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體獲得氧氣的過程教學設計課題《人體獲得氧氣的過程》(第2課時)單元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學科生物年級七年級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嘗試概述呼吸運動與胸廓容積變化的關系。2.說出呼吸時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過程與方法:1.通過呼吸運動的模型、胸廓變化的幻燈片展示,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同體育鍛煉能增強呼吸肌的力量,使呼吸功能增強,提高要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適宜的體力勞動的意識。重點1.呼吸運動與胸廓容積變化的關系,及呼吸時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2.描述呼吸運動和肺通氣的原理。難點1.從模型入手嘗試解釋和概述呼吸與胸廓容積的變化關系。2.認識呼吸運動的原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通過觀看人類呼吸的視頻,這一人體生理現象引入,可以引起學生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媒體課件:展示課題《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第2課時》)觀看視頻并引起強烈求知欲。使用在學生注意人體呼吸這一生理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對呼吸原理的興趣。講授新課(多媒體課件“你關注自己的呼吸嗎”有關的幻燈片)教師指導學生深呼吸,感受呼吸思考并出示問題:什么是呼吸?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部?深呼吸,感受呼吸并與圖片結合:得出呼吸(肺通氣)的概念.肺通氣是由胸廓和膈運動引起。為呼吸運動的學習作鋪墊。一、呼吸時胸廓的變化指導學生雙手放在胸的兩側肋骨處,深呼吸,感受身體胸廓的變化。(多媒體課件:同學測量的胸圍差)(定義)呼吸運動:胸廓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介紹胸廓的組成和方位表述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間肌組成。二、胸廓為什么會變化問題:胸廓為什么會變大?出示模型一:肋間肌舒縮引起肋骨和胸骨運動的模型問題:模型各個部分分別代表哪些結構?側面——顯示胸骨、肋骨的運動方向正面——顯示胸廓容積的改變問題:(1)胸骨、肋骨的運動方向?(2)胸骨、肋骨的這種運動會使胸廓容積發生怎樣的變化?根據模型1中肋間肌舒縮時肋骨和胸骨的運動方向,分析說明肋骨和胸骨的這種運動會引起胸廓容積發生怎樣的變化。出示模型二:膈肌舒縮模型[1]問題:(1)模型的各個部分分別代表胸廓的哪些結構?(2)膈的位置變化與改變肺泡的形態有什么關系?根據模型2中的膈頂部上升或下降引起的容積變化的事實,分析說明肺容積,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新問題:是吸氣導致胸廓擴大還是胸廓擴大導致吸氣?討論結果:胸廓擴大導致吸氣。補充知識:氣體流動的特點三、胸廓變化的原因出示模型三:注射器的原理問題:猜想氣體是否會像想象中那樣進入玻璃容器?如何證明?(多媒體課件:胸廓擴大,吸氣的原因解釋: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進入肺。[2])四、知識拓展(多媒體展示:人工呼吸的視頻)教師提出問題:結合我們剛學習的呼吸運動的原理,你能說出人工呼吸的原理嗎?深呼吸,感受胸廓的變化。觀看、思考學生觀看模型思考、回答問題學生猜想:1.肌肉的主動收縮引起膈肌的運動2.膈肌運動位置的變化引起肺容積的變化……學生自學課本中相關內容并回答屏幕上出示的問題。通過對測量胸圍差,認識到呼吸是由胸廓的擴大和縮小引起的并掌握胸廓的組成。創設情景,發現問題。借助模型演示,提出問題。層層引導、步步深入。為下一步學生猜想做準備,有助于學生獲取知識。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靠近主題。直觀看到實驗結果,有利于學生更好理解知識。利用自學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呼吸運動的原理,掌握人工呼吸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與老師一起進行課堂小結。通過小結與學生一起回顧新知識,加強學生的記憶,鞏固新知識。板書第2節人體獲得氧氣的過程(二)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1.肺通氣2.呼吸運動的過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