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第一章細菌和病毒第二節病毒【學習目標】1.能說出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說出細菌的營養方式、繁殖方式等生活特點。3.說出細菌對人類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中的作用。【導學過程】1.閱讀教材P96—P99頁的內容,結合右面圖回答問題:(1)病毒個體十分微小,(填“具有”或“沒有”)細胞結構。(2)病毒主要由【】和【】兩部分構成。(3)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內。(4)病毒根據寄主的不同可分為病毒、病毒、噬菌體。(5)病毒自己不能繁殖,只能在寄主的細胞內進行,其過程是:。(6)病毒內引起人類和其他生物疾病,病毒對人類有益的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二是;三是。(7)完成下表。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相同點細菌病毒【自主檢測】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A.細菌?B.水螅C.煙草花葉病毒D.蚯蚓2.下列生物屬于動物病毒的是()A.大腸桿菌?B.噬菌體C.煙草花葉病毒D.SARS病毒3.下列選項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體健康的綠膿桿菌的病毒屬于()A.動物病毒B.人類病毒C.植物病毒D.細菌病毒4.最近一兩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生活。新冠病毒是引起該病的病原體,下列表明該病毒屬于生物的是()A.由有機物組成B.具有細胞結構C.能在人體細胞內繁殖D.能使人體發病5.(2021·江蘇宿遷)人類的傳染病大約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是( )A.瘧疾B.腳癬C.細菌性痢疾D.狂犬病【達標測評】(4人組大組長組織評價,2人小組互改,大組長檢查,組內交流、達成共識)1.下列敘述不屬于病毒的主要特征是()A.由蛋白質和核酸分子構成B.專門寄生在活細胞內C.分裂速度很快D.個體極其微小2.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對病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B.一些病毒能使人、動物致病C.細胞微小,結構簡單D.能夠利用病毒來研制疫苗3.下列關于右圖中三種病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都由[1]蛋白質外殼和[2]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B.必須生活在活的動、植物細胞內C.無葉綠體,營寄生生活D.對所寄生的生物造成危害4.下列有關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專門寄生在動物活細胞內的病毒B.由蛋白質外殼與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C.通過結晶體傳播的方式進行繁殖D.離開活細胞就會死亡5.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中,恰當的是( )A.病毒個體微小,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B.DNA是病毒的主要遺傳物質C.病毒不能獨立生活D.病毒是人、動植物患病,對人類有害無益【拓展延伸】仔細閱讀下文,并回答問題:新冠肺炎以發熱、干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癥狀。重癥病例多在1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72874&ss_c=ssc.citiao.link"\t"https:?/??/?baike.?/?_blank?)、膿毒癥(?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150515&ss_c=ssc.citiao.link"\t"https:?/??/?baike.?/?_blank?)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36731&ss_c=ssc.citiao.link"\t"https:?/??/?baike.?/?_blank?)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99626&ss_c=ssc.citiao.link"\t"https:?/??/?baike.?/?_blank?)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從2019年起,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新館肺炎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請你結合所學內容說出新冠病毒的主要特點,及所屬類型。第一節生物的基本特征【自主檢測】1.C2.D3.D4.C5.D【達標測評】1.A2.C3.B4.B 5.C【拓展延伸】新冠病毒的結構特點:個體及其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的核心;專門寄生在人體活細胞內,以復制的方式增值。新冠病毒屬于動物病毒。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