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第二章真菌第二節食用真菌【學習目標】1.描述食用真菌(蘑菇)的形態結構。2.能說出食用真菌的營養方式和呼吸方式。【導學過程】1.閱讀教材P108—P110頁的內容,結合下圖回答問題:(1)真菌具有真正的,屬于核生物;細菌沒有真正的,屬于核生物。真菌一般利用進行繁殖;細菌一般用的方式進行繁殖。(2)蘑菇是常見的真菌,整個生物體由子實體和【】構成,子實體主由【】和【】構成。(3)蘑菇的細胞中不含,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物,進行生活。(4)我國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多種,常見的主要有、、、、、等。(5)食用真菌不僅味道,而且營養價值極為,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以及、、鎂、鈉、鉀等多種礦物質。(6)毒蘑菇有毒,不能食用。毒蘑菇一般顏色,不生蟲蛆;【】頂部有粘液或瘤狀突起;【】上有菌環;受傷后,有腥、辣、苦、臭等特殊氣味。【自主檢測】1.日常食用的蘑菇屬于()A.細菌B.真菌C.動物D.植物2.蘑菇、木耳等大型食用真菌進行的營養方式是()A.寄生B.自養C.腐生D.A、B、C都對3.蘑菇的地上部分稱為( )A.子實體B.菌柄C.菌柄D.菌褶4.蘑菇的繁殖方式是()A.種子繁殖B.孢子繁殖C.出芽生殖D.營養繁殖5.下列真菌中藥用價值較高的是()A.金針菇B.猴頭C.靈芝D.狗尿苔【達標測評】(4人組大組長組織評價,2人小組互改,大組長檢查,組內交流、達成共識)1.夏季雨后,在樹林的地面上常常長出大量的蘑菇,主要原因是( )A.陽光充足B.水分和有機物豐富C.礦物質豐富D.二氧化碳充足2.下列關于毒蘑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一般毒蘑菇顏色艷麗,不生蟲蛆B.一般毒蘑菇菌蓋頂部有黏液或瘤狀突起,菌柄上有菌環C.毒蘑菇受傷后變色,有腥、辣、苦、臭等氣味D.毒蘑菇顏色艷麗,不生蟲蛆;菌蓋頂部有黏液或瘤狀突起,菌柄上有菌環;受傷后變色,有腥、辣、苦、臭等氣味;沒有例外情況3.(2021·云南)下列關于細菌、真菌、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與真菌相比,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真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細胞內不含葉綠體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于活細胞中D.所有細菌、真菌和病毒對人類都是不利的4.細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條件,下面屬于它們生活必要條件的是()①水分②空氣③有機物④適宜的溫度⑤陽光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5.小明去鄉下爺爺時,意外的在爺爺住處附近落發現了一些蘑菇,他采摘后帶回了家。爸爸看后告訴他,這些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小明不信,上網查詢答案。經過查詢小明知道了如何辨別毒蘑菇:(1)毒蘑菇顏色,不生;(2)毒蘑菇菌蓋頂部有或,菌柄上有;(3)毒蘑菇受傷后,有、、苦、臭等氣味。(4)花褶傘、毒粉褶菌、臭黃菇等蘑菇顏色不,無,也屬于毒蘑菇。【拓展延伸】仔細閱讀下文,并回答問題:每年盛夏,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草甸上,體小身花的成年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產在地上,經一個月左右孵化后蛾卵變成小蟲,再鉆進濕潤、疏松的土壤里,吸食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步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土層里有一種球形的蟲草真菌子囊孢子,當蟲草蝙蝠蛾幼蟲遭到孢子侵襲后,便鉆進地面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臟就一點點消失,最后幼蟲頭朝上尾朝下而死去,這時蟲體變成了一個充溢菌絲的軀殼,埋藏在土層里,這就是“冬蟲”。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夏季,菌絲又開始生長,從死去幼蟲的口或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高2-5cm,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這就是“夏草”。這樣,幼蟲軀殼與長出的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好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是蟲,還是草?請你依據短文回答。第一節生物的基本特征【自主檢測】1.B2.C3.A4.B5.C【達標測評】1.B2.D3.D4.D 5.(1)艷麗蟲蛆(2)黏液瘤狀突起菌環(3)變色腥辣(4)鮮艷菌環【拓展延伸】冬蟲夏草不是蟲,也不是草,而是真菌。因為它是由蟲草真菌的孢子“進入”蝙蝠幼蟲體內,并進行發育而形成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