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課件(34張PPT)+導學案+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課件(34張PPT)+導學案+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新知導入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經歷、民族情感與父輩的仇恨,打算撰寫一部記實性的長篇之作,書名就叫《甲午戰爭》。為此,老人多次提筆,“可是,她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

——《冰心的遺憾》
新知講解
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滿









日本明治維新后,實力上升,制定了“大陸政策”
。(根本原因)
明治天皇
(1852-1912)
明治維新
小日本,大野心!
新知講解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陸軍,并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把中國的海軍做為它的“假想敵人”,伺機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




明治天皇:以餓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飯,鼓動著他的臣民為戰艦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個銅板,于1887年7月1日從內務庫中撥出30萬日元作為海防經費。
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新知講解
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大清
日本
朝鮮
1894年5月東學黨起義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趁機挑起戰爭。(直接原因)
新知講解
甲午起,起于弱——背景




清政府沒有認真備戰,北洋大臣、駐朝中國軍隊的真正指揮官李鴻章在國際間四處作揖,將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諸列強的干涉,遲遲不派兵增援前線。但李鴻章的希望一個個破滅。





日本成為其侵略朝鮮和中國的助手
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發展勢力
趁機奪取新的權益
侵略準備尚未就緒,不干涉
支持默許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豐島海戰——1894.7
豐島海戰
1894年7月25日,日本進攻駐守朝鮮的中國軍隊,并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平壤戰役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為之死也。敵人注目,吾何懼乎。
——左寶貴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1894年9月,海軍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艦隊艦艇十余艘護送援軍至大東溝。正當北洋艦隊準備返航旅順時,遭到日本聯合艦隊的襲擊,中日間就此展開大戰。再次上演一出勇士戰死、懦夫奔退的悲劇。
清國北洋艦隊
日本聯合艦隊

督丁汝昌
(定遠艦)
總司令伊東佑亨(松島艦)
人數
戰艦
噸位
火炮
魚雷發射管
平均
航速
日軍
3916
12艘
40840噸
268門
36具
16.4節
清軍
2126
12艘
34466噸
195門
27具
15.1節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黃海大戰
鄧世昌
此日漫揮天下淚,
有公足壯海軍威。
——光緒皇帝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2014年,考古人員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一艘體量在1600噸左右的沉船,命名為“丹東一號”。2015年11月4日,國家文物局確認丹東一號為甲午中日戰爭中沉沒的戰艦"致遠艦",將進行整體打撈。




新知講解
遼東之戰——1894.10
遼東之戰
“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
——美國紐約《世界報》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結果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炮臺,威海衛失守。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在艦隊陷入絕境之際,日軍和清軍中貪生怕死的官司員威逼利誘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在絕望中服毒自盡。后英國顧問浩威假托他的名義起草投降書,向日本投降。
“定遠”管帶劉步蟾在此之前命人炸沉“定遠”后以手槍自殺。北洋海軍殘余艦船“鎮遠”、“濟遠”等4艦和6艘炮艇及全部軍用物資被拱手送給了侵略者。
威海衛戰役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
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臣職!
——丁汝昌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平壤戰役
豐島海戰
黃海大戰
遼東之戰
威海衛戰役
新知講解
你覺得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為什么會失敗呢?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我不先與開仗,彼諒不動手。”
——《李文忠公全書電稿》卷16,第25頁。
軍事戰略:李鴻章戰前缺乏預見,戰時“避戰保船”,貽誤戰機。
李鴻章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明治天皇:鼓動臣民為戰艦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個銅板,于1887年7月1日從內務庫中撥出30萬日元作為海防經費。
慈禧太后:1888年開始,慈禧太后大搞萬壽慶典,斥巨資修筑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達2000萬兩,占了海軍軍費的一大半。
統治者:慈禧太后挪用軍費,而日本蓄謀已久,積極備戰。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兩國從歐洲采購軍艦列表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千代田
嚴島
松島
吉野
橋立
秋津洲
定遠
鎮遠
濟遠
致遠
靖遠
經遠
來遠
浪速
高千穗
軍事裝備:中國艦齡老化,行動遲緩,裝備落后。
甲午祭,祭英烈——過程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1895年
李鴻章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政府全權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中方代表
時間
李鴻章
伊藤博文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根據教材,完成表格
割三地
賠兩億
增口岸
允設廠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馬關條約》
內容
影響
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開放沙市、重慶、杭州、蘇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1.中國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驟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于四野”。
——《小說月報》第6卷,第3號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馬關條約》
內容
影響
日本年財政收入
北洋艦隊建軍費用
清政府年財政收入
戰爭賠款
0.37億
日本戰爭獲益
2.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也進一步增強了日本實力。
0.86億
2.3億
3.4億
0.4億
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開放沙市、重慶、杭州、蘇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新知講解
《馬關條約》
內容
影響
3.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
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開放沙市、重慶、杭州、蘇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馬關條約》
內容
影響
4.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進一步加深,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中企
外企
1.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開放沙市、重慶、杭州、蘇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1895年-1900年間,列強在華設廠總數從原來80余家激增到933家。外資企業憑借雄厚的資本,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節省運費,獲得巨額利潤,嚴重排擠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品”。
——《中國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中華書局,第220頁。
使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侵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
三國干涉還遼的根本目的是為中國爭取利益么?
德俄合作干涉之結果,可能由中國獲得一海軍軍港或煤站之割讓。法國也想借此向中國邀功,取得南海島旁中國一小島…

——梁啟超
著《李鴻章傳》
中國遼東
日本
俄德法干預
漫畫解讀《漁夫和魚》
實質——列強瓜分中國矛盾的激化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
對比項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相同點
?
?
不同點
?
?
?
?
?
?
?
?
?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熊代表俄國
犬代表英國
蛤蟆代表法國
鷹代表美國
香腸代表德國
代表清政府的三個人物
太陽代表日本
《時局圖》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揭露清政府腐敗。反映了愛國者呼吁中華民族覺醒,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之情。
列強在華強租租借地
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
德國
膠州灣租借地
山東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長城以北、新疆、東北
法國
廣州灣租借地
廣東、廣西、云南
英國
九龍租借地、威海衛租借地
長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強租海港
勢力范圍
新知講解
甲午殤,殤國情——影響
1899年
美國照會英、德、俄、日、意、法
①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
②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
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
門戶開放政策
時間
提出
內容
評價
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國貨物一律按中國政府現行稅率5%征收關稅;

…各國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對他國船只、貨物運費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國的費用。
——
?"門戶開放"政策
新知講解
甲午啟,啟思錄——借鑒
要提高海權意識,加強海洋防衛!
落后是注定要挨打的!
變革要徹底,僅僅學習西方器物是不夠的!
……
板書設計
1.甲午中
日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
(1)背景
①爆發
(2)經過
②主要戰役
a.平壤戰役
b.黃海大戰
c.遼東半島戰役
d.威海衛戰役
③結果
2
.瓜分中國狂潮
(1)背景
(3)門戶開放政策
1894年(甲午年)
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1894年---1895年
(2)主要方式
三國干涉還遼
當堂訓練
A
C
1.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是(

A.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
B.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后
C.八國聯軍戰爭爆發后
D.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后
2.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擁有一定的軍備優勢,然而結果卻以中國失敗告終。從根本上看,這是因為當時中國(

A.軍備陳舊
B.指揮無方
C.制度落后
D.腹背受敵
當堂訓練
3.下圖反映了19世紀末中國的時局,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直接因素是(
)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馬關條約》的簽訂
C.《辛丑條約》的簽訂
D.《北京條約》的簽訂
B
B
4.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是(
)
A.南京大屠殺
B.旅順大屠殺
C.九連城大屠殺
D.威海衛大屠殺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導學案
【學教目標】
1.能夠結合教材和視頻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知道甲午戰爭的基本史實,了解左寶貴、鄧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掌握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和影響;
2.通過對史料的研習,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合作探究理解《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危害及影響;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正確評價列強的侵華戰爭,形成理性的歷史認識,體會民族危機下中華兒女的愛國意識和自強精神;認識到維護國家統一,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馬關條約》的內容。。
難點:《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中國戰敗的原因;“門戶開放”的實質。
一、自主學習:初讀教材、勾劃要點、完成填空。
甲午中日戰爭
爆發原因
爆發標志
過程
《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
影響
總體影響
瓜分中國狂潮
契機
表現
美國態度
目的
實質
二、課堂探究題
探究一:結合幻燈片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探究二: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對比項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相同點
不同點
三、練習鞏固
1.
甲午戰爭中黃海戰役的結局是(

A.雙方互有損失
 
B.日本艦隊全軍覆沒
C.北洋艦隊喪失戰斗力
D.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2.
日本出兵占領朝鮮國都韓城,又發動侵華的甲午中日戰爭的目的是(

①征服朝鮮
②侵略中國
③實現稱霸世界的夢想
④幫助朝鮮實現國家獨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下表為列強在1893—1928年間在華設立的商行戶數(補注:日本在1920年達4278家,1928年達8926家)。對其解釋正確的是(

A.
一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
B.
一戰后列強加大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C.
資本輸出是列強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D.
各國開行戶數可直觀地反映各國實力
4.下表顯示的是列強在中國辦廠數目的變化導致列強辦廠數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開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C.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增開漢口、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
5.《馬關條約》與19世紀40-60年代不平等條約相比較,最顯著的不同點是(

A.割地的面積
B.賠款的數額
C.開放的口岸
D.開放工廠的特權
6.
“此次戰爭導致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傳統的世界秩序崩潰,新亞洲霸主產生。觸發當時在東亞地區角逐的英國和俄羅斯等帝國主義列強展開領土分割競爭的契機,因此具有世界意義。”該材料評述的戰爭是(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7.
“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這些內容的提出者是(
)
A.英國
B.美國
C.日本
D.俄國
8.
詩史一體,詩歌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列兩首詩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哪兩個不平等條約(
)
詩歌甲
詩歌乙
“硝煙戰火何時了,賠款知多少?海邊五口又通商,貨運往來英佬把家當……問君港島可曾留?對此只拋淚眼也無謀。”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A.甲:《南京條約》
乙:《天津條約》
B.甲:《天津條約》
乙:《馬關條約》
C.甲:《南京條約》
乙:《馬關條約》
D.甲:《南京條約》
乙:《北京條約》
9.
如圖的漫畫《漁夫、剪刀和魚》,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
A.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B.遼東戰役
C.巴黎和會
D.三國干涉還遼
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鄉。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
(1)根據材料一,指出詩中“酷炎的夏日”是哪國侵略者?歷史上臺灣與祖國大陸曾有過三次分離,導致臺灣與祖國大陸第二次分離的是近代哪次戰爭?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
(2)材料二中的內容出自哪一文件?該文件是在何時簽訂的?當時中方代表是誰?
(3)除材料一、二相關內容外,該文件還涉及哪些有損中國利益的規定?它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參考答案:
1、
自主學習
甲午中日戰爭
爆發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蓄謀已久。直接原因(導火線):朝鮮東學黨起義
爆發標志
豐島海戰
過程
豐島海戰——平壤戰役(左寶貴)——黃海海戰(鄧世昌)——遼東半島戰役(徐邦道)——威海衛戰役(丁汝昌)
《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
影響
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破壞中國領土主權,列強掀起瓜分狂潮。
賠款白銀二億兩
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列強控制財政命脈
增辟通商口岸
列強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開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商品輸出發展到資本輸出;阻礙民資發展
總體影響
中國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瓜分中國狂潮
契機
三國干涉還遼
表現
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
美國態度
“門戶開放”政策
目的
搶占中國市場
實質
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
二、探究一:軍事戰略:李鴻章戰前缺乏預見,戰時“避戰保船”,貽誤戰機;統治者:慈禧太后挪用軍費,而日本蓄謀已久,積極備戰;軍事裝備:中國艦齡老化,行動遲緩,裝備落后。
探究二:
對比項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相同點
內容相同
都有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
影響相同
都損害了中國主權,加重了人民負擔。
不同點
列強侵略方式
經濟上
商品輸出為主
資本輸出為主
政治上
割占中國領土
劃分“勢力范圍”、瓜分中國為主
侵略范圍
侵略東南沿海
侵略勢力深入中國腹地
影響上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三、練習鞏固
1.A
2.A
3.C
4.C
5.D
6.C
7.B
8.
C
9.B
10.
(1)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戰爭。
(2)《馬關條約》。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鴻章。
(3)規定:還有清政府割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影響:《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近代科學的創始人
現代科學之父
有力證明了新天文學說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浮梁县| 永仁县| 丰台区| 五家渠市| 太仓市| 丰都县| 卫辉市| 宜丰县| 电白县| 乐安县| 石屏县| 竹山县| 花莲县| 寻乌县| 景洪市| 河曲县| 开江县| 亳州市| 寿光市| 珠海市| 华阴市| 尉犁县| 福贡县| 钟山县| 平远县| 方正县| 祁门县| 铅山县| 禄丰县| 栾川县| 桃园县| 方城县| 叶城县| 浦东新区| 陕西省| 门头沟区| 右玉县| 南开区| 托里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