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四哲學與文化3.2世界是永恒發展 學習目標 必備知識: 1.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實質;正確區分新事物與舊事物;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關鍵能力: 1.明確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闡明發展的實質,支持、促進新事物成長,自覺抵制形而上學的靜止觀。 2.結合有關實例,闡明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懂得這一關系對我們生活與實踐的意義。 3.運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原理闡釋社會生活實例,正確認識事物的發展方向與道路。 基礎梳理 知識點一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1.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 發展 的過程中。 2.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 前進 和 上升 ,是新事物的產生和 舊事物 的滅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 、具有強大的 生命力 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舊事物違背事物發展的 必然趨勢 ,因而最終會走向滅亡。新事物必然 戰勝 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 知識點二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量變和質變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 的、 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2.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3.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腳踏實地 ,埋頭苦干,重視 量的積累 ,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 抓住時機 ,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 飛躍 。 4.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 、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5.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經歷曲折的過程。 6.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因此,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 易錯提示 任何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答案:× 解析:任何發展都是一種運動、變化,但運動、變化并不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運動、變化才是發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運動、變化則不是發展。 2.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答案:× 解析: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3.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都是前進的。 答案:× 解析: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但不能說事物每時每刻都在前進。 4.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答案:× 解析: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5.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因此,量變比質變更重要。 答案:× 解析: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但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質變來實現的,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因此,不能說量變比質變更重要。 6.只有質變才有實際意義。 答案:× 解析:對于事物的發展而言,量變和質變都有意義,不能只強調一方面。 7.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答案:× 解析:事物的量變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 8.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答案:× 解析: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不是量變的筒單相加。 9.事物總是處在漸進和不顯著的變化中。 答案:× 解析:事物的變化包括量變和質變,而不是總處在漸進和不顯著的變化中。 深化探究 1.近幾年,中美之間國際貿易摩擦不斷,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中美關系是影響國際格局演變的重要因素。中美關系有它的重要性,也有它的復雜性和敏感性。在中美關系比較順利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它的復雜性和脆弱性,不要掉以輕心,在中美關系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因為中美雙方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看待中美關系的未來,還是要看大趨勢。處理中美關系要從“勢”和“度”兩方面把握,“勢”就是大趨勢,“度”就是分寸。 結合材料,從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角度,分析如何認識和處理好中美關系。 2.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明顯,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枃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囯際金融危杋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全黨全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經濟一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運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有關知識對此加以分析說明。 3.浙江省的扶貧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五年出臺一個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上馬一個針對特定貧困群體的扶貧工程.從“百鄉扶貧攻堅計劃”到“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從“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從“下山脫貧"到“山海協作",從12個重點欠發達縣特別扶持計劃到麗水國家級扶貧改革試驗區,不斷調整扶貧開發工作的戰略方向,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步步為營、 層層深入,堅持精準導向,精準發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結合材料,運用“量變與質變”相關知識,分析浙江省扶貧開發之路的合理性。 隨堂訓練 1.下列體現發展實質的詩句有( ) ①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②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④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關于區分新舊事物的標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以事物產生的時間順序為標準,先產生的是舊事物,后產生的是新事物 B.以事物的力量強弱為標準,力量強大的是新事物,力量弱小的是舊事物 C.以事物是否完善為標準,不完善的是舊事物,完善的是新事物 D.以事物是否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標準,符合的是新事物,不符合的是舊事物 3.《莊子?刻意》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其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①新事物是對以往事物的全盤拋棄 ②新事物產生的時間總是晚于舊事物 ③新事物吸收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 ④新事物增添了有生命力的新內容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以下各項能說明發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①青藏高原海陸變遷 ②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③世界就是一個輪回,始于何處,回到何處 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后,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于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一事實( ) ①說明“中國道路”才是各國發展的正確道路 ②意味著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 ③促使世界各國都樂意接受中國提供的治理經驗 ④啟示我們應樹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技術倫理問題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與安全基因,才能推動人工智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①新事物的發展要應對舊事物的挑戰 ②新事物的發展會經歷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④事物發展是在不斷地自我否定中循環往復的過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詩句體現了“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這一哲理的是( )。 A.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B.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C.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D.歷盡天華成此境,人間萬事出艱辛 8.“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而是我們從自己的后代那兒借來的。”這句話警示我們( ) A.要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和處理問題 B.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無條件的 C.要發揮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D.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參考答案 深化探究 1.答案:①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和處理中美關系要立足未來,放眼長遠,把握中美關系發展大趨勢。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既要在中美關系發展比較順利的時候意識到它的復雜性和脆弱性,又要在中美關系遇到問題時充滿信心,尋求彼此利益共同點。 ③事物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認識和處理中美關系需要我們抓住機遇,把握分寸,促進中美關系持續健康發展。 2.答案:①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們有各類顯著優勢,全黨全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會議認為,我國面臨的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國內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則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們要做好工作預案,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 3.答案: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我們做事情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浙江省扶貧工作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步步為營、層層深入,才能走出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要求我們在關鍵時期果斷抓住機遇,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浙江的扶貧工作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贏得了主動和優勢,所以要抓住機遇,下定決心,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③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不斷瑚進的過程。浙江省扶貧工作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一階段、層?面所做的工作,都為該階段、層面的質變創造了條件,又為下一階段的量變開辟了道路,由此推動浙江扶貧工作不斷登上新的臺階,最后實現脫貧。 隨堂訓練 1.答案:B 解析: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的意思是丹山路上桐花萬里,花叢中傳來一陣陣雛鳳的鳴聲,這聲音比老鳳的鳴聲來得更清圓,說明新事物具有優越性,①符合題意。“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的意思是芳林中的新葉不斷催換著舊葉,流水里前波總是讓位給后波,體現了發展的實質,④符合題意。“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體現的是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沒有體現發展的實質,排除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是仿佛三千尺水流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沒有體現發展的實質,排除③。故選B。 2.答案:D 解析:判定一個事物究竟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的標準,不是形式的新舊,不是出現時間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強弱,其根本標志在于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D正確,A、B、C錯誤。本題選D。 3.答案:A 解析:“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原意是指呼吸時吐出污濁的空氣,吸進新鮮的空氣,在這里,污濁的空氣比喻舊事物,新鮮的空氣比喻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③④符合題意,入選;①中“全盤拋棄”的說法錯誤,排除;不能用出現時間的先后來判斷某一事物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②說法錯誤,排除。本題選A。 4.答案:C 解析:①是運動、變化,不是發展;③是簡單的循環,不是發展;②④說明了發展的普遍性,入選。 5.答案:D 解析: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表明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是會遭遇挫折的,②正確。“中國不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就意味著中國所選擇道路的正確性,所以要樹立“四個自信”,④正確。中國道路是適合中國的正確道路,①錯誤。③錯在“都樂意接受”。 6.答案:B 解析:技術倫理問題成為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與安全基因,才能推動人工智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體現了新事物的發展會經歷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③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舊事物以及舊事物的挑戰問題,①不符合題意。④中“循環往復”說法錯誤。 7.答案:D 解析:本題是對教材知識理解程度的直接考查,D符合題意。A、B、C均未體現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而是我們從自己的后代那兒借來的。”這說明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和處理問題,A符合題意;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有條件的,B錯誤;材料未體現“要發揮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C不符合題意;發展是運動變化,但并不是所有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