的社會化.mp4 同樣暑假,不同內容.avi 套路民警的中學生.mp4 社會中成長.mp4 血脈相連,讓愛一直傳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