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田二中期中階段測試卷 (B卷)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2020 年 11 月 4 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 ) A. 北京 B.上海 C.廣州 D. 深圳 2. 2020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周年紀念日( ) A. 75 B.80 C.85 D.100 33147002971803. 見右圖,以前我國民生建設主要著力解決“飽不飽”、“暖不暖”、“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開始關注“好不好”的問題。這一轉變告訴我們( ) A.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轉化 B.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C.我國基本國情與以前不同 D.我國人民生活已實現全面小康 4.VR導航、“聰明廁所”、“無人餐廳”、“ 智能機器人”......時下最流行的科技元素在中國鐵路亮相。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生活科技化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B.我國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C.我國已滿足人民的各種美好生活需要 D.我們的生活因科技創新變得更加美好 5.有人說中共建國史和船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從南湖的形單影只,到三十幾年后的排山倒海之勢,終于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其中后者所指的歷史事件是( ) A.遼沈戰役 B.百團大戰 C. 淮海戰役 D. 渡江戰役 6.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成就或史實描述不符的是( ) A.孫中山——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并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建立早期黨組織 C.毛澤東——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D.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7.“茲查通都大邑,剪辮者已多。至偏鄉僻壤,留辮者尚復不少。……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此“令”的頒行時間應是( ) 3798570135255第10課 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 第11課 北伐戰爭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0課 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 第11課 北伐戰爭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8.給右圖所示內容歸納單元主題,最適合的是( )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B.近代化探索 C.侵略與反抗 D.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9.某文告寫道:“民眾自動武裝起來,打倒投降帝國主義的國民黨!建立民眾自己的蘇維埃政權!創造民眾自己的武裝力量!到紅軍中去,進行革命的民族戰爭!”這份文告最可能( ) A.辛亥革命時期武昌起義新軍的宣傳 B.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宣傳 C.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號召 D.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號召 10.下面是東北大學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多次遷移的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它的遷移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 ) 1923年在沈陽成立—→1931年遷往北平—→1937年遷往開封—→1938年遷往四川 A.新文化運動 B.北伐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11.小亮同學根據某個學習主題搜集到楊靖宇、趙登禹、佟麟閣等英烈的事跡,這三個人物共同反映的主題最可能是( ) A.新革命道路的探索 B.中華民族的抗爭 C.近代中國的屈辱 D.國共關系的演變 12.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有( ) 4762531750 ①國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 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 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詩言志,史鑄詩。下列詩句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中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是( ) ①日頭一出紅又紅,朱德來會毛澤東 ②霹靂一聲天地動,贛湘暴動筑高樓 ③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 ④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廣東省中國國民黨黨員的職業統計。這一職業分布應出現于( ) 職業 農民 工人 學生 商人及其他 比例 40% 25% 25% 10% A.辛亥革命時 B.五四運動時期 C.國民革命運動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 15.“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在華北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這段報道反映的是哪場戰役?( ) A.北伐戰爭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16.毛澤東曾說“我們鬧革命,光是跑來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個家,不然就很困難,……我們以家為依托,不斷向外發展,把我們四周的敵人一點點地吃掉……”中國共產黨獨立“鬧革命”后建立的第一個“家”是( )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陜甘寧革命根據地 C.閩浙贛根據地 D.中央革命根據地 17.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標志。下列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事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北伐戰爭 ②遵義會議 ③黃埔軍校建立 ④遷都重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8.1944年6月,盟軍實施“霸王行動”計劃,發動世界戰爭史上迄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這次戰役( ???) ①是遵照雅爾塔會議的決定發動的 ②是在法國的諾曼底地區登陸的 ③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 ④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國共兩黨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我國歷史上兩次國共合作的共同點包括( ) ①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都具有反帝性質 ③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④都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功績的組合正確的有( ) ①丘吉爾----領導英國反法西斯斗爭 ②孫中山---領導參加北伐戰爭 ③黃興---領導黃花崗起義 ④彭德懷---指揮了百團大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 21. (10 分)材料一:10 月 1 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 余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共和國 70 華誕。游行分“建國創業”“改革開放”“偉大復興”三個篇章,10 萬群眾、70 組彩車組成 36 個方陣和3 個情境式行進,抒發對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由衷贊美和真情熱愛。 (1)群眾游行的三個篇章展現中華民族迎來怎樣的偉大飛躍?(3 分) (2)盛大的閱兵式和大規模的群眾游行彰顯中國實力,而中國實力的增強離不開 40 多年的改革開放,談談改革開放的重要性。(4 分) (3)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創新。請從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角度談談創新的重要性。(3 分) 22.(10分)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不斷探索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教育家葉圣陶在一則日記中寫道:“課畢后閱報紙,見專電欄中有云,武昌已為革(命)所據,新軍亦起而相應……從此而萬惡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材料二:在這場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達到兩百萬人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興的社會力量;從某年的6月5日起,上海產業工人六、七萬人舉行了愛國大罷工,加上店員,約計十萬人以上,聲援學生的愛國斗爭。 材料三: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 ——摘自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 (1)材料一、二分別說明了中國哪一階級的成長壯大?并根據材料從意義的角度分別說明其在政治上成長壯大的理由。(6分) (2)材料三中的“一線紅”指什么?它對中國革命帶來了怎樣的重大影響?(2分) (3)三則材料中各階級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當時的哪一歷史任務?(2分) 23.(10分)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9525133350注:1942年1月,在華盛頓由美、英、蘇、中四國領銜,其余22國按國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 圖三: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 圖二 注:1942年1月,在華盛頓由美、英、蘇、中四國領銜,其余22國按國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 圖三: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 圖二 331470154940圖一 圖一 (1)圖二圖三分別反映了哪一事件。它們對這場戰爭各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5分) (2)圖二中,“中國領銜”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用所學知識解釋“中國領銜”的原因,并結合某次國際會議的相關內容闡明“中國領銜”、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表現。(2分) (3)從圖一到圖二,中國聯合抗 戰的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三則圖片共同啟示我們,面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應如何解決?(3分) 24.(10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 李達、 董必武等人和共產國際派來的馬林、尼克爾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會會議。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45歲,最年輕的19歲,平均年齡28歲。 (1)這一群年輕人參加的是哪次會議?簡析這次會議對中國革命的影響。(2分) 128270212725① ② ③ ① ② ③ 材料二: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與①圖數字標識相關的歷史事件及其影響是什么?寫出②圖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重要成果。③圖中“中華民國二十七年”相對應的公元紀年是 ▲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軍名稱從②圖到③圖變化的直接原因。(6分) (3)分析材料一、二與材料三之間的內在聯系。(2分) 25.(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不止奪取山東的是我們的仇敵,這強盜世界中一切強盜團體,秘密外交這一類的一切強盜行為,都是我們的仇敵啊!我們若是沒有民族自決、世界改造的精神,把這強盜世界推翻,單是打死幾個人,開幾個公民大會,也還是沒有效果。我們的三大信譽是:改造強盜世界,不認秘密外交,實行民族自決 。 ——李大釗《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1919年5月18日 材料二:我們為什么這樣發動,為爭地盤嗎?不是!為泄憤嗎?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想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 ——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同胞書》1936年12月16日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李大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分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間提出的。(2分)概括這兩個重大事件在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2分) (2)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1),歸納以上人物的主張所體現的共同時代主題。(2分) (3)結合圖一、圖二,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上述主題所做的努力。(4分) 3127375741045 25463550165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 檢測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BAADD 6-10 DBADC 11-15 BCBCD 16-20 ABCAB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 21.(10分) 21.(1)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3分) (2)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2分)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2分) (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3分) 22.(10分)(1)民族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2分)。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2分)。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 (2)指馬克思主義(1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或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1分)。 (3)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分) 23.(10分)(1)圖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1分)。作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2分)。 圖三:柏林戰役勝利(1分)。作用:宣告了法西斯德國的失敗,歐洲戰事結束(1分)。 (2)原因: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分)。 表現:《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分)。 (3)從國共兩黨聯合抗戰到與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2分)。啟示我們應加強國際合作(1分) 24. (10分) (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分) 最重要成果:找到了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2分) 1938年(1分) 直接原因:中國共產黨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1分) (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分) 25.(10分) (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2分)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分) (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2分) (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2分)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2分)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B 檢測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BBADD 6-10 DBADC 11-15 BCBCD 16-20 ABCAB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五大題,共50分) 21.(10分) 21.(1)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3分) (2)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2分)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2分) (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3分) 22.(10分)(1)民族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2分)。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2分)。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 (2)指馬克思主義(1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或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1分)。 (3)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分) 23.(10分)(1)圖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1分)。作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2分)。 圖三:柏林戰役勝利(1分)。作用:宣告了法西斯德國的失敗,歐洲戰事結束(1分)。 (2)原因: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分)。 表現:《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分)。 (3)從國共兩黨聯合抗戰到與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2分)。啟示我們應加強國際合作(1分) 24. (10分) (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分) 最重要成果:找到了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2分) 1938年(1分) 直接原因:中國共產黨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1分) (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分) 25.(10分) (1)五四運動和西安事變。(2分)作用:①五四運動:促使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②西安事變: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分) (2)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利益。(或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2分) (3)努力:北伐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勢力。(2分)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