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課題時間在流逝單元第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古人利用天體的運動規律來計時。2.在一定的條件下,燃香變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勻的,可以用來大致地計時??茖W探究目標1.能搜集古人計時方法的資料并進行交流。2.能觀測記錄燃香時間的相關數據。3.能就“蠟燭可以計時嗎”這一問題結合實驗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科學態度目標有關注計時方法的意識和興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目標了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計時工具。重點1.感知時間的長短,感悟時間的流逝。2.經歷從模糊估時到較準確估時的探究過程,積累方法,提高估時的能力。難點1.感知時間的長短,感悟時間的流逝。2.經歷從模糊估時到較準確估時的探究過程,積累方法,提高估時的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聚焦、引出課題提問:同學們,現在幾點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學們的這些方法能知道現在的時間,也可以用這些方法知道時間流逝了多少。在沒有鐘表的時候,人們是怎樣來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引出課題:是不是如同同學們所說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時間在流逝。板書課題:時間在流逝。回答現在的時間?;卮鹂赡苁牵鹤约旱氖直?,教室里的時鐘,根據上課時間來推測等等??赡軙卮穑焊鶕柡驮铝恋倪\動、香和蠟燭的燃燒、水流的運動、沙漏等等。通過提問現在幾點了,引導學生利用已知的方法去找尋時間,比如鐘表。教師從鐘表入手,告訴學生又提問學生,沒有鐘表,人們怎樣安排生活和勞作,引發學生頭腦風暴,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出利用太陽和月亮的運動、香和蠟燭的燃燒、水流的運動、沙漏等等。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索計量時間的方法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基礎。探索1.說說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能根據哪些自然現象去判斷時間。PPT出示太陽運動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沒有鐘表,想要知道時間,你們能從圖片中獲得怎樣的信息?肯定學生的回答:嗯,看來同學們對用太陽來計時非常了解。小結: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板書:最早的時間單位:晝夜交替——天)2.搜集、閱讀資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陽進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板書:圭表——利用日影確定季節、日晷——利用日影計時有規律3.觀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說明:“一炷香”燃燒時間為30分鐘,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燃燒15分鐘的香,并在探索結束后告知學生,并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探索“一炷香”燃燒的真正時間。)PPT出示古人用燃香來計時的事例,提問:為什么可以用燃香來計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出研究問題:香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嗎?我們一起來探索。出示材料:一個秒表、一把打火機、一支香、若干橡皮泥(固定香)。引導學生:根據材料說說你的方法。根據學生所說的方法,與生與確定方法:(1)取一支香,分別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處做標記。(2)燃香并記錄燃燒到每個標記的時間。PPT出示小提示(四人合作):①一人計時,香開始燃燒,立即按開始鍵開始計時(中間不按暫停鍵),一人觀察香燃燒的位置,燃燒到標記位置時,立刻喊出“時間”,計時員立即報出此刻的時間,記錄員馬上記錄。②注意用火安全。引導學生交流實驗結果:算一算,香每燃燒“四分之一”所用的時間一樣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一定的條件下(無風、香的粗細均勻),燃香變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勻的,可以用來大致地計時。(板書:燃香計時——燃燒速度均勻)1.說說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能根據哪些自然現象去判斷時間。太陽升起,代表早上了,要起來吃完早餐去上學;當太陽升到我們頭頂的時候,說明是中午了,我們要吃中飯睡午覺了;當太陽落山了,提醒我們是放學時間,要及時回家吃晚飯;當我們看不到太陽,看到月亮升起的時候,告訴我們該睡覺休息了。2.搜集、閱讀資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陽進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展示課前搜集的利用太陽計時的資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前將搜集的資料放入教學PPT中,以便上課交流。)PPT展示日晷的圖片,簡單介紹日晷的計時原理: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沿用時間長達千年。日晷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并視頻介紹。PPT展示圭表的圖片,簡單介紹圭表: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并視頻介紹。3.觀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赡軙f出:可能是因為香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能說出:將香等分,計每一段香燃燒所用的時間。確定方法。開始探索:香每一段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嗎?計算,會發現:香每燃燒“四分之一”所用的時間基本相同。探索1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利用自然現象可以用來計時,比如太陽的東升西落是個很好的例子。探索2是在探索1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古人利用太陽來計時的方法和事例,初步了解圭表確定季節和日晷計時原理。探索3是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探索燃香計時的原理:在一定的條件下,燃香變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勻的,可以用來大致地計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感知時間的長短,感悟時間的流逝。經歷從模糊估時到較準確估時的探究過程,積累方法,提高估時的能力。研討引導學生研討:1.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嗎?PPT出示上下等粗、有一定高度的蠟燭,短蠟燭,上大下小的蠟燭,提問:下列哪一種蠟燭更適合用來計時?2.古人曾用過哪些方法計時?這些方法為什么能幫助人們計時?1.利用“燃香”的實驗,探討“蠟燭計時”的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觀察、思考,能說出:上下等粗、有一定高度的蠟燭更適合用來計時。因為蠟燭上下等粗,并且有一定高度;燃燒時,每燃燒相同長度,時間基本均勻。2.用日影、香的燃燒等來計時。太陽東升西落,有一定的規律;香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研討問題1是根據“燃香”的實驗,探討“蠟燭計時”的問題,是對規律燃燒來計時的延伸。研討問題2是對古人計時方法和原理的鞏固。拓展根據上課的方法,課后探索“一根蠟燭”的時間。課后探索“一根蠟燭”的時間。是對本課的延伸。板書時間在流逝最早的時間單位:晝夜交替——天圭表——利用日影確定季節,有規律日晷——利用日影計時,有規律燃香計時——燃燒速度均勻附課堂活動記錄單:燃香時間記錄表。燃香燃燒到的長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測量的時間我們的發現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時間在流逝》課后練習1.填空題。(1)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是(),現在人們常用的鐘表上的時間單位是()、()和()。(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們利用()來計時。(3)時間流逝的速度是()的。2.判斷題。(1)我感覺快樂時,時間過得很快;我感覺難受時,時間過得很慢。()(2)“一節科學課的時間是40分鐘”“我早上6點起來”,這里指的都是時間。()(3)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物體的運動或變化規律來計時。()3.選擇題。(1)下列是利用日影來計每天時間的工具是()。A.石英鐘B.日晷C.圭表(2)取一支香,分別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處做標記。燃香燃燒到四分之一時所需要的時間是燃燒整支香的()。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沒有規律(3)太陽在我們頭頂時,現在大約是()A.上午9點B.中午12點C.下午2點(4)古人通過圭表不能了解()。A.季節的更替B.一年的時間C.每天的時間(5)燃香是根據()來計時。A.香的長度B.香燃燒的長度C.每一段長度相同的香燃燒的時間一樣4.科學探索。某一科普小組在探索“燃香”可以計時嗎時,遇到了以下幾個問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1)“一炷香”燃燒的時間是30分鐘,那么它燃燒“四分之一”需要()分鐘。(2)燃香計時時,對香本身和燃燒的環境有什么需求?《時間在流逝》課后練習參考答案1.填空題。(1)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是(天),現在人們常用的鐘表上的時間單位是(時)、(分)和(秒)。(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們利用(太陽)來計時。(3)時間流逝的速度是(一樣)的。2.判斷題。(1)我感覺快樂時,時間過得很快;我感覺難受時,時間過得很慢。(×)(2)“一節科學課的時間是40分鐘”“我早上6點起來”,這里指的都是時間。(√)(3)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物體的運動或變化規律來計時。(√)3.選擇題。(1)下列是利用日影來計每天時間的工具是(B)。A.石英鐘B.日晷C.圭表(利用正午的影長來確定季節的變化)(2)取一支香,分別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處做標記。燃香燃燒到四分之一時所需要的時間是燃燒整支香的(A)。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沒有規律(3)太陽在我們頭頂時,現在大約是(B)A.上午9點B.中午12點C.下午2點(4)古人通過圭表不能了解(C)。A.季節的更替B.一年的時間C.每天的時間(5)燃香是根據(C)來計時。A.香的長度B.香燃燒的長度C.每一段長度相同的香燃燒的時間一樣4.科學探索。某一科普小組在探索“燃香”可以計時嗎時,遇到了以下幾個問題,你能幫他們解決嗎?(1)“一炷香”燃燒的時間是30分鐘,那么它燃燒“四分之一”需要(7.5)分鐘。(2)燃香計時時,對香本身和燃燒的環境有什么需求?香:粗細均勻。燃燒環境:無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6張PPT)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聚焦現在幾點了?說一說:知道時間的方法。時間在流逝探索一說說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能根據哪些自然現象去判斷時間。觀察圖片,說說沒有鐘表,想要知道時間,你能從圖片中獲得怎樣的信息?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探索二搜集、閱讀資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陽進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日晷(guǐ)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沿用時間長達千年。日晷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探索二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表圭探索二探索三觀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材料:一個秒表、一把打火機、一支香、若干橡皮泥(固定香)研究問題:香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古人還曾用燃香來計時!交流:根據材料說說你的方法。探索三確定方法:四分之一(1)取一支香,分別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處做標記。(如右圖)二分之一四分之三(2)燃香并記錄燃燒到每個標記的時間。探索三小提示(四人合作):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①一人計時,香開始燃燒,立即按開始鍵開始計時(中間不按暫停鍵),一人觀察香燃燒的位置,燃燒到標記位置時,立刻喊出“時間”,計時員立即報出此刻的時間,記錄員馬上記錄。②注意用火安全。探索三交流實驗結果:香每燃燒“四分之一”所用的時間基本相同。結論:在一定的條件下(無風、香的粗細均勻),燃香變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勻的,可以用來大致地計時。研討1.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嗎?下列哪一種蠟燭更適合用來計時?√蠟燭上下等粗,并且有一定高度;燃燒時,每燃燒相同長度,時間基本均勻。研討2.古人曾用過哪些方法計時?這些方法為什么能幫助人們計時?用日影、香的燃燒等來計時。太陽東升西落,有一定的規律;香燃燒的速度是均勻的。拓展根據上課的方法,課后探索“一根蠟燭”的時間。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doc 3.1《時間在流逝》課后練習.doc 3.1時間在流逝.pptx 古代計時工具“日晷”.mp4 圭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